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听说去任上挺急,就没有回来,县令大人有心了,我一定转达给江家人听。”
“谢谢江村长,以后你们村有啥事,你直接就来找我。”
“好的,小老头先谢过主簿大人。”
“主簿大人你忙,我就告辞了。”
“好,来人,送江村长出去。”
从他当村长到现在,这还是他第一次在衙门享受这么高的待遇。
俗话果然说得好,朝廷有人,好办事,这样的好事也让他体验了一把。
当他回到村里,回家停好牛车后,就拿着地契去找江老爷子。
此时江老爷正在家里等他的好消息。
“老弟啊,今天我总算体会到了,朝廷有人在,好办事的道理。”
村长还没有进来,院子里就传来了他的声音。
“回来了,事情可办得还顺利。”
江老爷子一看村长的表情,就知道事情应该办妥了。
“这个两张地契,你可收好了。”
村长从怀里掏出两张纸来。
江老爷子从村长手里接过地契,打开看了看,见没什么问题,才收了起来。
“谢谢了。”
“你不知道吧,县衙的人都知道,咱们大青山村出了个进士,要不是锦城没有时间回来,不然县令大人都要来。”
村长一脸笑意的说道。
“呵呵,那就只当让县令大人来了。”江老爷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还挺开心的。
“你不知道,我今天去县衙,他们知道我是大青山村的,对我态度可好了,一辈子了,去了那么多次县衙,这还是第一次对我态度这么好,以前都是我对他们点头哈腰。”
“嗯,不过咱们也不可得意忘形。”
“不用你说,我知道,我还跟以前态度一样,在外会多加小心。”
两个老头子又凑在一起说了会儿话才分开。
晚上吃过饭后,江老爷子让所有人都留了下来。
然后又从怀里掏出顾辰渊要修房子的地契。
“顾先生,这是你的地契,今天村长就去办好了。”
顾辰渊从江老爷子手里接过地契,猛的睁大了眼睛,这也太快了吧。
“江爷爷,谢谢你们。”
在座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似明白了,又好似没有明白。
“今天跟大家伙说一个事情,顾先生以后就在咱们院子边上修建一座小院,比邻而居,当然目前还是继续住在咱们家。”
“真的啊,顾先生你早说你要修房子嘛。”害他们这些人一顿好差。
“顾先生放心,我肯定会把给你修宅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你就放心当你的先生。”
江大勇和江大庆轮流说话。
“谢谢江大叔和江二叔。”
“客气啥,咱们是一家人。”
江小花有些懵了,他怎么就要在自己家院子旁边修院子呢?
以后他真的打算在大青山村长待。
她怎么觉得那么不可信呢?
“好了,等咱们作坊修建好了,咱们就开始给顾先生修院子,到时候你们兄弟二人一定要尽心尽力,如果让我知道有人偷懒,看我不打断他的狗腿。”
“还有顾先生也趁现在还有时间,画一下你想修什么样式的宅院。”
“大勇啊,你明天见着赵刚了,给他说一声,让他最近别在外面接活,修完咱们作坊就给顾先生修院子。”
“知道了爹。”
一晚上顾辰渊脸上的笑意都没有停过,贴在心口放着的地契,烫得他整颗心都火热。
晚上躺在炕上,他就在心里思索要修个什么样的院子,还有江小花也能喜欢。
从第二天开始,只要有空他就开始画房子的图纸,有时候还去问问江小花的意见。
时间过得飞快,眼见着江家作坊就要修好了,接着也可以准备给顾辰渊修房子。
顾辰渊却在这天晚上收到了京都的来信,原来,边关已经打起来了,蛮夷人这次进攻猛烈,边关已经要守不住了,这几天朝堂上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有主战,有主和。
边关已经接连发来了好几封急信,让朝廷派人派兵去。
这天朝堂上依旧讨论激烈,三皇子突然走出列。
跪在地上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愿意带兵前往,坚决把蛮夷人赶出我国的疆土,请父皇准许儿臣带兵前往。”
皇帝听后沉默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三皇子会提出带兵前往,这臭小子现在胆子大了,居然敢不提前跟他商量。
其他朝臣见状,有立即跟着附议,皇帝着下面跪下过半的朝臣。
又到看三皇子一脸坚定,想着自己多派些人手去保护他,应该也没问题,而且有了这次打胜仗,得胜归来也是他的好日子。
“准奏。”二字从皇帝嘴里说出来后,皇帝就站起身走了。
“退朝。”卓公公连忙喊道,然后快步跟上。
“小卓子,等会让三皇子来见我,还有让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留下等着召见。”
“是,奴才这就去。”
等皇帝回到勤政殿,三皇子也来了。
“你这臭小子,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跟朕商量,你想上战场,你可知战场上刀剑无眼,你要是有个万一,你让你母后可怎么办。”
三皇子听着皇帝的骂声,并不开口解释。
等皇帝骂累了后,亲自给皇帝递上茶盏才说道:“父皇,你也见到了,这么多天,诸位大臣都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儿臣想亲自带兵前往,还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哎,既然你已决定,就去吧,只是等会你可要好好跟你母后说,不可惹你母后生气。”
“谢父皇成全。”
“去吧。”
皇帝挥挥手让他退出去。
“小卓子,传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来。”
卓公公立即吩咐守在门口的小太监去传人。
片刻钟,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就来了。
“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好了,起来吧,我今天找你们来所为何事相信你们应该也清楚。”
“臣等明白。”
“朕不希望在三皇子出征的过程中,缺少粮草,如果要是因为你们的欠缺,三皇子出现何事,你们就等着脑袋搬家吧。”
“臣惶恐。”
“臣惶恐。”
皇帝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
“好了,出征在即,你们先先去商量,准备好粮草,而且粮草需先行。”
“臣等告退。”
两人恭敬的从屋里退了出来,出来后两人不约而同的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汗水。
“王大人,以后咱们可要多多配合。”
“李大人客气了,以后我还要多多仰仗你。”
两人和气的一路朝他们办公的地方走去,一边商量。
也不知道三皇子如何跟皇后说的,让原本反对的皇后,最后没有反对。
三天后,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亲自到城门口,送三皇子他们出征。
直到看不到军队的人影,皇帝才带着文武百官返回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