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领衔亲军整编
王府直属军队的整编,是由萧绍瑜亲自领导的,他将其称为亲军。
擢为中直兵参军兼领一营校尉的范伯勋,负责亲军中军整编,其余中军三校尉从旁协助,实际上,范伯勋就是中军主将。
按照萧绍瑜的指示,以体能、战技、骑术三大科目,范伯勋对中军四营展开了遴选、重编。
体能最强者,被编入重骑营,这是重骑营的战场定位所决定的。
人马皆着甲负重极高的重骑营,相当于人肉坦克,就是要以蛮力破开敌军阵势,故对体能的要求最高。
萧绍瑜授予重骑营番号“泰山”,意指其势重如泰山,每临战阵便以泰山压顶之势踹开敌军门户。
三个轻骑营则对战技、骑术要求更高,这同样取决于它们的战场定位:袭扰、穿插、追击。
萧绍瑜分别授予三营番号:追云、逐日、破风,意指攻势迅猛,犹如风卷残云般扫荡敌军,使其溃不成军。
在最终装备方面,中军四营统一换装明光铠,泰山营战士明光铠下再着甲两层,战马配有马铠,轻骑三营则无,泰山营装备陌刀,轻骑三营装备长槊。
陌刀自不必说,大规模列装长槊同样堪称壮举,须知直到隋末,槊仍属于贵族兵器,不是普通战士所能装备的。
萧绍瑜不惜重金装备,看中的是长槊的杀伤力,尤其是槊刃优秀的破甲能力,不同于陌刀单一的砍杀,长槊刺、砍皆可,更具灵活性,重量上也轻于陌刀,十分适合轻骑兵。
在范雍动身整编郡兵出发前,萧绍瑜对他说:“舅舅,藏身顿丘的那百余左卫军残部,调来睢陵编入左卫。”
顿丘城下一战,左卫军破釜沉舟硬撼魏骑,其中还有凶悍异常的鲜卑部落骑兵,这一切给萧绍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左卫军残部虽不过一都之兵,他们的顽强与无畏却最是适合亲军左卫的战场定位。
亲军左卫延续了近卫第1团的战场定位,他们就是类似于魏武卒的重装步兵,负重奔袭、破阵攻坚是他们的强项。
在最终装备方面,三重甲、陌刀、神臂弩、三棱透甲箭是标配,腰刀后续也要换装横刀,兵器署已经在研发横刀,相信不会等待太久。
亲军右卫则延续了济阴现役第1团的战场定位,城池防御、营垒防御是他们的强项,他们也是亲军中唯一配备重盾的军队,正在研发中的床弩,一旦投产,也优先配置他们。
除了重盾、床弩,明光铠、长槊、神臂弩、三棱透甲箭是他们的标配。
亲军对新装备的需求量激增,兵器署势必要扩大产能,但工匠的培养是急不得的,尤其是在原始积累阶段。
萧绍瑜准备等到,拨给兵器署的1000学徒熟练掌握打造技艺后,再为其补充学徒。
现在是百名工匠带千名学徒,日后将是千余工匠带万余学徒,兵器署产能将呈现几何级爆发式增长趋势。
为了解决现阶段产能不足的问题,萧绍瑜特别召集了柳世权、范雍、李东阳,前来商议。
“兵器署研发、亲军左卫前身近卫第1团少量装备的明光铠和陌刀,经阻击元景隆一战,充分验证了其强大的防御力和无坚不摧的攻击力。
本王欲以此类新装备列装亲军,然而目前兵器署的产能严重不足,故本王想将钟离、新昌两郡的兵器打造工匠集中到兵器署,三位意下如何?”
三人不是两郡原任主官便是现任主官,集合北徐兵器工匠于兵器署,自然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须知兵器工匠的多少,是直接影响战争潜力的。
范雍当先表态支持:“下官以为,两郡可保留必要数量工匠,用于现有兵器日常维护和战时随军维修兵器,其余工匠皆可集中到兵器署。”
柳世权深以为然,遂表态道:“下官也是这个意思,此外,论军事要地,州内首推燕城,两营郡兵驻守未免过于薄弱,最好能增置两营。”
钟离乃原北徐州治所在,新昌又地位特殊,两郡皆拥有大量兵器打造工匠。
随着郡兵的缩编、原州军纳入亲军,维护性质的工匠需求量相对减少,大部分都可以集中到兵器署,萧绍瑜自然会同意二人的合理建议。
至于柳世权谈及的,将驻燕城的郡兵编制从两营增置至四营,萧绍瑜是有不同想法的。
“燕城确是战略要地,燕城伯说得一点不错,只是增置郡兵一事本王以为可以缓图。
参照济阴经验,保守估计钟离预备役可编有5000人,战时这5000人可以进驻燕城,填补防御力量之不足。
此外,本王拟将亲军中军四营驻扎于三郡交界处,遇魏军突袭,不及半日便可抵达燕城城下,协守燕城有余。
本王以为,精减北徐军编制,将复原战士用于农事,保证粮谷产量乃至增产才是当务之急。”
亲军中军四营是萧绍瑜手中的机动兵力,将其驻扎于三郡交界处,足以在第一时间增援三郡中的任何一郡。
驻扎于睢陵的亲军左右卫,也可做到半日抵达燕城城下,再辅以“军统”在淮北的谍报网,魏军基本不存在突袭的可能性。
柳世权甚是知兵,仍觉燕城驻军增加两营更为宜,这是因为他考虑到增援涡阳的战略需要,须知涡阳是比燕城更容易爆发大战的战略要地。
是萧绍瑜最后提及的保证粮谷产量说服了他,饱受战争摧残的北徐州确实应该将重点放在恢复农业上。
柳世权心中默默说道:“裴兄,若涡阳有事,便要仰仗于你了。”
魏军若破涡阳,奔袭合肥便是首选,因为合肥扼守巢湖,控巢湖则可通长江,威胁梁都建康。
坐镇合肥的裴邃,自然不会无视魏军攻伐涡阳,必起兵增援,柳世权寄希望于他先期独抗魏军。
有了范雍和柳世权的支持,李东阳自然不会反对,萧绍瑜请他来的目的在于他是调集新昌工匠的经手人。
“李长史、范司马,调集工匠的事便拜托二位了。”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领衔整编亲军,调钟离、新昌工匠入兵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