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大明南直隶池州府,有这么一个秀才,姓曹,名文恭。家有薄田十几亩,虽然不是太富裕,倒也不至于饿肚子。

那个年代结婚,要有父母之命才行。可是曹文恭母亲死的早,父亲曹士章在辽东参军,一直没有音信。因此他虽然年过三十,婚事却仍然只能晾着。

当时的大明,内有李自成等人作乱。平贼需要军饷,练兵需要钱,加派征收,称为剿饷和练饷。外有清国虎视眈眈,平虏则是辽饷。三饷额外加派,将帝国推入了毁灭的深渊。

当时朱家皇族控制的财富,保守估计,占据天下至少三分之一。而皇族可是朱元璋的正牌子孙,崇祯老儿,怎么敢打他们的主意呢?黎民百姓身上,实在刮不到油水。崇祯打着爱民的幌子,不直接找老百姓的麻烦,而是以不测君威,逼迫手下一帮跑腿的。

明国各级官吏,乃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你压我,我压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崇祯老儿有招数,各级官吏也不是素的,任务一级一级往下压,最后落到最基层的地方官头上。

读书人虽然不用交税,但如今天下大乱,各地官吏为了完成三饷征缴任务,也顾不得平时的条条框框。有钱的读书人,贿赂几个钱,也就过去了。可曹文恭这书呆子,一身古风正气,对贿赂之风是深恶痛绝,坚决不肯随大流。

此时的明国,虽然混乱不堪,但官府的势力,还是要比一个穷秀才大的多。曹文恭的耿直,带来的结果,就是被强逼出钱交饷。

出于对国家尽一份力的情怀下,曹文恭也没多说。然而三饷一交,家里快要揭不开锅了,曹文恭顿时窘困起来。肚皮可不会管你的情怀,你不把他填饱,他就要你的命。无奈之下,他只得将薄田托付给族人,自己跑到郑家庄去教书。

郑家庄的郑秀才,本名郑魁元,他和曹士章不但是发小好友,而且还是辽东战友。当年辽东松锦之战,祖大寿力尽投降,郑魁元偷偷跑了回来。曹文恭在教书之余,顺便向郑秀才打听父亲的消息。

然而曹文恭多次打听,郑魁元却语焉不详。如果被逼的紧了,郑魁元就顾左右而言他,岔开话题。这让曹文恭很是郁闷。人家是长辈,不愿意说,曹文恭也无可奈何。

郑魁元本来有三个孩子,前两个都夭折了,只有小女存活了下来。因此她被父亲奉为掌上明珠,自然是呵护有加,取名纹绣,乳名三娘。长大成人的郑三娘,出落得如同六月白莲一般,曳清涟而滴翠露,清秀端庄,看一眼就会让人忘却暑意。

郑家出了一个大美人,消息就像风一样,在乡里迅速传开了。十里八乡的大户人家,争相托付媒人,到郑家提亲。这些媒婆媒翁,铁嘴钢牙,进进出出,把郑家的门槛,都给踏破了好几块。

然而妻子刚刚过世,郑魁元如今只有独女相伴。因此即便媒人把钢牙磨碎了,郑魁元的铁门栓嘴,也没松动过。

秀才是有功名的,郑魁元辽东铁骑出身,手上沾过不少鲜血,杀人不会眨眼睛,豪强乡绅、地头蛇之类的烂豆子,自然不敢用强。

因为是故友之子,郑魁元待曹文恭相当好,多次请他到家中做客。一来二往,曹文恭和郑三娘自然熟悉了。一个是文质彬彬的才子,一个闭月羞花的佳人,二人眉来眼去,你们想想,结果会是什么?

然而龙游浅水不如虫,曹文恭虽然爱慕郑三娘,却根本不敢提亲。

时势风云突变,李自成进京,崇祯吊亡,大明帝国变成了大顺帝国。天下原本姓朱,如今又变成了姓李。三饷终于可以结束了,黎明百姓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家都希望李自成做个好皇帝,让人过上一阵安稳的日子。

然而常言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进入顺国新时代,这好日子还没开始,山海关交锋,李自成竟然一败涂地,清国趁机入关,天下形势巨变。鞑子来了,老百姓能有好日子过吗?

明国实行两京制度,北京丢了,还有南京。然而南京成立的弘光小朝廷,不但不思进取,反而幻想着联虏平寇的美梦。他们竟然派出使者,联络清国,对付李自成,你说蠢不蠢?

