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门总坛,议事大厅。
此时整个大厅只有三人。
“师妹无礼,冒犯公子,还请公子赎罪!”典庆高大的身躯微微躬身,对李辰风赔礼道。
在他旁边,站着的就是一脸不服气的梅三娘。
李辰风伸手虚扶了一下,道:“典门主言重了,风这一生最敬佩之人就是大将军,两位乃是大将军嫡传,风心里只有敬佩,如何会怪罪?”
虽然李辰风根本连见都没见过这什么大将军,但这不妨碍他把话说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让典庆这个老实人心中顿时对这位公子生出了不少的好感。
不过梅三娘却是一脸嘲讽,“呵!说得好听!我师父一生为国,到最后不还是死的这么不明不白!”
李辰风对他的嘲讽还不在意,道:“确是,身为我魏国的大将军,怎么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呢……”
他的话让典庆微微一愣,而反应更快的梅三娘则是急声道:“你什么意思?难道你知道我师父被害的真相!”
真相……李辰风自然知道。
谁让自己恰好看过这段剧情呢。
此时的魏国,魏王增不过刚刚继位,魏安厘王和信陵君魏无忌同年逝去,整个朝政都被大司空魏庸把持。
自从五国联军解散之后,为了抵抗秦国的入侵,大将军朱亥长年驻守边关,这让整个魏国朝堂最后一个可以制约对方的人都没有了。
而且魏庸不单单是文官之首,现在大将军陨落之后,魏国最强战力的十万魏武卒一大半都在他的掌控之下,这让整个朝堂甚至连魏王都没办法反对他的意见。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李辰风不想做一个亡国的公子,在这大争之世,若是碌碌无为的就这么过去,那岂不是对不起自己走这一遭吗?
所以早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他的目标就已经确定了。
秦王政雄才大略,一统六国,李辰风不想成为别人脚下的踏脚石,而是要做登上山顶的那个人!
既然有此目标,那么第一步,就是先掌控魏国才行!
魏武卒,是当初吴起训练的精锐重甲步兵。
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三十年来,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华夏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使魏武卒名动天下,魏武卒也是当时军队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
按照吴起的标准,“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
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戈,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一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
不过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之后,原本的魏武卒已经消耗殆尽,现在虽然还有魏武卒的称号,甚至数量也达到了十万,可这里真正合格的,也不过万人而已。
之所以魏武卒衰落至此,倒不是魏国少了吴起或者是丢失了训练方法,而是魏武卒成本太高了!
连年征战以来,魏国早已经不是战国初期那个称雄诸国的霸主了,国力、物力损失巨大,元气大伤,尤其是精锐的魏武卒的损失,是短期难以恢复的。
魏武卒选拔要求高,训练、装备的成本非常昂贵,维护成本也很高,强盛时期的魏国还是可以负担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形成战斗力的魏武卒真正的灵魂是那些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他们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作战技巧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无法通过硬性弥补。
所以,当桂陵、马陵等战役损耗了大部分魏武卒精锐后,这支天下无敌的雄狮几乎不复存在了!
虽然魏安厘王时期,因为信陵君魏无忌的坚持,魏王重新编练了魏武卒,可这些新编练的士兵根本达不到原本的战力。
究其原因,首先是魏国元气大伤,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再装备一支同样的魏武卒,其次大批精锐老兵的损失,使魏武卒的软实力损伤严重,队伍失去了中坚力量,重新训练、培养的周期很长,也很艰难,所以说,如果要魏国重新打造一支魏武卒,基本不可能,周边国家不会答应,会不断压制魏国,不给之机会,而即使有机会,没有个10年功夫,也做不到的。
朱亥任大将军之时,建立披甲门,传授至刚硬功,并以此为根基,编练出了一万真正的魏武卒,可即便是如此,已经是满朝非议了。
直到他亲自率领大军把强秦挡在了边关之外,这才让他重新拥有了无上威望。
可他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高到不管是大司空魏庸,还是自己那位刚刚继位没一年的便宜父王都感受到了威胁,这才有了魏庸指使玄翦刺杀大将军的事情发生。
原本以朱亥的实力,别说是现在的玄翦,恐怕就是比起那些诸子百家隐藏的老不死都不遑多让了。
可在与秦国大军连场大战之后,哪怕是朱亥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受伤,而就是趁着他重伤在身又被大战给折磨的筋疲力尽的时候,玄翦才能击杀了这位天下猛士。
想到这里的李辰风心中也不由得暗自可惜。
如果自己再来早一点,早到朱亥未死之前,到时候有这么一个勇猛无畏的大将军在,那么魏国想要扩张就要容易的多!
再看现在,就算是自己掌控了魏国的权力又如何?
放眼魏国朝堂,文不成武不就!
大将军朱亥被害,大司空魏庸又是个绝对的野心家,肯定是不能留。
韩国这么个小国武将还有姬无夜和白亦非呢,至于文臣,韩非和张良哪个不是经世之才?
更别说赵国有李牧,楚国有项燕了。
看来自己以后只能矮个子里拔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