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自从恬嫔母子平安后,便常去延禧宫。
恬嫔在听闻自己母亲没事后重重松了口气,只可惜又见不着额娘了,如今她孩子生了,额娘自然无法进宫。
八阿哥福佑瘦瘦小小的,恬嫔眼里心里都疼惜的不得了,她也不明白,明明什么事都没有,这孩子怎么就不好了呢?
不过皇上回回都不让她提这件事,就说孩子现在已经平安生下来了,那就是好事。
后宫都说恬嫔这是母凭子贵了。
恬嫔的孩子生下来,皇上也渐渐往后宫走了,恬嫔生完孩子后,虽然出了月子,但是身子还是不怎么好,再加上担心孩子,皇上基本不在那里留宿。
基本上一个月,除了去皇后那里的几天,剩下的全是安陵容的。
九月九重阳这天,皇上去爬了万寿山,想着八阿哥平安出生这件喜事,便在圆明园设家宴款待众人。
席间歌舞升平好不热闹,嫔妃们都恭贺恬嫔母子,甄嬛穿着那件青绿色的吉服坐在席间,听着这些恭贺旁人的话,不禁想起自己那个苦命的孩儿,便借口醒酒离开了宴会。
甄嬛身边带着槿汐,一路往外走,不知不觉间觉得这周围有些幽静。
槿汐解释道:“这畅春园呐,本是康熙先帝最爱来的行宫,先帝去世以后,自然就冷清多了。娘娘你看,前面就是桐花台了。”
甄嬛又想起从前和皇上的日子:“先前皇上为我庆生,便是在牡丹台,想不到这里还有一处桐花台,桐花台,倒是一个别致清丽的名字。”
槿汐道:“奴婢先前听说,这梧桐啊,是最贞洁恩爱的树木,所以此台是先帝爷专门为舒妃所建。只可惜那个舒妃呀,在先帝那一朝是受尽恩宠,而今却出居道家,实在可叹。”
甄嬛也感叹道:“所谓皇帝恩宠,不过是一朝一夕,我原以为我在皇上心中是那个特别的,可如恬嫔生下孩子,皇上常去延禧宫,我才发现,皇上原来会这般宠爱旁的嫔妃。”
槿汐低下头:“奴婢说错话了,还望娘娘见谅。”
“无妨,你说的是实话。”说话间,主仆二人已经来到桐花台旁边:“想不到这桐花台如今变得这般荒凉,你在这里待着,我上去看看。”
“可要小心呐!”
甄嬛上来后,环顾四周依稀能看出从前的奢华,这时,她注意到缠绕在石栏的藤蔓上开出一朵朵小花,甄嬛从没见过,不禁好奇的上前打量。
“你不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谁?!”
……
太后是不喜欢专宠的人,可无奈皇上现在身边没有可心的人,便默认了安陵容的专宠,同时也在回宫后叫来甄嬛劝导,让她放下心里的苦,好好侍奉皇上。
可这哪里是说放就能放的?甄嬛自从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皇上无意间害死的,就一直郁结于心,她没有办法怪华贵妃,因为华贵妃不知道这事儿,叫她过去也只是为了炫耀恩宠,也绝对不能怪皇上,皇上是天子,天子无错。
她只能不停的羡慕恬嫔,羡慕她的孩子,虽说体弱却能生下来。而且只要养的好,不愁不能平安长大。
期间皇上不是没有去看过甄嬛,只是去的时候甄嬛一直没有走出失子的伤痛,皇上便觉得她是在怪自己。
太后见皇上身边有柔妃陪伴,却还是闷闷不乐。
皇上解释道:“儿子刚刚去看了莞嫔,儿子不忍看到她伤心,也不愿看到她伤心,她伤心,儿子就忍不住动气,气自己,也气她让儿子动气。”
太后叹了口气:“这就是莞嫔的不是了,身为嫔妃,一己之身有什么要紧?侍奉君上才是最要紧,也是你平时太宠爱她,纵坏了她。”
随后,太后便建议皇上暂且不要去看甄嬛,如果担心甄远道不好好办事,或者是想念甄嬛,也可以去看看甄常在,毕竟甄常在和甄嬛有几分相似,且也是甄家女。
之后的日子,皇上大部分还是去安陵容那里,但有时也翻别的嫔妃牌子,想念甄嬛了,就去看看甄常在,为了防止华贵妃再闹腾着要检查翊坤宫,皇上也会翻她的牌子,去翊坤宫陪她用膳。
华贵妃气恼甄嬛得皇上宠爱,他又想在皇上面前有好印象,便借着协理六宫的权利,把甄嬛那边的东西挪给恬嫔。
如今,甄嬛失宠,回回都给甄嬛说好话的沈眉庄,也渐渐不得皇上召见,
……
这日皇上来延禧宫用膳,顺道看了看孩子,碰巧曹贵人也带着两岁大女儿过来。
安陵容三个孩子已经满十一个月了,恬嫔的孩子虽然才两个月,但因为养的极好,虽说看上去比同龄孩子要小,但哭声也不再像小猫似的。
三个孩子在乳母的搀扶下蹒跚学步,走到小弟弟面前,温姝啊呜啊呜的想要抱他。
皇上看后哈哈大笑,笑着将女儿抱到床上,随后乳母也小心翼翼的把八阿哥交到小公主手里。
温姝抱住弟弟突然一愣:“额。”(好重。)
温姝头看看周围熟悉的人,又看看周围的弟弟,小脑袋瓜思考了片刻,转过身来,一松手就把弟弟扔了:好重,我帮你们扔掉。
众人吓得赶紧去抱孩子。
安陵容也在女儿的小手上轻拍两下:“那是弟弟,不可以扔。”
温姝:“唔?”
不过幸好是在床上,八阿哥没什么事,连哭都没哭一声。
结果六阿哥和七阿哥可不干了,张着双手啊呜啊呜的表示要扔弟弟。
这一起出生一起长大的孩子,有一种特别的习惯,就是凡事都要一模一样的。但安陵容要是知道自家女儿会扔弟弟,说什么也不让她开这个头。
看出额娘不让,六阿哥和七阿哥哭的一声比一声高。
皇上和曹贵人见状,果断找借口离开,后面怎么处理的,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