而清国为了集中力量对付顺国,表面上接受了弘光的好意。南明难得有了一时的安宁,可是重臣马士英、史可法、钱谦益、黄澍等人,又开撕起来,是不是特别操蛋?

郑魁元当年在辽东,和金国打了十年的仗,因此他对金国的延续者——清国,有着比常人更为清醒的认识。联虏平寇的消息一传来,郑魁元就敏锐地嗅出了危险:等清国打垮了李自成,下一个目标就是南明。

赋闲在家的郑魁元,拍桌子大骂南京无能。然而没有话语权的愤怒,改变不了现实。家乡危在旦夕,稍有差迟,所有的人,都将会成为亡国奴。因此郑魁元不再迟疑,决然重新出山。

然而一看到爱女,郑魁元的热血沸腾,一下子就凉了下来。

知女莫若父,郑三娘爱慕曹文恭,早被郑魁元看在眼里。曹文恭有才,郑魁元当然清楚。但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作为老爹,郑魁元无非想给女儿,物色一个更好的夫家。

然而国家如果破亡,小家岂能独存?如今形势危急,逼的郑魁元不得不做出决断。

曹文恭身长七尺八寸,削立鹤挺,人品才学俱佳。他家中也有几亩薄田,再加上教书挣来的钱,填饱肚子,还是没有问题的。因此经过再三慎重考虑,郑魁元就婚嫁之事,征询爱女的意见。

能和心上人结为夫妻,这难道不是少女的梦想?所以当父亲郑重提出曹文恭时,郑三娘的小脸,泛起了一片烧云红,两手不住地搓动衣角,低头没有说话,但眼神却充满殷切的光芒,不住地偷瞄老爹。

从她忸怩的表情中,老爹已经知道答案了。得到了爱女的肯定,郑魁元立即赶往学堂。

人逢喜事,精神倍爽,各位仁兄,有人要把漂亮女儿许配给你了,会是什么感觉?

所以得知这一消息时,幸运儿曹文恭,高兴得直接蹦起来了。原本斯文的老师,竟然手舞足蹈。旁边的一群学童,顿时笑翻了天。

被蛤蟆秧子笑话,曹文恭这才收敛了至情至性,定了定心神,整了整衣服,要上前致谢。然而意识到家境不佳,老师欲言又止。

读书人脸皮薄,当面说穿家境,曹文恭肯定难堪,于是郑魁元换了主题:“士章兄那里,老夫替他做主了。至于他的事情,等给你们办完了婚事,老夫自然会告诉你的。”

名分有了,老婆马上有了,老爹的消息,也快有了,高兴不高兴?所以曹文恭的兴奋,无法用语言形容,磕头如捣蒜,嘴里的岳父大人,叫个不停,调皮的学童们,全都笑喷了。

郑魁元择了吉日,给二人办了婚礼。然而新婚之夜刚过,郑魁元就急着告辞,这让新婚小两口很是吃惊。但国家危在旦夕,郑魁元去意已决,郑三娘知道无法劝阻,哭成了泪人。

新人刚结合,旧人就突然要分离,翁婿二人皆很伤感。夫妻二人置酒送别郑魁元,趁此机会,曹文恭问起了老爹的事。

原来当年,辽东战事吃紧,池州有三个光屁股好友——曹士章、陈敬之和郑魁元,他们应朝廷之招,结伴前往辽东参军,抗金报国。

后来一品武将毛文龙,竟然被二品文官袁崇焕,给矫诏杀害了。没有了毛文龙在后方牵制,辽东局势急转而下。陈敬之失望之极,黯然离开了辽东。曹士章和郑魁元二人,则认为朝廷还有一丝希望,于是转投了祖大寿。

然而松锦之战,明国战败,祖大寿竟然选择了投降。这让曹士章悲愤至极,万念俱焚,当晚就自杀殉国了。郑魁元则挂念家中的妻女,偷偷溜了回来。

一来自己内心有愧,二来担心曹文恭伤心过度,所以曹士章的往事,郑魁元一直没说出来。然而事到今日,郑魁元自知将来生死难料,便将自己知道的,全说了出来。听闻慈父殉国的消息,各位仁兄,想象一下,儿子会是什么感受?

