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相在此,请楚相借一步说话。”
阿盛从田冲身后站了出来。此时,他和郦食其均打扮成了普通士兵,但依然难掩身上的富贵之气。
由于前日一直把心思放在套路秦国使团上,他们是在这天中午才得知楚使来访的消息。一开始还有点后悔,因为装病之后不好跟对方接头。但好在,在郦食其的预警下,田冲等人暗中加强了戒备,果然发现有人想对楚相下手!
于是二人也混入齐巡夜士卒之列,借抓刺客的机会密会楚使。
刚刚还有些怒气的昌平君先是大喜。他迎出门看到齐相的打扮,不禁哑然失笑。而门前的两位大汉虽然收起了兵刃,却依旧紧握着剑柄,保持着警惕。
“平陆城中耳目众多,不得已只能如此相见,请楚相见谅。”
众人步入到旁边的一间密室后,阿盛抢先表示。
楚相却突然大笑三声,却不答话。
“这是何意?”阿盛顿感不解。
“启一笑自己走上了不归路,二笑楚国之将亡,三笑...”
楚相熊启突然正色道:“齐国也要一同陪葬了!”
“说话这么直接吗?”阿盛在心底默默吐槽,但注意力已经被对方所吸引。
“众所周知,启前半生为秦之昌平君,曾任秦相。谁料那嬴政小儿欲壑难填!他吞灭了三晋还不满足,把屠刀伸向了我们楚国。如今,王翦得以以60万大军攻楚,启也是帮凶啊!”
“如今强秦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二,我们楚人虽然骁勇,但怕是要重蹈赵长平之覆辙。而楚亡之后,齐国又何以自保呢?”
“是故楚人无不期盼着信陵君一样的英雄能成为楚之救星!启在山穷水尽之际,本已下定决心像屈原大夫那样殉国,没想到齐相您突然伸出了援手——不仅送来了粮食解了楚之燃眉之急,还亲自带兵去了大梁,在那里祭奠了信陵君。”
“是故楚魏之人无不感念齐相之大恩,启也特地赶来,期盼能与齐国共同盟誓抗秦!”
“谁料,秦军仅仅分兵20万,齐兵就退到平陆而不敢交战!您还托病不出,是想像晋鄙一样隔岸观火吗?那您可就太不智了!”
“嬴政刻薄寡恩,必定已经记下了齐军突袭大梁之仇!王翦虽分兵,但仍拥兵40万,还得到半个天下的后勤供养,项燕如何能挡?”
“如今齐楚二国唯有戮力同心,才能合纵破秦!您不公开表明立场,却私下与各国使臣会面,是还想待价而沽吗?听启一句肺腑之言,抗秦可不能半途而废啊!”
一番言论下来,阿盛顿感难以招架。
于是郦食其率先站了出来:“非也非也。楚相可曾听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故事?”
“啊?这哪跟哪啊?”
昌平君顿时摸不着头脑,气势不自觉地减弱了。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高阳郦食其先生,可谓是当世侯嬴!”阿盛自豪地表示。
众人皆是一惊。
要知道,侯嬴可是窃符救赵之计的谋主。如果郦食其是侯嬴的话,那他后胜又对应着是谁呢?答案恐怕不言而喻了吧...
郦食其略显狂意,却依旧言辞谦卑的向昌平君娓娓道来:
“敢问楚相,倘若重耳不在外流亡,而是在国内同申生一起反抗晋献公,会是如何下场?”
“先生这比喻...”
楚相渐渐听懂了,却感觉有些不快。因为对方把秦国比喻成了爹,而把齐楚两国比作了儿子。
阿盛却不以为然,人家郦食其能随机应变想出典故来已经很不容易了,难道还要顾全体面?更何况,这比喻多贴切啊!
现实摆在那里:刚正面的话,齐楚一块上都是白给...
“骊生又听说‘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敌秦之锐士’,当然,楚军骁勇,能在项燕将军的带领下与秦军一战。然齐若不拒山川之险,又何以抵挡王贲的偏师呢?”
