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4日,京城的玉兰花开得正盛,星宁集团大厦b座门口的喷泉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沈知意站在旋转门前,望着远处疾步而来的纤细身影——沈宁身着剪裁合体的黑色职业套装,马尾辫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手中抱着一叠文件,眼神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姐!”沈宁在三步外停下,微微喘气,额角沁出细汗,“路上堵车,没迟到吧?”她将文件递过去,“这是星火-岛国半导体联盟的首批财务数据汇总,还有星达电脑最新季度的用户反馈分析。”沈知意挑眉接过,快速翻阅间,精准的数据图表与犀利的结论让她眼前一亮——那些关于用户对“抗摔性能”与“安全系统”需求占比的分析,连市场部的老将都未必能提炼得如此透彻。
“研究生刚毕业,功课倒是没落下。”沈知意将文件递给助理,“从今天起,你跟着我做战略助理。但丑话说在前头,在公司没有妹妹,只有员工。”沈宁立刻挺直背脊:“明白!保证完成任务!”她的声音清脆有力,引得门口安保人员侧目——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竟是星火帝国掌舵人的亲妹妹?
走进60层办公室,沈知意启动全息投影,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在空中交织成网。“看看这个,”她调出全球半导体联盟的供应链地图,红色节点代表星火系企业,蓝色节点是合作方,“岛国企业虽然接入了我们的系统,但最近三个月的原材料采购数据异常。”沈宁凑近观察,指尖在虚拟屏幕上滑动:“姐,他们在偷偷囤货,光刻胶的采购量比实际产能多出37%。”
这个发现让沈知意瞳孔微缩。她转向沈宁:“给你三天时间,查清楚他们的真实意图。记住,只许成功。”沈宁点头,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当晚,她便扎进公司数据库,调用区块链溯源系统追踪每一笔交易记录。凌晨两点,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她对着电脑屏幕喃喃自语:“果然……通过三家离岸公司中转,最终流向了某家未公开的实验室。”
第二天,沈宁带着调查报告敲响沈知意的门。“姐,岛国企业在秘密研发10纳米芯片,试图绕过我们的技术标准。”她调出卫星图像,“这是他们九州岛的新厂区,夜间用电量是申报值的五倍。”沈知意盯着屏幕,嘴角勾起冷笑:“不自量力。”她拨通陈默的电话:“启动‘天眼’计划,监控所有合作方的异常研发活动。”
沈宁的表现很快在公司传开。在一次跨部门会议上,市场部总监质疑星达电脑的下一代产品定位:“过度强调抗摔性是否会影响轻薄设计?”沈宁突然举手,调出用户调研数据:“根据120万份样本分析,军工、科研等b端客户对坚固性需求占比达82%,而c端用户中,35%的购买决策受‘耐用’标签影响。”会议室瞬间安静,众人看向这个初出茅庐的女孩,眼中满是惊讶。
一周后,沈知意交给沈宁一项更艰巨的任务——主导星火与欧洲某通信巨头的合作谈判。谈判前夜,沈宁在办公室反复推演策略,连晚餐都顾不上吃。沈知意推门进来,将热汤放在桌上:“紧张?”沈宁摇头:“只是不想搞砸。”沈知意拍了拍她的肩膀:“记住,谈判不是对抗,是让对方看到利益。就像我们当年说服乔布斯——”她的目光望向窗外的星火科技城,“要让他们知道,与星火同行,才能触摸到未来。”
谈判当天,沈宁身着白色西装,气场全开。面对对方高管的质疑,她从容展示星火5G芯片的性能数据,以及覆盖全球的代工网络优势。当对方提到技术授权细节时,她突然切换成流利的德语:“ herr muller,您是否知道,星火的智能供应链系统能让贵公司的研发周期缩短40%?”这句精准的德语问候让德方代表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后的谈判变得顺利起来。
一个月后,合作协议签署。沈知意站在签约现场,看着沈宁与对方握手,眼中满是欣慰。庆功宴上,她当着全体高管的面宣布:“沈宁升任星火国际事业部副总监,负责欧洲区所有合作项目。”掌声响起时,沈宁悄悄对沈知意说:“姐,其实我偷偷学了半年德语。”沈知意笑着挑眉:“我就知道,我的妹妹从来不会打无准备之仗。”
深夜,沈宁独自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望着京城璀璨的夜景。手机震动,收到沈舒的消息:“二姐超酷!下次我研发脑机接口,你帮我谈合作呀!” 她回复:“先把你的代码写好!” 放下手机,她抚摸着桌上的工作牌,上面“星火国际事业部”的烫金字样在月光下闪闪发亮。这一刻,她终于明白,姐姐所说的“好岗位”,从来不是施舍,而是对实力的认可——在星火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要用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