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殷分得清轻重,没收下这个棋园,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既然小殷什么都没拿,那么她嘴不短手也不软,下了一局棋之后,还又敲打了一下谢池鱼。
汪瑶迦死了,未尽全功,虽然小殷没有不认账,但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你想要同二品道士出身,道门认这个账,可你需要再做点事情来弥补没能生擒汪瑶迦所造成的后果。
谢池鱼当然不能拒绝,他已经上了道门的船,不可能中途下船,更不可能得罪小掌教,只能是答应下来。
其实谢池鱼主动送棋园,就是想要弥补,只要小殷收下了,那么这件事也就翻篇了。可偏偏小殷没收,那么谢池鱼的打算便落了空。
许寇看在眼里,心中不免凛然几分,这位小掌教看似行事没有章法,想起一出是一出,可不知是天赋如此,还是歪打正着,结果反而是正确的。
如此一来,谢池鱼便牢牢绑在了他们这条船上,谢池鱼做的事情越多,绑定也就越深,越是不可能回头了。
小殷让谢池鱼帮助许寇拿人,又把张持月叫来,让张持月也配合许寇。
最后小殷对许寇说道:“许高功,从老齐那里论起,我该喊你一声老许,我现在把处置这件事的权力交到了你的手上,你具体怎么处置,我不过问,可如果你办砸了,那么我唯你是问。”
这两句话说得有模有样,完全就是齐玄素的口气,而不像小殷平时能说出来的话,这就是耳濡目染的好处了。
许寇沉声道:“请小掌教放心,寇一定完成任务。”
小殷又想起五娘的交代,嘱咐道:“还有,不能把人证弄死了,弄疯也不行,以后还是要公审的。”
许寇道:“是,我理会得。”
如果说小殷把人弄死就如孩子玩弄虫子蚂蚁是无意的,那么许寇就是有意的,而且是饱含恶意。
小殷又召见了张无暇,开门见山道:“汪瑶迦已经死了,不必再找了,从现在开始,只有一条,找到吴光璧,然后杀掉吴光璧,我们就可以向天师报喜讯了。”
张无暇领命,作为天师的首席秘书,他不仅十分了解紫光社,而且与璇玑星主也算是老相识了,合作当然不成问题。
这场反谍大戏终于到了尾声,在小殷的一番操作下,现在看起来还算不错。
谢知世逃亡,汪瑶迦自杀,谢池鱼代表谢家投诚,郭翁波被捕,宋怀义等人被抓被灭也只是时间问题。接下来许寇还会根据名单抓人,虽然不能一网打尽,但足以让谢知世织就的这张大网无法发挥作用。
可以说,反道势力中的本土势力已经不成气候,只剩下“客栈”和“天廷”这些外来势力还堪一战,不过也就那么回事。
从这一点上来说,小殷已经掌握了做官的精髓。
技术官僚不好做,这个真需要懂技术,不过做主官其实是有一套公式的。
首先掌握主要工作内容和主要问题,不必太明白了,那是专业人才负责的,只要懂个大概,把握大方向。
小殷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隐蔽战线的斗争,主要问题是确保道门大军顺利进攻芦州,在后勤、治安、情报等方面不出问题。
这其中又分“上下”。
上是指对上,具体为上级有什么要求和指示。这个指示就会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可以围绕工作重点展开。
小殷收到的上级指示就是尽量不动谢家,确保局势稳定。小殷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点,整个隐蔽战线的斗争也是围绕谢家展开。
下是指御下,要对自己手下的人有具体了解,什么人能干什么事情,对骨干量才而用,培养心腹,同时拿捏刺头。
小殷通过天师的字据和自身的武力手段压下刺头张无暇,又任用许寇,通过许寇打开局面,而不是她亲自上阵。在这方面,小殷同样是有模有样。
然后就是进入议事环节。
最大的权谋就是开会议事。
你想要搞宫变,可以议事。想要解决问题,可以议事。想要搞斗争,可以议事。想要个人表演,还是议事。
召开议事,布置任务,让手底下的人各自认领一项工作,主官就提要求。这叫调度议事。
过段时间再召开议事,听取工作进度的汇报,该表扬的表扬,该训斥的训斥,施加压力,这叫推进议事。
如果遇到实在推不动的工作,超出能力范围的工作,这个时候还可以向上汇报,请求上级的援助。
如此周而复始,工作解决了,功劳也有了。
小殷作为小掌教,本身就是带着资源下来的,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她只要掌握了做题的公式,直接往上套,那么就一定能干出成绩。
小殷也许不太明白这里面的道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过她在玉京整天跟着看,跟着学,已经无师自通,照搬就行。
说白了,她很多时候就是在模仿齐玄素,包括说话的语气、行事方式等等,遇到不会的地方,想想老齐是怎么做的,然后照抄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说一县的人才可以治天下。
另一边,吴光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条隐蔽战线上,他们是一败再败,从形势一片大好,转眼变成局势糜烂。
几个重要人物被抓,一扯就是一串。
然后风向就变了。
虽然嘴上都是什么忠义之士,但在策反的人里面,忠义之士其实占比并不多,主要是被改编的黑衣人和官吏,不习惯道门的体制,还是想要回到朝廷的体制。
除此之外更多是两类人。
一类是被道门损害了利益的人,所以才要反道门。这一类人以儒门之人为主。道门对于儒门的压制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不允许儒门之人参政议政,不给予其政治地位和权力,这也天经地义,因为儒门是战败者。这让许多儒门之人大为不满,所以要反对道门。
不过道门并不反对儒门之人经商,所以这些儒门之人也谈不上光脚,还是穿着鞋子的,不乏豪富之家,这类人更多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想要更进一步。
只要局势不对,这些人不会死硬到底,立刻就会缩回头去,继续做道门的顺民,毕竟不失为富家翁。
还有一类人是想要浑水摸鱼,或者说搏一个出身,以江湖人为主。
在道门独大的世道中,江湖不仅是边缘地带,而且是灰色地带,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些江湖人还算个人物,在上层阶级看来,始终是上不得台面。他们便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跃升阶级。
在他们看来,如果朝廷赢了,固然是好,封官加爵。朝廷不能赢,他们还可以转投道门,混个招安待遇。最好是两边僵持不下,都要拉拢他们,能够两头吃。怎么能说他们没有光明的前途呢?
这种人自然没有坚定立场可言,是十足的投机者,乌合之众,一旦风向不对,立刻就会一哄而散。
现在局势不对,已经不断有人退出,观望,摇摆,甚至有人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向道门检举揭发,反戈一击,以此减轻罪责,戴罪立功。
眼看着就要失败,吴光璧如何不发愁?
他万万没有想到,小殷这个鬼丫头竟然如此难缠,非但没有闹笑话,反而直接给了他当头一棒,现在小殷还满世界通缉他,明里暗里派人找他的踪迹,他再留在金陵府,只怕是自身难保。
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