楚相一时无言,随即又感慨道:“难道重耳忍心对申生之危难无动于衷?更何况,晋献公何尝放弃追杀重耳,只不过重耳运气比较好。齐国难道也想跟老天赌运吗?”
“我们自然不会不顾楚国的安危。”
阿盛此时接过了话茬。郦食其扮完白脸之后,他正好来扮红脸。
“不瞒您说,胜托病不出,本意是躲避秦使,希望使谈判进入僵局同时拖住王贲大军,为贵国减轻压力。”
“也请楚相明鉴,非但王贲的20万大军不好对付,王翦的那40万更是要命,切不可催促项燕将军主动出战!”郦食其也正色提醒道。
“道理我都明白,可是粮草方面...”
“齐国可以解决!”
楚相都几乎无奈了,谁料齐相如此果断地递来了救命稻草!
“您刚才有一句话本相非常认可——抗秦不能半途而废!齐国定于楚国站着同一战线,两国应互相援助,共通有无!”阿盛斩钉截铁地表示。
“然而,也不能操之过急...想必楚相也明白秦国的战争潜力的。”郦食其也一唱一和了起来。
“除了先期的那一批粮草,我已令举国征粮,聚集于莒,并由莒之大夫统筹,由沂水、沭水向楚境内运粮。而此番我师既退,多余粮草也可沿泗水支援楚军。”
“只不过那泗上十二国的控制权...”
齐相刚一说完,郦食其就似笑非笑地补充道。
昌平君顿时明白,齐人这是冲着割地来的!忍不住抱怨道:“你们想趁火打劫?”
“哪里哪里,确保粮道安全罢了...我们可不想一下子吸引到秦国的注意,但咱们的‘民间生意’还是要做的,我们更是得确保齐国商人在泗水上的安全!”
阿盛瞬间摆出了一副不知从哪里学来了的“和善”嘴脸。
昌平君忍不住叹了口气,不过他转念一想,如今楚国国土面积虽大,但人力和资源均短缺,如果能牺牲一些小利而把齐国拉下水,总体来说还是不亏的。
于是他咬牙说道:“彭城必须掌握在楚国手里,这是我们的底线!”
“可以,但彭城以北的沛县则必须归齐!”
阿盛突然心头一动,抢在郦食其前面答道。
“成交!”
昌平君和郦食其都对齐相的这一表态感到吃惊。于是楚相连忙答应了下来,生怕对方反悔。
郦食其则感觉明明还可以继续讨价还价的,不禁觉得齐相有些操之过急。
阿盛则心中暗喜,仿佛刘邦的班底已经被他收入囊中。
“田冲将军?”
就在众人各怀鬼胎之际,有军士来向田冲复命,于是他立马出门听取汇报。大家中断了谈判,闲聊了一会儿。
“什么事啊?”看到田冲回来之后,阿盛好奇问道。
“启禀相邦,手下刚刚完成了对这群刺客的搜身。从随身物品中判断,他们好像是信陵君以前的门客...”
“哈哈哈!”
阿盛和昌平君的两名随从随即放声大笑,昌平君则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郦食其则陷入了沉思。
“这伎俩太拙劣了!此事当然是秦国人干的,还想栽赃给已故的信陵君吗?”
阿盛随即说笑起来,然后他随口向刚才一同发笑的两位伙伴问道:“敢问壮士高姓大名?”
“鄙人张耳,大梁人,正是以前信陵君的门客!”略微年长者率先答道。
阿盛大惊,随即对着另一人抢答道:“那想必你就是陈余了?”
“正是。”
屋内所有人几乎都为之一愣,心想齐相如何识得尚未闯出一番名堂的此二人?
阿盛则心下欢喜:十多年后大名鼎鼎的“刎颈之交”,就这样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信陵君的继承者,毕竟连刘邦都曾当过张耳的小弟!
但他们怎么跟昌平君走到了一起,莫非是因为当年的陈郢之叛?
巨大的信息量一时让阿盛也陷入了深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