……

过了很久,郑魁元拍了拍曹文恭的肩膀,安慰道:“邦国有难,士章兄死得其所。斯人已去,贤婿不可伤心过度。士章兄泉下有知,也不希望看到,你这副摸样!”

“我爹是被汉奸逼死的!”

曹文恭的哭喊,撕心裂肺。如果死在战场上,那自然是死得其所,没什么好遗憾的。然而主将投降,手下人该怎么选择呢?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被原本的自己人给逼死了,憋屈不憋屈?

阅历丰富的郑魁元,当然明白曹文恭的心情,好久没有说话,任由曹文恭发泄愤懑。

高位一群无能之辈,老爹死的憋屈,老丈人估计也会重蹈覆辙。曹文恭急忙擦干了眼泪,声音嘶哑,劝郑魁元道:“民族危亡之际,南京竟然联虏平寇,这和汉奸有什么区别?泰山大人,我看你还是别去了,免得给那帮无能之辈当炮灰。”

文官善斗,永不休止。南京弘光小朝廷,马士英、钱谦益、史可法、黄澍等等,斗得不可开交。整个南明的国运,掌控在几个无能之辈的手中,其他所有的人,都将要为他们的愚蠢和无能买单。真正有才的能人,却没有位置,操蛋不操蛋?

然而即便如此,民族到了危难关头,郑魁元也顾不得许多,他叹了口气:“据说清军已经开到潼关,一旦李自成扛不住。下一个目标,一定是咱们南直隶。真到了那个时候,咱们连叹气的机会,也没有了。邦国危亡,命在旦夕,所以老夫必须要到前线去。”

曹文恭很是不解:“李自成号称百万大军,横扫朝廷各路兵马,怎么能打不过鞑子呢?”

郑魁元摇头叹道:“种地是打粮,打仗却是杀人,因此这打仗,和种地是两码事。农民适合种地,如果要他们打仗,必须先训练他们杀人技能。没有这个,是打不了仗的。所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大多数是没经过训练的,农民。所以打不过八旗军,不足为奇。”

曹文恭不以为然:“乡民争田挣水械斗,也死了不少人,怎么一打仗,就不行了呢?岳父大人之言,小婿难以苟同!”

“哎呀,你没上过战场,我不和说这些了!”

对牛弹琴,白费劲,郑魁元摇头叹气。曹文恭没有刀光血影的经历,想当然地认为,拿刀的人,都能打仗。翁婿二人的观念不同,出于尊重长辈,曹文恭不再和郑魁元顶嘴。

过了半晌,郑三娘出于眷恋,不想父亲这么快离开家,于是上前劝道:“爹,既然朝廷那些人靠不住,你就别去了。”

郑魁元闻言,摇头无奈叹道:“邦国到了危难关头,家乡马上就会受难。所以不管那些人靠不靠得住,我也得去。”

郑魁元的语气颇重,卯足了他的断然决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曹文恭知道说服不了岳父,叹了口气,于是问道:“据说朝廷派系林立,不知泰山,栖身何处?”

“勇卫营黄得功将军,他曾数次邀我。如今老夫已了无牵挂,可以放心地和他一起,杀敌报国。”

勇卫营的军官和士卒,都是从战力最强的辽东边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是明国最后一支精锐力量。然而尽管勇卫营战果非凡,但仍然没有挽回明国的颓势。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之后,仅存的勇卫营残部,皆被黄得功拉到了南明。

曹文恭听说过勇卫营的威名,有些吃惊:“勇卫营名动天下,泰山和黄将军,真有交情?”

郑魁元点了点头:“当年勇卫营草创之初,也曾经邀我加入。但因为它属于内廷部队,老夫不愿给太监做事,因而拒绝了。”

“内廷部队?”

“东厂提督曹化淳,兼任勇卫营提督。所以勇卫营的各项事务,都是他一手操办的。”郑魁元叹了口气,惋惜道,“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对你这个本家提督,看走眼了!”

“我没这个本家!”曹文恭气呼呼地叫道,“听说打开北京城门,放入贼寇的为首之人,正是他!”

郑魁元闻言,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提醒道:“不要人云亦云,以勇卫营的所作所为来看,打开北京城门的,绝对没有他曹化淳。”

“泰山如是说,有何证据?”

