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宁二年,三军出动,军费紧张;温成公主请愿将容绣绣坊和林氏香号的四成收入献于国库,户部得以喘息。
开宁帝赐两家商号皇商封号,外加各类绿色通道大肆开放
开宁三年,征西将军一人深入敌军,砍下敌军将领的头颅,士气大涨。
开宁三年腊月,齐年两位将军得胜归来,西戎的归降国书也八百里急送回朝。
开宁四年,西戎划入周朝版图,征西将军周予棠归来。
将军归朝当日,开宁帝亲率百官相迎,当场加封公主为镇国公主,赐三千食邑。
周予棠身穿铠甲,铠甲上的血腥味似乎依旧可以闻到,抱拳行礼:“臣恳请陛下收回赏赐,臣愿以军功换陛下一个恩赏。”
“将军请说。”
“恳请陛下颁布平权令,让女子与男子同权,可科举,可当兵,可从商,可当家。”
朝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间无人说话。
“允,明日内阁与六部尚书到御书房议事。”
开宁帝没有给大臣反应的时间,直接答应,宣布退朝。
仪元殿内,周予棠已换好了常服,看到年轻帝王也换下龙袍,可穿上寻常衣物却依旧难掩周身气度。
“团团这一身再普通,但也是个美男子。”
周予深有些无奈:“阿姐,我已经及冠了。”
周予棠双手投降:“好好好,走吧,爹爹和娘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了,圆圆和小小也过去了。”
姐弟两人并肩从密道离开,又乘上马车来到郊外的一处别庄。
曹琴默早已站在庄子门口眺首以望,当两年未见的大女儿跟小时候一样扑到她的怀中时,强忍多时的眼泪也是掉了下来。
周予深朝一旁的父亲行礼问安,看着抱头痛哭的母亲和姐姐也是手足无措,只能和父亲一起哄着。
庄子里的小小和圆圆看到两年未见的长姐,也忍不住眼泪。
周玄凌和周予深看着母女四个一块哭更加头大。
“默儿,糖糖这刚刚回来,估计早就饿了,不如先进去用膳。”周玄凌对于女儿也是十分担忧和想念,只是不露声色早就刻入骨中罢了。
“好。”曹琴默拉着三个女儿朝庄子内走去“娘让人给你做了你最喜欢吃的金瓜芋泥,椰子鸡还有……”
至于儿子和夫君被她暂时遗忘了。
周玄凌无奈带着周予深朝庄内走去。
“听说,今日你在郊外已经允诺平权之事?”周玄凌率先开口。
“是,今日阿姐大胜归朝,而温成姑姑那边也准备成熟,早日提出也可早日推行。”
周玄凌看着身边已经和自己一般高的新帝,长身玉立,意气风发。
“明日朝臣定会大肆反对,你可有准备?”
“儿子已经做好准备,平权一事不仅是母亲,阿姐和温成姑姑的心愿,于朝于民都是有利;若我朝想要万世留存,此事当为国策。”
周玄凌拍了拍新帝的肩膀:“那就好,必要之时,让这些人见一见血也无妨。”
“儿子知晓了。”
小小从屋中跑出来,朝着父亲和兄长招手:“爹爹,阿兄,娘亲让你们快些过来,开饭了。”
“来了。”
圆月高悬,月辉洒向大地,今夜是个难得的团圆夜呢。
开宁四年,朝廷颁布平权令。朝野民间皆是议论纷纷,多有士大夫上奏反抗。
此时容绣绣坊、林氏香号、在太后帮助下永和公主予慈开办的璇玑书院、再加上安元公主带出来的三千女兵将领……这些势力拧成一股绳开始为平权之策披荆斩棘。
世家、清流、宗室、豪门皆有女子走出家门,响应平权令。
帝王坚持不退,经过一年的拉扯,平权令初步修订完成,男女平权终是迈开了第一步。
在开宁帝退位之际,男女平权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时父皇和母后、阿姐、二妹、小妹都离他而去,只剩他一人苦活于世。
开宁帝看着面前的皇太女,这个孩子登上储位时虽多有争议,但是她自己武从阿姐,文从小妹,期间更是得到母后的言传身教,在储位上这十年所作下的功绩足以折服朝臣乃至天下人。
“囡囡,帝王之策还是文才武艺你都学的很好,阿爹也放心把这江山交给你,唯有一件事,平权令切不可废,朝廷不灭,平权不歇。”
“儿臣知晓了。”皇太女看着回光返照的父亲,满心不舍。
开宁帝放下心头最后一桩事,缓缓闭上了双眼。
父皇,母后,阿姐……团团来找你们了。
帝崩,天下缟素;新帝登基,万象更新。
大周,还可以走的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