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那咱们还去吗?”江浩在前面听着心里暗暗吃惊,以后还要多跟姑娘学习才行,自己肚里那点货根本不够看。
“暂时不去了,等他十天吧,如果十天没来,十天之后咱们再去一趟。”
快中午了,江浩把车赶到另一个镇子停下来,他们一人吃了一碗馄饨才回去。
吃完馄饨全身都暖和了。
坐在车上江小花对江浩说:“浩叔,明天你就抽空去镇上问问,能不能像马车那样做一个带车厢的?等后面天越来越冷了,还有你去镇上送货一定要多穿点,穿厚实些。”
“好勒,明天我就去镇上问问。”
路上江浩尽可能让骡子走得慢一点,别把江小花冻着了。
总算在下午赶回了江家。
“怎么去了那么久?吃饭了吗?”薛老太看到进来的人连忙问。
“吃了,我们在一个镇子上吃的馄饨。”江小花连忙来到火盆前挨着薛老太坐着烤火。
顾辰渊坐了过来。
“怎么样?路上还顺利吧?”江老爷子问道。
“嗯,挺顺利的,就是还没谈成,还需要等消息。”
“买卖哪有一次就谈成的,既然让等消息就等等吧。”
“爷爷,我还想去把刘大家的桃子也定下来,还有他介绍的那个果园。”江小花一边烤火一边说着心里的打算。
“这么多都要定下来吗?”
“需要,咱家库房里的桃子罐头基本都被拉走了,现在就剩几百坛了,明年肯定还要做更多才行,这点根本就不够卖。”
“这也卖得太快了,定吧,只是啥时候去,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你可别出门被冻着了。”江老爷子随时都支持江小花的任何决定。
“等两天吧,我让江浩叔明天去镇上问问骡子车能不能做带车厢的。”
“要是能做个带车箱的好,这样就不用担心你出门冻着了,车厢里还可以放被子。”江老爷子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能把江小花冻着了。
顾辰渊差点脱口而出不行就买辆马车,还好及时止住。
“爷爷,我还有一个想法想跟你说说。”江小花犹豫了一下说道。
“你说。”
“爷爷,后面天气越来越冷,光靠大伯一个人收鸡蛋不行,咱们可以让大伯娘和我娘的娘家人帮着一起收鸡蛋,这样可以收鸡蛋的范围更广,大伯也不用那么累。”江小花说完看向江老爷子。
“你这个想法可以,咱们家挣钱了,如果能捎带他们两家当然更好,只是这个钱怎么算呢?”江老爷比江小花考虑得更多,更远,越是亲戚间,牵涉到金钱越不好处理。
“爷爷你觉得给他们每月发工资如何?和咱们作坊的工资一样还是按价钱买鸡蛋?”江小花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给多了不好,给少了也不行,难。”江老爷子感叹了一句。
“江爷爷,小花,我觉得可以按月按鸡蛋的数量给钱,比如收到多少鸡蛋给多少银钱,超过这个数又给多少,这样他们收鸡蛋也能积极,你们觉得呢?”顾辰渊思考后说道。
江小花没想到顾辰渊能想到这里,这么好的脑子不做生意真浪费。
原先她也是这样想的,每个月给月钱,但是必须收到多少鸡蛋才行,超出多少又额外奖励多少。
这样一开始说好亲戚间也好相处。
“爷爷,晚上等大伯和我爹回来了,问问他们的意见吧,如果他们同意,咱们在具体的商量。”
“好。”江老爷子觉得他们应该都会同意。
晚上江大庆回来说今天收了八百个鸡蛋。
江小花把白天和江老爷子说的事情给大家说了。
最惊讶的当属刘氏和孙氏,她们没想到这样的好事还能落她们头上。
“帮忙收鸡蛋就行了,不用给钱,冬天闲着也是闲着。”刘氏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大伯娘话不是这么说的,该给钱就要给钱,也不是收一天两天,要长期收。”
“老大媳妇,小花说得对,该给钱,不能让亲家白茫活,小花详细说说你的打算。”江老爷子发话,刘氏和孙氏也不好再说了。
“大伯鸡蛋好收吗?”江小花先问江大庆。
“还行,我去了几个村子,每天才收几百个鸡蛋,多的人家只有几十个鸡蛋,准备凑够数去镇上卖,少的甚至只有几个鸡蛋,反正鸡蛋好,新鲜我都收。”江大庆觉得到不熟悉的村子第一次去收鸡蛋还是有些困难,他去过的村子都给他们说了,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收一次鸡蛋,让他们凑够数了别去镇上卖,等着他去收。
江小花也明白这个道理,普通的人家鸡蛋都是凑够数拿到镇上去卖,每家养的鸡也不会很多,毕竟鸡要吃粮食。
她思考了一番后说道:“爷爷,你看这样行不行,每个月给他们八百个铜钱,但必须收齐五千个鸡蛋,另外多一千个多一百文钱,一次类推,收得越多当然挣得也越多,爷爷你觉得怎么样?”
江老爷子听后沉默了,他不知道一个月收五千个鸡蛋要多长时间,“小花,如果没有收购五千个鸡蛋呢?”
“少一千个就少一百文钱。”其他的江小花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这样试一个月吧,看看成果如何,而且这次做变色蛋肯定要多做,要有存货才能开始卖,况且变色蛋做好后还要放置一段时间才可以。
“先让他们试一个月吧,也不知道行不行,冬天太冷了鸡也不怎么爱下蛋,但只要肯多跑跑还是有希望的。”江老爷子觉得可以让他们试试。
“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你们明天就回去给娘家说一声,看他们愿不愿意做这个。”江老爷子看向两个儿媳妇。
“好的。”刘氏和孙氏异口同声的说道。
此刻他们心里可开心了,这样也能带着娘家挣钱了,这样她们心里也不用太难受,不能她们过得好,真的一点都不拉拔娘家吧。
第二天一早刘氏和孙氏就各自回娘家了。
孙氏回到娘家,家里只有孙老爷子和钱氏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