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骤变终
狼烟冲天,急报频传。
紫金殿中,议论之声不绝。
“报……”军侯入殿,参拜道:“启禀圣上,西域传来最新消息,温宿、姑墨相继陷落,疏勒、莎车、大宛、无雷具反!”
“朕这才将伯阳调走,西域就乱了?这等反复,莫不是没有见过朕雄兵之强?西域各部驻军调动如何?”王辰龙颜大怒,西域诸国在大晋的眼中不过个个如弹丸一般,想要灭掉还不是弹指之间的事儿?
没想到这些弹丸大小的国家竟然具反,今儿不动点真功夫只怕这西域诸国还真不知道怎么回事。
“李都护将军队集中挂在龟兹,准备扼守河道!”
“扼守河道?还算他有点聪明!”王辰说完这话面上却没有半点微笑,而是再问道:“他可有说在多久时间内平定叛乱?”
“尚无说,只是希望陛下能够增兵。李都护说乌孙不知从何来得大军,竟有阵阵六万人众,西域诸国畏惧,尚未叛变的国家都不曾敢派兵支援都护!”
“六万人?亏他说得出口!六万人就敢问朕调兵?让他老老实实交代,敌军究竟派了多少人来?”
“诺!”军侯参拜,向后退下。
只是这王辰脾气还未来得及发出来,却见一绣衣使百户快步入殿,向着王辰恭敬拜道:“启禀陛下,宣明司绣衣使西域西部传来消息,于昨日贵霜国遣兵一万五千人入无雷,康居派兵两万人进入乌孙,此二国皆有后续军队正在整兵。除去此二国军队,叛军已多达八万人!”
“哼!”王辰怒极反笑,道:“这倒是个大场面啊,西域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热闹了吧?”
群臣知道王辰这是自言自语,一个个也不敢回复。
“孟醒,我军驻西域有多少人?”
“启禀圣上,驻军不过五千人。”沈清拜道:“因为东面战局更为重要,所以兵马并没有怎么调动。”
“好!”王辰道:“距离西域最近的是谁的军队?”
“启禀圣上,前番冀州大战之后,各军都已经悉数回防。现在距离最近的是杨伯阳所督驻守小月氏所部的五万羌人骑兵,以及驻扎在居延一带作为云州控制塞外屏障的五万匈奴兵。”
“谁最熟悉西域?”王辰看向众人,问道。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要说这中原关内还真好说,若说那遥远的西域,只怕还真没有几人能够胜任这事儿。
只怕这还得是西凉出身的杨阿若了,不过杨阿若领兵虽可,但是谋略不足。如果让其率这么庞大的军团作战只怕也是极难,不过帐下熟悉西域的除去杨阿若之外又无人了。
他在这殿上来回踱步,思量片刻之后,方才道:“传朕令,调杨丰所部及居延部合计十万兵马,组成征西军在玉门关集结,命齐王都征西军西征事宜,命杨丰为征西将军为所部前锋,调贾诩随军参议军机,调魏延为镇西将军随行!”
“令,调徐庶为征南将军,都蜀中诸军事!调司马懿为参军,随军参议军机。调,令狐唐为南园诸将,命李通、孟达为副将,速入南园听候调遣!”
“令,王凌镇守太原,命令狐邵监王凌军!”
“令西域都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龟兹,等候援军抵达!”
“诺!”
一连串的命令,将这天下的镇守都改了一下模样,倒也还好。
随着诏令发布,又是一场风雨即将掀起。
十万征西军,这或许是无数次征讨中最为可怖的力量,若是寻常的游牧民族倒也还好些。只是这些本就是游牧骑兵的军队,在经过了晋国军事训练和思想灌输之后,战力也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却说另一面,吴国吴县皇宫。
偏殿,周瑜快步进入。
早就候在这里的孙权更是大喜,急忙上前迎着他坐过去:“公瑾来了就好了,现在楚国国中似有大乱之迹象。当此之时,朕但如何自出?”
“陛下难道想要攻楚?”
周瑜与孙权对坐,他看向孙权道。
孙权颔首,道:“方今天下,诸国皆强,能有强力剪灭一国的唯有晋国。朕偏安江左,国力微弱,想要以一己之力灭掉强邻只怕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如今楚国内乱,于朕而言岂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看准时机,取了荆州,这国力岂不大增?彼时整合荆州,再图北伐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所言甚是!”周瑜抱拳,道:“臣也欲为陛下图荆州,如今楚国内乱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臣以为,若想成事应北联齐晋,瓜分强楚为妙。”
“此言不错!”孙权颔首,道:“子敬也劝我北联齐晋,不过却要在最后保住楚国,朕一时间也有些为难,究竟是讲楚国吞下还是保住?”
“仅凭我一家想要吞掉楚国只怕不太可能,如今齐国休养生息,只怕也不太愿意参与此事。不过也当试试,若是齐国派兵瓜分楚国只怕不难。另外,晋国虽也在休养生息,但这楚国之乱本就是其一手造就的,其人野心昭然若揭。末将以为,陛下可派人出使二国,先定下此事了再说,如何?毕竟没有诸国襄助,只怕也难以成事。”
“那么你认为派谁去更为合适些?”孙权问道。
“末将以为应当派鲁子敬,此人最为合适!”周瑜抱拳,道。
“好!”孙权颔首:“朕这便遣他去!”
“陛下,末将以为让鲁子敬去二国之后,也当去见一见梁王。”周瑜道:“若是齐国不愿动手,那么梁国也极难灭掉。如今晋国也顾着蜀国之地,若是其得了西川,我等便成了与虎谋皮。所以,务必要明结齐晋,暗交梁国,适当之时倒戈才能谋求最大的利益。”
孙权皱眉,这大国之间的博弈博的自然也就是这事儿,尔虞我诈,没有谁是谁永远的朋友。明结齐晋,暗交梁国,在这两股势力之间选择。若是局势不利于自己,随时倒向另一边。
他眉头渐渐舒展,面上笑了出来:“公瑾之意,朕明白了。朕这便与子敬吩咐一下,一切按照公瑾的意思来办。”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