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顾青岚出山
考虑到苏霖之的存在,太子早早便已将顾青岚笼络。
他谋划篡位之事,顾青岚不仅是知情者,还是参与者、支持者。
按照约定,顾青岚应该在登基典礼前入京,一则震慑各方,一则防备苏霖之。
他为何提前入京?
这是太子和刘广博共同的疑问。
近十年,顾青岚不曾出青岚宗山门一步,他的提前出山透着不同寻常的味道。
“尚书令并非殁于范雍之手,而是被魏将穆烈阵斩。”
顾青岚落座刘广博对面,神情淡然却爆出猛料。
什么?!
这与谢韬所言出入太大,太子二人无不震惊。
以顾青岚武道宗师之尊,他断然不会无中生有,那么就是谢韬说了谎话。
谢韬要干什么?
“陛下并未陷入重围,相反,彭城王余部数万魏军已被陛下困于新昌境内,魏国已遣使和议了。”
顾青岚再爆猛料。
啊!
这一回,太子二人就不只是震惊了,无边的恐惧瞬间击中胸口,几乎喘不上气来。
梁帝未崩,梁军精锐犹在,真若僭越登基,岂非自寻死路?!
“谢韬!”
重压之下,太子顿时咆哮起来,对谎报军情的谢韬恨之入骨。
“太子殿下,陛下尚在,袁氏兄弟动不得。相反,有些人却应该消失,越快越好。”
顾青岚话里有话,自有所指。
有些人,指的是哪些人,牵涉面又如何把握。
震怒中的太子看向了深谙朝局,同时是谢韬岳丈的刘广博。
“法办谢韬!”
刘广博毫不犹豫,决心大义灭亲。
太子暗中筹备登基之事,是纸包不住火的,根本经不起梁帝调查。
只待梁帝班师回京,揭发他僭越者必有如过江之鲤,深受打压的晋安王必在其中。
再兴牢狱,消除隐患,显然又是不现实的。
若想挽回局面,他必须尽快拿出,一个连梁帝都不能降罪的理由,单纯法办谢韬是不够的。
“谢韬从阵前返京,谎称陛下已崩。
而国不可一日无主,为大梁江山计,太子殿下才有了筹备登基之举。”
刘广博眼珠一转,便想好了一个完美理由。
谢韬是他的女婿,若是能保,他是不会如此干脆就牺牲掉的。
将形势占优、稳如泰山的梁帝,谎称形势岌岌可危、驾崩只在旦夕之间,谢韬竟然连他这个岳丈都瞒得死死的。
这不是作死,而是让兰陵刘氏、太子和刘皇后陪他作死,当真可恶至极!
既然必须有人出来承担一切罪名,那就只能是谢韬了。
刘广博之所以如此绝情,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谢宣怀已死。
没有谢宣怀的谢氏,也就失去了联姻的价值。
至于太子妃,她是谢宣怀的女儿不假,可她姓刘,也是刘广博小妹的女儿,不会有影响的。
“即刻免去谢韬所有官职,逮捕之,交大理寺从速议罪!
谢韬家眷与谢氏死士,一个不留,斩尽杀绝!”
刘广博既然没有意见,恨透了谢韬的太子自然不会留情,冷冰冰的一道钧令,便决定了谢韬的生死。
未免阴谋败露,可能知情的谢韬家眷与谢氏死士必须秘密除掉,这些人就不用走司法程序了。
这也体现了太子狠辣的一面。
刚当了几日领军将军的谢韬,也许还在兴头上,但已经没有人会考虑他的感受了。
他纯属为高官厚禄迷失了心志,自作自受,当然,这里也有谢宣怀的责任,他百密一疏。
顾青岚的提前出山,毁了他的遗世毒计。
“两国正在睢陵商讨和议,本宗已命赵乾坤带人前去行刺魏使,希望这场国战不要结束得太快,最好打得久一点、大一点。”
顾青岚随意说着,云淡风轻,好像这不过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听闻此言,太子寒秋般的脸庞,忽然有了笑容。
“有劳顾宗主,若能功成,本宫必定兑现承诺。”
顾青岚微微一笑,对太子口中的承诺是动心的,对太子的态度也是满意的。
其实,顾青岚的提前出山,始于对谢韬谎言的质疑。
只因没有得到身处战区的赵乾坤的印证,他不便多言。
自开战之初,赵乾坤给宗门传讯:狼神宗在北徐境内猎杀宗门弟子。
此后便杳无音讯,这里透着十足的古怪。
于是,为解心中疑虑顾青岚飘然下山,亲访淮南战场。
一番探查,真相自然浮出水面,同时,他还发现了典签府探子对京城方向的情报屏蔽。
“原来,陛下是有意放纵太子,谢韬难道变节了?”
不让京中得到前方战事实情,顾青岚直接将之当作是梁帝有心为之。
而对谢韬为何要说谎,他只能归于其人被梁帝彻底收买了,心中却是颇觉不可思议。
因为十年前,谢宣怀诬告范瑛父女妄图复国,他也是幕后参与者。
他不太相信被谢宣怀器重的谢韬,能被梁帝拉拢了去。
然而太子信了谢韬的谎言,且已开始了行动,便没有必要纠结于此了,除掉谢韬已成必然。
即便除掉谢韬,太子僭越的蛛丝马迹也难以全部抹去。
所以,顾青岚想通过破坏和议,激怒北魏,让这场国战继续打下去,作为补救措施。
战事无常,只要打下去,梁帝依然有崩于阵前的可能。
他不能让梁帝隔岸观火,最后轻易把太子废了。
那样的话,他耗费二十年心血苦心经营、周密布局,终将付之东流,岂能甘心。
探查之后,他去了一趟聚贤庄,当面给赵乾坤布置了任务,便转道入京。
未虑胜、先虑败,他要给太子提个醒:尽可能抹掉篡位的痕迹,以免授人口实。
毕竟能否激怒北魏,延续国战,他是没有把握的。
即便激怒北魏,延续国战,可是,万一梁帝最终还是胜了呢?不得不防啊。
“太子殿下,不妨亲往袁府探病,以慰老臣之心。”
“嗯,本宫午后便去。”
太子不傻,他明白刘广博的未尽之意。
既然登基事宜必须叫停,身为帝师的袁安平那里,是很有必要加以解释的,不宜结怨。
毕竟在梁帝驾前,袁氏兄弟是很说得上话的。
随着谢韬的锒铛入狱,建康的风向再变。
传闻即将篡位的太子,又恢复了监国太子勤理政务的开明形象。
对其他派系官员的检举、追查、定罪,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御史台的御史们闭上了嘴,刑部拿人的捕快无所事事,街道上巡逻的禁军将士也少了许多......
虽然戒严仍未解除,弥漫建康的政治高压却是大为缓解。
忐忑许久的在京诸王百官,终于可以呼出胸中的压抑,吸入久违的新鲜空气,稍事喘息。
《梁书·武帝纪》载曰:
国教青岚宗宗主顾青岚提前出山,识破谢韬谎言,辨明梁魏态势,命赵乾坤行刺魏使以期破坏和议,并赴京告知庶人琰。
惊惧之下,庶人琰法办谢韬,诛其家眷、死士,暂停僭越,伪装勤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