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睢陵学堂
“范司马,本王已向父皇承揽了云锦货运业务,拟在顿丘设立漕运署新昌分署,并于本地招募流民,这事需要新昌官府的配合。”
萧绍瑜抓紧部署,延申漕运署的货运范围,既可满足加盟分号的货运需要,又可借通商贸易的东风,建立起密布北徐三郡的货运网络。
而新昌分署的设立,可以解决新昌部分流民的生计,好处与钟离是相同的。
即便不能惠及新昌,范雍也会全力配合萧绍瑜的,更何况新昌分署的设立,能够缓解新昌的困境呢。
“下官会后便行文新昌郡县,发布招募流民的告示,不知具体招募多少流民,货车是否在新昌征集,又征集多少?”
范雍考虑得很周道,他身在睢陵,漕运署的筹备情况多少是有所耳闻的。
萧绍瑜稍作考虑,考虑到范雍战后重建的实际难度,他背负的包袱甚至比柳世权更重,萧绍瑜决定加大投入,把钱粮压力转到自己身上,以便范雍专注于睢陵军校及新昌、济阴两军建设。
“招募4000流民,征集货车3500辆,此外,在于顿丘及新昌诸县商业繁荣区,代为寻找店铺门脸,以备新昌分署及各县转运站进驻,价格合适可以买下来,若房东不卖,租也可以。”
萧绍瑜又对李东阳说道:“东阳先生,你核实一下景轩报上来的预算和实际用度,照例拨付新昌分署,钟离分署也一并拨付,本王已与柳公沟通过此事。
两分署署长及郎中、主事等人选,着景轩拟一份名单报上来,之前培训的那批郡县小吏,还有多少人没有分配差事?”
李东阳领会萧绍瑜的言外之意,所问之事又都牢牢记在他的脑中,遂直接回道:“所余之人勉强够两分署所需,下官建议尽快充实备用吏员。”
治理地方不仅需要徐温、李东阳这样的大才,普通人才的储备也是很重要的。
政治训导处培训的首批小吏,已是搜尽郡县现有小吏中的身家相对清白者,再从郡县调人,士族势力渗透就难免了。
为了应对这种人才短缺的局面,萧绍瑜早有预案:“建立郡学,通过经考选拔学员,学员毕业后可分配差事,政务考绩优异者,可获深造升迁机会。
郡学命名为睢陵学堂,不知徐师可愿出任堂长?”
在创作话本《大梁书生之瑜情蔚了》后,萧绍瑜便已有建立睢陵学堂的打算,堂长人选原定的是李东阳,现在初入南康系的徐温,显然要更适合。
徐温介入济阴政务尚需一段时间,利用这段空闲期正好可以管理睢陵学堂,而且以徐温的知名度,更能吸引四方学子。
徐温欣然道:“下官愿意一试,和议期间下官听说殿下已在各屯田堡建立了启蒙学堂,若能在各县建立县学,便可形成启蒙学堂、县学、郡学三级学堂,更利于培养本郡学子。”
他所建议的,事实上是建立完善的济阴教育体系,类似于后世的小初高。
这种体系的好处是,可以在启蒙学堂打牢儒家文化根基,在县学完成儒家文化进阶学习,郡学(也就是睢陵学堂)的教学重点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将儒家文化与政务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员的办事能力。
萧绍瑜知其立意之高,说道:“此事便依徐师之谏,本王只强调一点,睢陵学堂教学重点要放在政务实操方面。
三级学堂具体课程设定、学制、学规、学费、结业标准等,徐师尽快拟个章程报于本王。
考虑到德才兼备,有必要增设道德分考核,道德分要与学业考核、结业挂钩,道德分保持在某个分数以上,可享受部分或全部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低于某个分数则开出学籍。”
仓促用人,看才不看德,是便于开展政务的权宜之计,系统培养人才却不能忽视道德建设,在学堂不扎牢道德的笼子,进入官场将无法抵制糖衣炮弹的诱惑。
萧绍瑜可不想,辛辛苦苦、出钱出粮,最后培养出一批万恶的贪官,他要从源头培养奉行廉洁的后备官员。
官员待遇方面,王府属官已在执行类似高薪养廉的从优待遇,维持官员体面生活的钱,萧绍瑜绝不吝惜,但还敢贪腐、以身试法者,他亦绝不姑息。
聪明的徐温,通过萧绍瑜特别强调的部分,已经看出了萧绍瑜选人用人的原则。
清廉一直是他奉为圭臬的为官准则,比之满朝污浊不堪,他欣赏萧绍瑜的眼光与决心:“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将作为睢陵学堂之训词。”
徐温不愧是儒学大儒,一言便把握住精髓,萧绍瑜击掌赞道:“徐师说得好!此儒家八德,当为济阴官吏为官准则,济阴百姓做人准则,济阴学子求学准则。
东阳先生,将此八德作为王府各部门、郡县衙门、各屯田堡座右铭,在全郡范围内开展八德学习。
官吏皆须上交学习心得,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堡民多不识字,可由各级堡长开展面对面谈话,务要深入、深刻,切忌走形式!”
文山会海这个经验要活学活用,萧绍瑜要用“八德学习运动”占领官吏处理日常政务以外的时间,给他们的脑子洗洗澡,清除思想的污秽,注入高尚的儒家精髓。
对于大力推行儒家八德学习运动,同是大儒的李东阳自然没有意见:“下官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必将殿下钧命落实到位。”
萧绍兴想了想,为了引起各级官吏的重视,他补充道:“八德学习计入政绩考核,囊括王府各部门、郡县衙门,直接与年终奖挂钩。
同时,本王和郡内各主要官员会不定期下基层抽查学习情况,对不积极推行、不积极学习的官吏要给予严厉处分,每月月底会组织考试,不及格者,第一次警告并扣除当月月俸,第二次直接开除!”
借此机会,萧绍瑜有意彻底整顿济阴官场,扛着儒家大旗,便是占据了道德和舆论的高地。
被处分、警告、开除的官吏有意见也张不开嘴,因为儒家大旗的对立面就是他们的丑陋。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命南康王师徐公温兼睢陵学堂堂长,命南康王长史李公东阳开展“八德学习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