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张内侍,正是侍奉刘皇后的宣训宫宦官。
他将翠玉扳指顺势揣入袖中,又四下张望一眼,便压低声音说道:
“徐将军,咱家劝你最好换个时间再去。
此刻,太子殿下正在与皇后娘娘说话。
看情形,怕是一时半刻不会出宫的。”
他点到为止。
太子与刘皇后究竟说了些什么,他是不会随意透露的。
何况他也是雾里看花,并不知详情。
依梁宫惯例,太子请安之后便会离开,通常不会在宫内停留过久。
一句“一时半刻不会出宫”,足以说明有事发生。
至于能否领会,那就要看徐长功的悟性了。
“有劳张内侍。”
徐长功自然心领神会。
他宿卫梁宫已久,岂能不知宫中规矩。
据他猜测,太子多半正在向刘皇后,发泄着对徐温的不满。
确实不宜觐见。
他犹豫片刻,心中想着就此回去,劝告族兄徐温择日再见。
可是,当他想到族兄徐温,那比倔牛还倔的脾性,心中暗自摇头。
遂说明来意:
“徐詹事,正在朱华门外求见皇后娘娘。
想必张内侍,也知道标下这位族兄的脾性,还请代为通禀。”
徐温的倔强脾性满朝皆知,张内侍自然早有耳闻。
所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徐长功既然坚持,张内侍也只好勉为其难地应下。
“好吧,咱家这便进宫通禀。”
此刻,宣训宫内的宫人,可是人人噤若寒蝉,小心翼翼。
虽然不知太子与刘皇后在说些什么,她们却能感受到气氛之紧张。
“母后,徐温此人才具不足以相辅,更兼气量狭隘,倔强无礼。
今日,他竟然闯宫妄言,尚书令之言不可信,实在是不可理喻!”
当着刘皇后的面,太子贬斥徐温。
这里有因怒生恨的因素,也有借题发挥之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可见,太子不满徐温久矣。
当然,除了脾性倔强,余者皆是太子虚构之词。
须知徐温名列建元八骏,才情与柳世权、李东阳齐名。
言其才具不足,实属诬言。
若其气量狭隘,焉能辅弼储君,将来宰执天下。
果如太子所言,梁帝断不会任其太子詹事。
纵使谢宣怀一力举荐,亦无济于事。
须知梁帝并不糊涂,储君辅臣必择品才兼优之辈。
毕竟徐温是谢宣怀举荐的人,太子再不满也不便轻易发难。
此番,徐温质疑信使,太子总算是抓住了机会。
他稍稍添油加醋、移花接木,便成了徐温质疑谢宣怀。
须知谢宣怀乃刘皇后嫡亲妹婿,向来甚为倚重。
故徐温质疑谢宣怀,便是质疑刘皇后。
如此,太子将其放逐,必能得刘皇后支持。
当初,择臣出任太子詹事。
于梁帝驾前,刘皇后可没少吹枕边风。
此刻,闻徐温如此不堪,竟然还敢质疑恩主。
她的心中,已是极为不悦。
“琰儿,你打算如何处置他?”
“以出京劳军之名,儿臣将其暂时放逐。
待尚书令回京,再作裁决,毕竟是他举荐的人。
同时,尚书令之言,儿臣确信无疑,决意依计行事。”
太子居储君之位,已有十年之久,经受了无数来自诸王的挑战。
虽说有惊无险,储位尚算稳固。
然而他却不想再过这种日子了,一天也不想了。
正是基于这种心理,他才渴望早日登基,并非单纯的刚愎自用。
历史上,此类事屡见不鲜。
最出名的,后世广为人知的,便属清康熙朝的九子夺嫡。
帐殿夜警,康熙帝怒而一废太子胤礽。
也就是说,皇帝一旦感到皇权受到威胁,随时可废太子。
此时的太子,不可能预知一千二百年后之事。
然而汉武帝戾太子刘据故事,他却深悉之。
故信使之言,正中其下怀。
想到梁帝可能遭遇不测,刘皇后的心中略有不安。
毕竟同枕而眠二十余年,感情还是有一点的。
然而比之嫡子登基锁定皇位,梁帝的生死又显得微不足道。
一旦大事底定,她荣升太后,兰陵刘氏荣登南梁门阀之首。
权力诱惑,何其之大!
“既是宣怀之意,琰儿放手去做便是,本宫该做的事也会做的。
至于徐温,此人留不得,毕竟他知道得太多了。”
在刘皇后看来,太子放逐徐温,必令其心生不满。
一旦徐温于阵前告御状,她与太子,还有兰陵刘氏,必将万劫不复。
与其如此,不如斩草除根。
至于她承诺之事,乃指联络胞弟中书令刘广博。
并由其出面,联络在京朝臣、士族,拥立太子。
如此,只须确定梁帝驾崩,太子登基便水到渠成。
闻言,太子顿时欣喜若狂。
徐温的生死,他并不在意。
反而是刘皇后的话,坚定了他除掉徐温之决心。
同时,有了刘皇后的支持,他相信登基为帝必可达成。
“母后圣明!”
这时,殿外传来张内侍的声音:
“启禀皇后娘娘,太子詹事徐温求见。”
“本宫凤体有恙,不便召见外臣,请徐詹事先回吧。”
刘皇后回道。
殿外的张内侍,却是根本听不出来,丝毫有恙之病态。
“奴婢领懿旨。”
他转身出宫传旨。
“母后,不如就此除之!”
太子目露凶光,低声道。
刘皇后摇摇头,说道:
“不可,你我之手不可沾血。
待其出京,命可靠之人除之于途。”
诛杀重臣,这般恶名她们母子是不会背的。
果若如此行事,百官当作何想。
须知徐温可是太子詹事,官位十四班,于太子党可谓举足轻重。
纵使太子不满于他,然于外人眼中,他仍是太子头号心腹,东宫属官之首。
这样的徐温都能杀,太子未免过于凉薄。
百官必心生惧意,他们可不想拥立一位嗜杀大臣的皇帝。
届时,刘广博出面联络百官,百官之中必大有态度暧昧,左右摇摆者。
而于太子党内,亦必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近年,凡遇太子妄罪党内官员,皆是徐温出面力保。
故于太子党,徐温威望甚高,受其惠者众。
凡受其惠者,必惧太子牵连之。
如此,太子党便有顷刻瓦解之可能。
刘皇后不愧出身门阀,政治远见非寻常妇人可比。
即使是太子,亦远不如她。
《梁书·武帝纪》载曰:
废后刘氏合谋庶人琰,欲诛太子詹事徐公温于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