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转过身,对她微笑,“没错。钱庄的成立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举措,更是一场新的变革,我们要把它做成真正服务于民生的事。”
墨瑶轻轻颔首,“我相信,在您和诸位大臣的努力下,这项改革一定能取得成功,只是这过程中,您要多加保重身体。”
正说话间,李怀安、萧贺和项绪联袂而至。
秦羽整理了一下思绪,转向他们,“好了,诸位,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下一阶段的宣传策略。”
“怀安,你有什么建议?”
李怀安微笑,摆开手中的地图,“陛下,这里是我们初步计划的几个重点推广区域。”
“我们希望能在这些商贸繁华的地方,先行展开试点,通过案例的成功来吸引更多地方效仿。”
项绪在一旁补充道,“确实,经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这些地方的商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民风开放,容易接受。”
萧贺也点头表示同意,“而且,我们已经在安排地方官员进行宣传教育,确保商人和百姓能够理解并接受这项改革带来的好处。”
秦羽思索片刻,眉间舒展开来,“好,那就按照这个计划执行,至于资金流动的监管,我会和墨家商量,请他们也帮我们监督一二。”
“墨瑶对此有很好的看法,你们有机会可以多多交流。”
“陛下果然深思熟虑。”
项绪颇为赞赏。
就在这时,一个少年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秦煦一脸兴奋地说:“父皇,我听说大秦开始有了钱庄的消息,身边的人都议论纷纷呢!”
秦羽宠溺地揉了揉秦煦的头发,“哦?那你是怎么看的?”
秦煦略显得意,“我觉得这是帮助百姓、大臣、财主们很好的办法。”
“这样,大家的银子就不必再藏在地窖了!”
众人都被秦煦的话逗笑,秦羽笑着说:“说得不错,看来我们的改革在年轻人中也产生了影响。”
“这可是个好兆头。”
墨瑶则在一旁微笑不语。
在大秦国的都城,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京城的街道上,人们熙熙攘攘,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但无论在哪里,都能听见大家谈论着同一个话题,那就是皇上开设的皇家钱庄。
在皇宫的大殿内,秦羽正和一众臣子们畅谈钱庄的开业盛况。
徐健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皇上的指示。
“徐健,这次钱庄的建立事关重大,你要不留余力。”
秦羽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
“臣定不辱使命,会尽全力确保钱庄的顺利运作。”
徐健沉声答道。
就在这时,李怀安走上前来,笑着对秦羽说道:“陛下,看来钱庄一事已在民间引起不小反响,连远在东边的商贩都急匆匆赶来了。”
项绪也附和道:“是啊,听说不少地方的商人和百姓都迫不及待地想参与其中,看来我们选的试点确实是民风开放之地。”
秦羽满意地点点头:“这样一来,我们的计划更有成效。只要各地民众和商人积极参与并获益,改革才算是成功。”
会议室外,秦煦正和妹妹秦漪在宫里散步。
秦漪拉着秦煦的袖子,稚嫩的声音带着好奇:“哥哥,父皇说的钱庄是什么呀?”
秦煦微笑,俯下身解释道:“钱庄就是一个大家可以把银子放在里面,安全又方便的地方。”
“像父皇说的,这样大家就不用把银子藏在地窖了。”
小女孩听得似懂非懂,却还是兴奋地拉着秦煦奔向庭院的方向。
墨瑶站在窗边,望着远处:“陛下这么投入这个钱庄,也是希望能让这个国家更为强盛。”
侍女微微欠身点头回应:“皇后所言甚是。”
墨瑶心中默默为秦羽祈愿成功。
皇宫的议事厅中,秦羽坐在高座上环视众臣。
大殿内,众臣们屏气凝神,等待着皇上接下来的提议。
“诸位爱卿。”
秦羽开口,“我们大秦虽已强盛,但要更长久地巩固这份荣耀。”
“教育与医术是基业,要加大对这两方面的投入。”
听到这里,秦政轻轻颔首,表情中带着几分赞许。
“陛下所言极是,教化民众和医者仁心,都是治国理政之本。”
此时,站在一旁的萧贺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微微倾身,向前说道:“陛下,以目前的财力来看,只需调配得当,必能将资源更好地引导至所需之处。”
“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成立更多的学堂,选拔、培养各地的贤才。”
“同时,鼓励民间医者之间的技艺交流,这样不仅提高整体的医术水平,也能促进各地的交流合作。”
李怀安补充道。
秦羽满意地点点头,心中已有些计划的雏形,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他目光转向门口,果然是今日负责汇报南海郡稻粮事宜的使者。
使者一进门便行礼,神情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启禀陛下,南海郡今年的稻粮大获丰收,产量远超预期!”
“哦?”
秦羽眉梢一动,显然是心中甚为欢喜。
他示意使者继续。
“臣此次亲自查看了各地的农田,祥瑞作物果实饱满,这一丰收将彻底缓解我国内目前的粮食压力。”
闻此言,众臣纷纷低声交谈起来。
稍感震惊的萧贺转向旁边的刘将军,低声说道:“看来这次的粮食丰收,不仅能保障军需,或许还能在商业上为国库增加收益。”
刘将军点头,心底也涌起了新的想法,他回头对秦羽说道:“陛下,这一次的成功证明了农业的重要性。”
秦羽坐在大殿内,身边烛光轻轻摇曳。
经过一番密集的讨论,他对未来的规划愈发清晰:“朕决定,从南海郡开始,逐步降低农税,争取在十年内完全取消。”
他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殿内的众臣相互对视,随后一阵低声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最终,秦政第一个站出来,满怀支持地说道:“陛下此举乃为江山社稷计,臣等必当竭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