太监的名声,向来不佳,此时的书生曹文恭,明显带着主流的偏见情绪。如果直接反驳他,定会引起反作用。和无知之人扯皮,是令人蛋疼的一件事。因此见他较真了,郑魁元转守为攻,郑重反问道:“曹化淳费尽心力,打造勇卫营,其目的何在?”

其目的何在?难道是为了打开城门,加速明国的灭亡?这是不是太扯淡了?郑魁元一句话,把女婿给问住了,曹文恭陷入了沉思。

勇卫营是明国最后的精锐,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在所有的大明官军中,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最怕的,就是这支彪悍异常的勇卫营。从勇卫营的强悍和战果来看,为了打造勇卫营,东昌提督曹化淳,确花了不少心血。

太监本就是皇权的附庸,皇帝一倒台,太监还有什么?曹化淳费尽心力,打造勇卫营,这就说明,他骨子里,根本就不希望明国灭亡。既然如此,他又为何放李自成入京呢?

终于理清了因果,曹文恭一脸疑惑:“那泰山大人的意思是,小婿听到的,是谣传?”

郑魁元叹了口气:“为了洗刷自己的恶名,把脏水泼给别人,这是无耻之人常用的伎俩!”

北京城破,陪着崇祯殉国的,是三千太监军,而文官士大夫跟着殉国的,却没有几个。甩锅,推卸责任,这好像是文化特色。海量的汉奸,自然深谙其道,为了掩盖自己的污名,大力散布谣言。他们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固有的痛恨心理,不动声色地将帽子扣在太监头上。

由于太监本身名声就不好,再加上失势,成了替罪羔羊,只得默默忍受愚人的痛骂,被帮人顶缸。而真正的无耻之徒,既保住了富贵,又把关注点给转移了,全躲在背后偷乐呢。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书呆子曹文恭,明白了套路,愤愤地捶拳,大骂汉奸无耻。

……

如今南明内部,武昌左良玉的楚军,蠢蠢欲动。南京朝廷无能,火并之势,恐怕难以避免。而北方的清国,也在虎视眈眈。内外交困,家国即遭危难,经过一番复杂的思想斗争,曹文恭似乎要下定决心,断然对郑魁元道:“泰山大人,文恭愿和你一起,投身报国!”

郑氏父女闻言,皆是大惊失色。过了片刻,郑魁元首先反应过来,脱口而出:“我刚把女儿嫁给你,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曹文恭叹了一口气:“国之危难,何以为家?如今鞑子侵入中原,这南直隶已成危卵之势。文恭岂能坐视不管?”

郑魁元闻言,竟然一时无言以对。

郑三娘泪眼汪汪,着急地看着曹文恭。夫人急促而悲伤的抽泣声,像根鞭子一样,极有节奏地抽打着丈夫的心。

瞥见翘首峨眉、荷花滴露的新婚妻子,曹文恭的赤子之心,实在是硬不下来。随着妻子眼泪的流淌,曹文恭决然的神情,终于慢慢蔫了下来。

郑魁元察言观色,及时递上话来:“我先过去看看情况。贤婿在家静候,如何?”

老丈人的语气,全是急切,透漏着殷切的央求。郑三娘闻言,满脸都是泪流,眼巴巴地看着新婚丈夫。

父女真情实意,轮番上阵,曹文恭的雄心,彻底软了,他无奈叹了一声:“小婿已过而立之年,如今一事无成。看天下形势,家国难保,纵然安稳一时,又能如何呢?如果鞑子来了,咱们真要做亡国奴吗?”

郑氏父女无言以对。

……

三人沉默了良久,郑魁元首先开口,语气带着哀求:“吾妻亡故,老夫养女不易。本想承欢膝下,可如今时不待我。国之有难,岂可安居家中?老夫招你为婿,就是想让吾女有个依托,了却老夫的后顾之忧。如果贤婿和老夫共赴前线,咱们家真要家破人亡吗?”

郑三娘两颊湿红,眼神黯淡,星眸泛着泪花,奉茶之手抖个不停。清凉的茶水,都溢出来的,她竟然没有知觉。冷不丁——

夫妻二人对了一眼。郑三娘终于又抑制不住泪水,放声大哭,转身掩面而去。

人生大欢喜,洞房花烛夜。抛却新婚妻子,谈何容易呢?望着妻子被门帘,即将淹没的背影,曹文恭愣在当下。看着女儿伤心离去,郑魁元神色黯然,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砸在茶几上。嗒嗒嗒,声音脆碎而沉重,就如闷鼓,震动着压抑的场景。

曹文恭几乎崩溃了,只好妥协:“小婿听从泰山安排!”

