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人听闻那位老大娘所讲述的悲惨遭遇时,许多人的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之情。
要知道,这汴梁城乃是京兆之地、首善之区啊!
可即便身处此地,老百姓的日子依旧过得这般艰难困苦。
那么,如果离开汴梁城,去到那些更为偏远的地区,那里的情形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说起这安木王朝,一直以来都在大规模地向都城汴梁输送各种资源与财富,此举引发了众多人的强烈不满。
有人抱怨道:“简直就是倾尽天下之力来满足这一城之地啊!”
更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此过分地强化主干而削弱枝叶,终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当然,在这些人中,也有些心里面受到影响相对较小的。
就像刘荛,她曾经亲眼目睹过边塞地区百姓的房屋十室九空,以及别镔坚王朝的酋长们打草谷之后那满目疮痍、一片狼藉的村庄。看到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人心生悲凉?
而作为一名穿越而来的女子——陆若水,她对于封建社会的本质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她看来,所谓的封建王朝盛世,不过只是权贵阶层的盛宴而已,与广大普通老百姓毫无关系可言。
此时此刻,宋锦文这位皇帝的心中同样充满了无奈。
身为一国之君,同时又是一位怀揣着理想主义的变法者,他自然由衷地期望着自己的子民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告诉他,想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但即便如此,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能够拥有这样心系百姓、心怀怜悯的想法,已然实属不易。
宋锦文轻轻叹息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后便领着一群娇艳动人的妃子们缓缓前行,继续他们的闲逛之旅。
此时正值汴梁城的金秋时节,道路两旁盛开着许多绚丽多彩的花朵。
那一簇簇金黄灿烂的菊花宛如大地铺上的锦绣地毯,散发出阵阵清幽淡雅的香气;
旁边还有些鸡冠花如同火焰般艳丽夺目,与串串火红的串红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秋日画卷。
漫步于这如画美景之中的宋锦文,目光不时被路边那些争奇斗艳的花儿吸引过去。他凝视着这些或娇艳、或素雅的花朵,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人生在世,不正如同这花草一般吗?匆匆过客,如白驹过隙,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转瞬即逝。
他的视线移向路边那片洁白如雪的菊花丛,又望向河中凋零枯萎的残荷,触景生情之下,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诗来:“荷枯已无碧伞盖,菊盛自有傲霜枝。秋时好景君须知,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并非出自宋锦文之手,而是他那位已故兄长——哲宗皇帝的一位老师,大名鼎鼎的苏大学士所作。
想当年,宋锦文曾将自己颇为器重的高转派往殿帅府任职办事,而此人昔日正是这位苏大学士的仆从。
只可惜,宋锦文本人与苏学士并无直接往来。
待到他成年之后,那位才华横溢的苏学士早已告老还乡,安享天伦之乐。
更为遗憾的是,当苏学士与世长辞之时,宋锦文方才登基满一个月而已。
说起来这位苏大学士,虽然满腹经纶,但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他认为保守派太顽固,变法派她激进,纯清流又不干事。
所以他就觉得,大家不能齐心协力吗?
结果就是他处处被排挤,经常被罚俸禄,不过大家都知道他人不坏,所以也没用太为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