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砺从储物架上取下那卷厚实的塑料布和几根橙色的尼龙绳,脚步沉稳但略显急促。
他心里清楚,这种事情越快结束越好,不只是为了防止污染,更是为了不让辰宇看到这具变异后的动物尸体。
王沐晴已经戴上厚重的橡胶手套,蹲在后院围栏内侧查看地面残留。刚才的搏动与哀嚎似乎惊动了周围几只鸟,灌木丛中偶尔传来一两声振翅的响动,带来一种不安的涟漪。她仔细检查地面是否有抓痕或血迹残留,确认没有可疑痕迹后才站起身。
“它死得够快,”王沐晴低声说,“没有破损太严重。”
张砺点头。他将塑料布展开,迅速用绳索绕过狗的尸体,用布将其包裹紧实。他们没有翻动太多,尽量不去触碰已经变色的组织部分,布面在包裹过程中有些发黏,混杂着动物腥味与消毒水残留的刺鼻气息。
“我去拿火油和打火机。”王沐晴说道,目光冷静。
张砺却摇了摇头,“不行,不能点火。白天烟太容易被看见,无论是人还是感染者,都会被引过来。”
王沐晴顿了顿,随即点头,迅速换了口风:“那就拖出去扔远点,找个低洼地,最好靠近排水沟或者灌木林。”
他们没有多话,动作干脆利落地将那具被包裹好的尸体绑紧,确认没有血迹渗出后,一同将它搬上推车。
那是张砺之前改装过的废旧园艺拖车,车轮包着自行车内胎,能减少噪音,平时用于运送重物,如今被派上了新的用场。
他们各自背上随身包,在包里塞了哨子、消毒喷雾与备用口罩。两人从后门绕行一条极少暴露的隐蔽小路,穿过一片荒废的工地与灌木围栏,沿途每走几米便停下来听一听动静,张砺时不时扫视前方,王沐晴负责观察后方。
最终,在一处低洼地带将尸体连布带绳一起卸下。这里地势偏僻,杂草茂密,临近一段塌方的旧排水渠,还有一些老化管线和碎石堆。他们将尸体顺势推入沟底,用几块旧帆布和落叶简单覆盖。
“等之后有机会,再处理。”张砺低声道,语气平静中带着一点自责与无奈。
他们没有多停留,转身就走,返回路线时脚步更快,尽量不回头。
阳光悄悄越过天边,照亮了他们归途的肩影,风中传来几声早起的乌鸦叫声,带着一丝潮湿与寂静。
太阳终于越过了邻屋的屋檐,将一道金色投射进他们院子的边缘。
这是新一天的开始,却不再纯粹。
他们推门进屋,第一时间关上所有门闩。张砺习惯性地脱下鞋子前,先检查了一下鞋底有没有沾上血痕或污泥,随后才换上室内拖鞋。王沐晴则直接进厨房,用酒精湿巾擦拭手套表面,再脱下处理好的防护装备,依次装进一个密封袋。
“我去洗个脸。”她低声说,语气里透着克制过后的疲惫。
张砺点了点头,走到客厅拿起手机,重新调出户外监控画面,一边检查后院有没有新的动静,一边听着楼上传来微弱的脚步声。
辰宇醒了。
几秒后,小小的身影从楼梯口探出头来,头发有些乱,怀里还抱着毛绒玩具。
“爸爸……我梦见你们出门了。”他揉着眼睛,语气里带着一点不安。
张砺勉强露出笑容:“嗯,我们刚才出去倒垃圾,怕吵醒你。”
“你们有没有遇到怪物?”辰宇警惕地看了看门口。
“没有。”王沐晴已经走出洗手间,擦着手,“我们会保护你。你洗漱一下,妈妈等下做早餐,好不好?”
辰宇点点头,脚步轻快地跑向卫生间。
夫妻俩对视一眼,眼神中没有轻松,只有更多的沉默与责任。
日光照亮了屋内,但他们心知:这只是暂时的宁静。
王沐晴走进厨房,打开橱柜,检查现存的食物。她动作熟练地取出两包速食麦片和三颗鸡蛋,这是她计算过的“一家三口轻量但均衡”的早晨份额。
“今天先吃这些,等下我检查一下冰箱那边的保鲜温度,如果再降一点,我们就得先处理那包冷冻鸡胸肉。”她一边说,一边将热水倒入麦片碗中,眼神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厨房角落的太阳能电量指示灯——还剩74%。
“早上油也抽完了。”张砺坐在餐桌边,打开笔记本电脑,把车库里那桶多余的油量记录了进去,“主油箱基本加满,副桶还剩四分之一,可以再找时间去加一趟。”
“先不急。”王沐晴把餐具摆好,“我们今天得先检查屋顶通风口,今天清晨那只狗就是沿着味道追过来的。”
张砺点头,视线扫过沙发边那张记事板,上面已经有三条新的红字被圈了出来:
1. 检查屋顶通风口并加装隔热密封片。
2. 校准西侧围栏摄像头视角。
3. 拓展备用撤离路径至南区林道。
“吃完饭我就上屋顶。”他说道,“你先检查无人机,确认今天信号稳定的话,下午看看能不能勘察南边那片林区外围,前几天我们没来得及仔细扫过。”
王沐晴点头,语气依旧平静。
即使再平凡的早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安静而紧凑的战斗。
他们默契地开始吃早餐,动作安静而有节奏。窗外传来几声遥远的汽车报警声,但随后迅速归于沉寂。张砺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笔记本屏幕,正在查看昨天下午记录下来的无人机飞行日志。
“电池组b已经掉到65%了,得尽快轮换回来充电。”他低声说。
“我们这几天的飞行频率太高了,尤其是在高温时段。”王沐晴补充,“中午前先起飞一轮侦察,然后下午我们只保留短程巡查。”
张砺点头,转而将记录内容同步到家里的本地服务器系统。数据线连上时发出一声轻响,像是在这个安静的屋子里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敲响了节拍。
饭后,他起身检查工具箱,确认屋顶作业所需的防护扣具和密封条都已备齐。王沐晴则清洗餐具的同时,启动了无人机的系统预热,双手忙碌却神情专注。
在这个时代里,清晨不再属于慵懒或温情,而是一套计划严密、分秒必争的节奏。
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段白昼的平静,都是下一次黑夜来临前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