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觉得免除赋税这一点上并没有错。这次儿臣曾亲访民间,百姓的日子并不如群臣上奏章时说的那么美好。很多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大有人在。儿臣曾听父皇言及,当初父皇推翻前朝暴政的理想,是让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很多地方却赋税沉重,百姓已不堪重负。就拿这次舒阳叛乱来说,百姓对官军并不持欢迎态度,为什么?那是因为贼军占领舒阳城后,马上取消了朝廷所有的赋税,百姓当然欢呼雀跃。后来儿臣经过一番仔细调查,舒阳防御使胡登横征暴敛,贪得无厌,当地百姓早已是民怨沸腾。儿臣认为给予百姓休养生息,才是国之根本。”萧逸也坦露了自己的心迹与主见。
萧天陷入了沉思中,他治下的百姓真如萧逸所说?民为重,君为轻,这是自古留下来的诤言,但又有几个皇帝能做到?“朝廷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你有何见解?”
“抑佛。”萧逸斩钉截铁地道,“国家最大的弊端就是佛寺太多,僧众太广,占用了过多的财政资源。很多地方的寺院只是稍微有些陈旧,地方官为了取悦圣意,马上拆除又重建一所更大的寺院,这些用的都是民脂民膏,百姓上缴的赋税,不少地方官还趁此中饱私囊。儿臣曾翻阅了户部的人口卷宗,全国人口有十分之一是僧众,这些人不事生产,侵占私田,游手好闲,讹诈乡民,像无赖一般。父皇,只有大力减少寺院和让那些僧众回归于民,就没必要再增加赋税了。”
崇佛,是萧天登基后的一种基本国策,这个核心一直在萧天心中未曾动摇,且愈演愈烈。其实这包含着萧天的一个秘密,内心中最重要的一个秘密。以前也有几位耿直的大臣谏言过崇佛的弊端,一向善于纳谏的萧天大动肝火,处死或流放了这几位大臣,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在萧天面前提到抑佛这件事,连那位最不怕死铁骨铮铮的御史令辛追吃亏后也学了乖。萧逸这时候旧事重提,无异触动了萧天最敏感的神经。
“你说什么?抑佛?”萧天暴跳如雷,一掌狠狠地拍在御案上。
“父皇,再不抑佛,恐必为国之大患。”萧逸凭借一腔热血,再度进言。他不是不知道父皇已经大怒,一个有理想的人不能光顾自己,为千万庶民请命才是大丈夫所为。
“逸儿,你的固执迟早会害了你,如果你不是我的儿子,不是皇后所生……”萧天叹了口气,“你在这里满口胡说,我就可以废了你王爷的身份。”
“父皇……”萧逸凑上前还待再说。
“你不用再说了,我姑且念你年轻不懂事。”萧逸转过头,刚才的争执似乎已在他心中划上了一道裂痕,脸色因愤怒而扭曲。“关洛云又是怎么回事?于春的奏章里提到,你居然还想保他。”
“关洛云是个将才,忠义勇猛,这次儿臣能不动兵戈夺取舒阳城,多是此人的功劳。儿臣恳请父皇宽恕他,此人若能为朝廷所用,必成为国家栋梁。”萧逸解说道。
“国家栋梁?一个叛贼,一个草寇,一个举兵造反之人是国家栋梁?我看你真是糊涂了,还让我宽恕他!”萧天挥舞着手臂道,“若以后都像他那样,攻城略地,反叛朝廷,我是不是都要宽恕?不杀一儆百,怎能震慑叛乱者之胆!”
“关洛云是受人蒙蔽,他在舒阳城不扰民敛财,节制下属……”萧逸还待继续为关洛云辩解。
萧天背转过身,“好了,我头痛得很,你先下去吧。”
萧逸只得无奈地躬身一礼,“父皇保重龙体,儿臣告退。”
走出泰和宫,一股悲哀在萧逸心头涌动,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既不能为百姓请命,又无力全朋友之义,看父皇刚才的态度,关洛云押回京城只怕是凶多吉少。萧逸霎时间心灰意冷,什么太子之位,争来争去有什么用。萧逸失魂落魄的走出皇宫,根本没注意到有另一双眼睛正带着一丝诡诈的得意在看着他。
萧震也进宫去见父皇,受了关晓岚在醉仙居的窝囊气后,他准备求父皇不要答允这门婚事,他甚至想依靠父皇以前对他的宠爱,说出他的打算,他要迎娶东方锦莺为贤王妃,这样可以彻底绝了母妃之念。他相信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或许能说动父皇答应。他却在另一条皇宫甬道上意外地发现了萧逸,看萧逸那副沮丧的表情,一定是挨了父皇一顿臭骂。
萧震内心一阵洋洋得意,蓦地他想到萧逸不是应该正领着大军回京吗,怎么大军未到,他自己回到了京城?萧震顿时感到如获至宝,按照南幽国律法,行军主帅是不得擅自脱离大军,这是扳倒萧逸一次很好的机会。
萧震没有选择去泰和宫,而是转了一个弯,进了南华殿。刚进殿门,萧震眉飞色舞地大喊道:“母妃,大好消息。”
于贞贞正看着闻香在逗弄一对鹦鹉,她最近愁肠百结。她发现皇上在刻意地疏远她,半个月以来,足迹从未踏入过南华殿。自从慕容佳死后,她备受宠幸,即使现在已有些人老珠黄,但她很会揣摩皇上的心思,而皇上又是极顾念旧情的人,隔两天就会来南华殿安寝。这代表什么?皇上是对她感到厌烦了,还是对背后支撑她的于家有了看法?于贞贞悄悄地向跟着皇上的内侍打听,皇上并不是另结了新欢,他每次都在泰和宫安寝。
于贞贞每日只能靠着豢养的一对鹦鹉解除烦闷,骤闻萧震的言语,蹙着眉头道:“乱嚷嚷什么,没有一点规矩,别惊了本宫这对宝贝。”转头又一瞄萧震那副神态,“本宫听说关家父女俩都入了京城,你不去拜会关慕豪,进宫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