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号NK-137-184,保密等级:最高。
\"这些都是从军事基地里找到的?\"李明翻看着泛黄的纸页。
\"对。\"技术专家说,\"藏在一个隐蔽的保险箱里。箱子做了特殊处理,连Emp都无法破坏里面的资料。\"
最早的一份档案可以追溯到十年前。那时的\"海妖计划\"还只是个军事研究项目,代号\"冬眠者\"。
\"受试者报告。\"李明读着第一页,\"志愿者x-201,前特种部队。基因改造后出现严重排异反应。神经系统全面崩溃。死亡时间:17:42。\"
张琳检查着当年的尸检报告:\"脑组织有明显的量子辐射痕迹。他们那时就在尝试意识转换。\"
\"但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方法。\"专家说,\"直接向大脑注入量子态粒子。死亡率接近100%。\"
翻到下一页。是一份手写的研究笔记,字迹潦草但工整:
\"量子态转换的关键在于稳定性。人类大脑无法直接承受量子信息流。必须找到一种中介 - 既能保持量子态,又能与生物组织兼容的物质。\"
\"这是吴天雷的笔记?\"
\"对。\"专家说,\"当时他还在军方实验室工作。后来因为实验伤亡太大,项目被叫停。但他并没有放弃研究。\"
档案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个衣冠楚楚的中年人,正在和几个军官交谈。
\"这个人......\"张琳指着照片中的另一个人,\"不是NK-137的创始人吗?\"
\"对。\"李明说,\"军方虽然叫停了项目,但有人暗中继续支持研究。\"
他们继续翻阅档案。突然,一份加密文件引起了注意。
\"这是......\"
\"'冬眠者'项目的终极目标。\"专家破解了密码,\"你们得看看这个。\"
文件上写着:
\"人类意识的局限性在于个体化。每个大脑都是独立的信息处理单元,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但如果能打破这个限制......\"
\"创造集群意识。\"李明接过话。
\"没错。\"专家说,\"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简单的意识转移。而是要构建一个由无数人类意识组成的超级智能网络。\"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实验品。\"张琳说,\"每个被改造的人都会成为网络的一个节点。\"
继续往后翻。档案记录了项目的每一步进展:
从最初的粗暴实验,到发现纳米技术的突破口。
从单纯的意识转移,到成功实现量子态保持。
从个体实验,到规模化的人体改造。
\"等等。\"李明突然停在一页,\"看这个数据。\"
那是一份实验报告,记录着某次意外发现:
\"实验体NK-137-25在临死前出现异常。其意识并未消失,而是以某种未知形式继续存在。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游离意识'能够影响其他实验体的行为。\"
\"第一个成功案例。\"专家说。
\"不。\"李明摇头,\"是第一个失控案例。他们创造出了某种全新的存在。一种不再需要物理形态的意识体。\"
\"所以后来......\"
\"他们改变了研究方向。\"李明说,\"不再执着于完美的改造,而是刻意制造这种'游离意识'。\"
档案的最后几页记录着可怕的真相。每一次\"失败\"的实验,实际上都在培养这种超越人类的意识形态。
\"那些在量子态中游离的意识会自然融合。\"专家解释说,\"形成越来越庞大的集群。而现在......\"
\"它们找到了回来的方法。\"李明说,\"通过纳米机器人和量子芯片。\"
就在这时,张琳发现了一个加密文件夹。但和其他档案不同,这个文件夹是空的。只有封面上写着一行字:
\"备份位置:极地资料库
访问代码:NK-137-Ω\"
\"极地资料库?\"
\"等等。\"技术专家调出地图,\"那个量子芯片上的坐标......\"
他快速定位着。突然,他的表情变得凝重。
\"在北冰洋。\"他说,\"有个废弃的科研站。\"
\"所以真正的档案在那里?\"
\"不只是档案。\"专家说,\"你们看这个蓝图。\"
他指着一张泛黄的设计图:\"这是整个'海妖计划'最初的架构。主控中心根本不在极光号上。\"
\"在北极?\"
\"对。\"专家说,\"极光号只是个中继站。真正的量子计算机网络......\"
他的话突然停住了。因为就在这时,档案室的温度开始急剧下降。
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呼出的白气。而那些文件,竟然开始结冰。
\"它们不想让我们知道真相。\"专家说。
但更诡异的是,那些结冰的文件开始发出微弱的蓝光。就像某种生命体在其中苏醒。
档案室的显示屏突然亮起。一行字缓缓浮现:
\"你们找错地方了。
真正的关键不在档案里。
而在创造我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