郑魁元闻言,喜不自禁,竟然起身给女婿行大礼。这一下可把曹文恭给吓坏了,他急忙扶起老丈人:“照顾妻子,乃小婿为夫之职责,泰山万万不可如此!”

翁婿二人相对,无言以对……

江北四镇,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和黄得功,四人对弘光拥立有功,称为四镇。大学士黄澍干不过马士英,跑到武昌,鼓动左良玉清君侧。楚军号称百万,声势浩大。马士英急调各路人马,沿江布防。战力最强的勇卫营黄得功部,进驻太平府,拱卫南京。内战一触即发。

此时郑魁元上了前线,极有可能卷入内战当中。这和他初衷,完全是两码事。曹文恭难免担心:“左良玉不怀好意已久,他和朝廷一战,恐怕在所难免。如今听说黄得功镇守太平府,如果左良玉东下,黄将军必当首当其冲啊!”

郑魁元捶胸顿足:“鞑子虎视眈眈,朝廷竟然还在内讧,痛心,痛心啊!”

史可法名动天下,督师四镇,曹文恭忽然想起他,于是建议道:“泰山不如去扬州,投奔史可法。”

郑魁元闻言,满眼全是失望,头摇的像拨浪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节操可嘉,危难之时,极有可能误国殃民!”

曹文恭不以为然,刚要开口反驳,却被郑魁元摆手制止了。

自宋以来,儒家倡导的心性理学,大行其道,在明国成为正统主流思潮,深深影响并控制着读书人的思想。刚出道的郑魁元,对此也是深信不疑。然而经过钢刀热血的洗礼,他早已看透心性的虚伪。

信奉仁义道德和心性理学的东林党,把崇祯给忽悠了,把明国给玩完了。但是没有那份亲身经历,光靠嘴是说不明白的。

因此郑魁元,并没有向曹文恭解释什么,而是岔开话题,告诫他道:“无论任何时候,武力都不可缺少。即便你有再多的能耐和财富,没有武力支撑,最终还是别人的。这个没有什么道理可讲,钢刀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比铁嘴更管用,你一定要记住了!”

这话要是放在平时,曹文恭肯定会蹦起来跳脚,然而如今是乱世时代,现实的残酷,不得不让他重新思考。仔细品味郑魁元被鲜血洗出来的话语,结合现实,曹文恭深有感触。

翁婿二人,又沉默了一会儿,郑魁元下定决心启程。

曹文恭再次挽留:“泰山不如多住几日,也好让小婿夫妻,再尽几日家孝。”

郑魁元摇头道:“你们的事已了,老夫也没什么顾虑了。黄得功虽然勇悍异常,然而却是一介武夫,他那里正需要老夫这样的谋士。所以我得即刻赶去,助他一臂之力。”

见岳父决心已定,曹文恭不再挽留,于是敬酒告别。翁婿二人举杯,皆一饮而尽。郑魁元放下酒杯之后,立即起身,踏步疾走。

打过仗的人,这身手就是和常人不一样。别看郑魁元年过六旬,身手仍然矫健。只见他手攀鞍桥,右脚长跨,左脚点蹬,立翻与马背之上。缰绳被郑魁元轻轻一逮,马匹立即攒蹄而立。剧烈的嘶鸣之声,震耳欲聋。

刚要飞马而去,门帘忽然剧烈响动,郑魁元急转头,猛见郑三娘飞身而出。曹文恭见状,急忙抱住妻子:“泰山去意已决,你若这般,岂不惹得泰山一路心神不宁?”

郑三娘闻言,不再呼喊,双目崩泉,喷涌而出。

……

“吾去也!”

两行热泪如泉,郑魁元强压悲痛,决然策马,大喊一声,掩面飞驰而去。

郑三娘再也忍不住,哭声撕心裂肺。

望着郑魁元渐行渐远的身影,曹文恭两行热泪,也早已打湿了衣襟。

南国荷塘初生莲,北风金鼓不息绵。太平铁马联营峙,夕阳正浓大江澜。去意已决马蹄远,抛家弃儿心非软。天柱凌然东南屹,临危报国忠义燃。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公子出巡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大明1617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