“这当然没问题了,此时包在我的身上。”
一见才华有用武之地,三夫人王竹贤顿时喜笑颜开。
安排好了扫盲班开设的事情之后,萧鸿立马向全城的老百姓发放土豆种子。
“各位父老乡亲,这是来自昆仑山的土豆种子。今年开春咱们就种土豆,产值差不多能有3000斤左右……”
萧鸿倒也不墨迹,简明扼要的将重点说了一遍之后便立马吩咐手底下的人开始动手。
听了萧鸿的话后,全城的老百姓微微的有些惊讶。不过想到之前萧鸿在党员县令张启山时所用到武器,大家伙还是比较信服的。
“陈伯,把我写的人才引进计划做成一个公告然后贴到城门口。”
“遵命。”
“人才引进计划?”
一听到从萧鸿的嘴里蹦出了新的名词,好奇的老百姓立马将城门口团团围住。
“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平安县城的人才引进计划。”
萧鸿清了清嗓子,又一脸威严的目光扫射了一圈在场的老百姓。
“如今咱们平安县城最紧缺的就是人口和人才,当然在未来的建设当中自然少不了青壮年劳动力。为了更好的发展本县城,本官特地制定了人才引进计划。”
萧鸿逐条的给老百姓们解释,“但凡咱们城内援助老百姓能够拉来一个青壮年劳动力定居咱们平安县城的那么定居者将会获得100斤大米的安家费,而本地的介绍人也可以获得20斤大米的奖励……”
“真的假的?”
听到如此丰厚的奖励,在场的老百姓无一不动的心思。
“但凡拉来一名有特殊一技之长的定居者,那么定居者将会获得300斤大米的安家费,而介绍人也可以获得80斤大米的介绍费。”
“如果能够拉来读书写字水平能力高的定居者,么定居者本人将会获得300斤大米的安家费,而介绍人可以获得80斤大米的介绍费……”
但凡是拉来人头就可以获得大米奖励,这种好事儿在平安县城还是第一次听说。
老百姓当然举双手双脚的愿意做。
“想必大家在附近的县城都有一些亲朋好友,会写字的可以自行去书信。至于不会写字的,全部都找本官的武夫人张敏敏代为谢书信。”
为了方便将这一政策顺利的推行下去,萧鸿特地在城门口搭建了一个草棚,每天我夫人张敏敏的任务就是帮助老百姓写书信。
与此同时,萧鸿自然也没闲下来,他立马安排杨平等人在平阳城内哄抬粮食的物价。
在一番有计划的运作之下,平安城内的粮食价格再一次涨了三成。
如此一来别说是穷苦的老百姓了,就是富裕的人家都很难再维持下去。
……
与此同时,在张敏敏的帮助下,平安县城的老百姓给附近的亲朋好友的去信皆已经寄出。
一时间平江城和平阳城内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我表姐家给我来信说但凡去平安县城定居就可以获得100斤大米的奖励。”
“我听说那边的县令大人还给老百姓分农耕土地……”
“分土地算什么?我听说还给咱们分房子呢……”
“……”
“不过话说回来,我可不相信谁知道是不是当官的为了诱骗我们而故意时下的坏计策呢?现在当官的话可不能信……”
其实他们这些人都知道,平安县城在一年以前就已经遭遇了兵戎之灾。
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林和柔然等部落对平安县城进行了烧杀抢掠,其中有一部分人的亲戚因此而致伤残。
“所以说应该会有一些变化,但不至于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瞬间就变成了人间天堂,依我之见,咱们还是先不要过去观望一段时间之后再做决定。”
平阳城和平阳城的老百姓相互商量之后暂时决定不搬家。
当然这个消息很快也通过杨平的嘴传到了萧鸿的耳朵里。
“有什么难的,你们想办法把粮食的价格再次哄抬一次,看看这些老百姓愿不愿意搬过来。”
此时的萧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虽然这么做的确有些不地道,但也总比人口流失要好。
随着城里粮食的价格一天一个价,很多普通的老百姓再也无力承担口粮费。
“当家的依我之见,不如咱们先去投奔舅舅吧。他可是我的亲舅舅,倒不至于这么大老远的写信来骗咱们两口子。”
“我表哥在信上说的和你们说的一模一样。”
“我倒是觉得可以试一试,索性咱们现在也活不下去了,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说不准还能撞个大运气。”
“……”
经过萧鸿的一番暗箱操作之后,平阳和平江两城的老百姓似乎再也买不起粮食。
迫于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细软,然后拖家带口的来到平安县投奔亲戚。
是来之前大家伙心里面也想好了,如果平安县城的情况真的如信上所说的一般,他们索性就留下来定居。如果是假的,大不了再拖家带口的回家。
其中第一个行动起来的是一个名叫赵铁柱的铁匠。
在当时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官服出具的陆引才行。不过此时的国家早已经风雨飘摇,再加上有病患之灾。陆引政策其实早就已经如同一张废纸一般。
这天一大早赵铁柱就开始收拾家中的细软,招呼自家孩子和老婆准备上牛车。
“铁柱,你去了之后看到真实的情况可要给咱们大家伙来个信。”
周围的邻居一听到赵铁柱要去平安县城投奔自家堂哥赵小毛纷纷围了上来。
“是啊!这平阳城真的活不下去了。”
“请大家伙放心,等我安顿下来,一定会将真实的情况如实相告。”
赵铁柱嘴上虽然这样说,但心里面其实也没底。
不过总要亲眼去见一见,难不成真的在平阳城内等死吗?
告别了平阳城内的邻居们和赵铁柱驾驶着牛车直奔平安县城的方向来。
在两地隔着也不远,区区四个时辰之后赵铁柱一家老小五口人就来到了平安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