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这哈喇撒旦国与象牙塔国,这个时候来大夏提出文武比斗,恐怕来者不善。”墨白对两国来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与担忧。
“能想到这些,也说明你陪在我身边这段时间有些进步了,不是一个杀红了眼的冷血杀手。”
蒋钰将墨白留在他身边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他的心性,之前的墨白只有手里拿着武器,不分善恶,不分敌我,谁要接近他五丈内就毫不留情的出手,完全被杀意控制成了一个杀戮的刽子手。
殿试时间如约而至。
殿试之日,大夏皇帝亲临考场,金銮殿内肃穆庄严。
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中三十名考生。
他缓缓开口,声音浑厚而威严:“今日殿试,朕亲出题为《国策论》。望诸位考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蒋钰闻言,心中一震,随即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意。他展开宣纸,提起狼毫,略一沉吟,便笔走龙蛇,开始挥毫泼墨。
殿内金碧辉煌,龙纹雕梁,烛火摇曳间映照出三十张年轻而紧绷的面庞。
大夏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中伏案疾书的考生们。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淡淡的檀香,却掩不住那股压抑的紧张气息。
考生们或凝眉沉思,或奋笔疾书,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在烛光下微微闪烁。
有人指尖微颤,笔尖在宣纸上轻轻一顿,墨迹晕开一小片;有人则紧抿双唇,目光如炬,仿佛要将卷上的题目生生看穿。
殿内静得只剩下纸笔摩擦的沙沙声,偶尔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又迅速被压抑下去。
皇帝微微抬手,身旁的太监立刻会意,轻步走下台阶,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位考生。
考生们感受到那无形的压力,背脊不由挺得更直,手中的笔也握得更紧。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刻都如同煎熬,却又让人不敢有丝毫松懈。
在众多的内阁大学士的批卷下,很快就决定出名次来。
皇帝看着这些答卷,文章内容精妙绝伦,皇帝喜笑颜开,知道这次的学子水平比往年的都还要高。
当看到状元郎蒋钰的答卷时,都为之一惊叹。
蒋钰首先从国家军队入手,写道:“国之强盛,首在军备。兵者,国之利器,不可不察。当今大夏,虽兵强马壮,然边疆未靖,蛮夷时有侵扰。当加强边防守备,增设烽火台和加强传讯手段,战局瞬息万变,情报信息尤为重要,训练精兵,以御外敌。同时,军中赏罚分明,方能激励将士,保家卫国。”
接着,他笔锋一转,谈及民生政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当今百姓虽安居乐业,然贫富不均,民生多艰。臣以为,当减轻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使百姓衣食无忧。此外,当设立义仓,以备灾年,使民无饥馑之忧。”
随后,他深入探讨经济建设:“国富则民强,民强则国盛。大夏物产丰饶,然商贸未兴,财源有限。臣以为,当鼓励商贾,开通商路,与邻国互通有无。同时,发展手工业,兴办工坊,使百姓多一谋生之路。如此,国库充盈,民亦富足。”
关于江湖武者,他写道:“江湖武者,虽为民间之力,然其武艺高强,多为修行资源之争,若能善加引导,可为国所用。臣以为,当设立武举,以修行资源赏之,选拔英才,纳入军中。同时,设立武馆,规范武者行为,使其为国效力,而非为祸民间。”
最后,他针对旱涝灾害提出对策:“天有不测风云,旱涝灾害时有发生。臣以为,当加强水利建设,疏浚河道,修筑堤坝,以防洪涝。同时,设立气象观测,提前预警,使百姓有所准备。灾后,当及时赈济,安抚民心,使百姓不致流离失所。”
大夏皇帝看到这些内容后振聋发聩,犹如天音。
前三甲名单已确认:
状元:蒋钰
榜眼:王之杰
探花:李复生
大夏皇帝端坐于御书房内,金丝楠木的案几上摆着三份朱笔御批的卷子,殿试前三甲已在外候旨。他微微抬手,示意太监传召。不多时,三人依次入内,跪拜行礼。
皇帝的目光扫过三人,最终停留在蒋钰身上。那一瞬,他的瞳孔微微一缩,心中掀起波澜。眼前的少年眉目如画,鼻梁高挺,唇边含笑,竟与他的四公主有七分相似,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如水,仿佛能映出人心。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心中隐隐生出一丝异样的情绪。
蒋钰也用余光打量着大夏皇帝的面容,只见眼前人两鬓斑白,面容沧桑,但身上有着上位者的威严,不怒自威。
“状元郎蒋钰是谁?”
“小生蒋钰拜见陛下。”蒋钰朝大夏皇帝行拜礼。
“蒋钰,”皇帝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你是何方人氏?”
蒋钰恭敬答道:“回陛下,臣乃江南苏杭人士,自幼长于乡野,蒙陛下恩典,得以入京应试。”
皇帝闻言,心中一震。
江南苏杭,那不是蒋国公的封地么……
那是多年前蒋国公击败哈喇撒旦国后战功赫赫,又与他的四公主情投意合,两人成亲后他赐予的封地。
他的目光愈发深邃,仿佛透过蒋钰的面容,看到了某个尘封已久的记忆。
四公主的生母,正是当年他在江南偶遇的女子,只是后来因种种缘由,四公主的生母她未能入宫,最后只寻回来了年幼的四公主,由于对四公主生母的遗憾,他对四公主百般宠爱,一众皇子都比不上,而最后四公主嫁入了蒋国公府。
皇帝沉默片刻,心中隐隐生出一个猜测:难道蒋钰是……他的外孙?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藤蔓般在他心中蔓延,久久无法散去。他微微闭目,压下心中的波澜,淡淡道:“蒋钰,你且退下,朕自有安排。”
蒋钰恭敬叩首,退了出去。皇帝望着他的背影,目光复杂,心中思绪万千。
若这猜测为真,那蒋钰便是他的皇外孙。皇帝深吸一口气,心中既惊且喜,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忧虑。
皇帝也一一对榜眼王之杰,探花郎李复生勉励一番,也给三人一些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