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兆、长孙晟纷纷取出弓来,尔朱兆环视一周,指了指百米外的一棵树。
“秋风时节多黄叶,今日我们就比比谁能射到这树上的青叶!”
长孙晟看去,果然是满树黄金几点绿。
“好!”
长孙晟话音一落,尔朱兆直接一箭射去,一名西凉士兵跑过去查看,举着尔朱兆的箭支,一路小跑回来。
尔朱兆
武力:91
统帅:69
智力:29
政治:21
箭将:弓箭通用技能,使用弓箭时,武力+3
尔朱兆技能箭将发动,武力+3,现武力值:94
“是青叶!”
尔朱兆昂起脑袋,用挑衅的眼神看向长孙晟。
长孙晟微微一笑,取弓搭箭,却没有第一时间射去,一会没射出,又过了一会还是没射,正当众人疑惑的时候,长孙晟突然射出。
长孙晟
武力:93
统帅:89
智力:91
政治:80
箭神:弓箭通用技能,使用弓箭时,武力+7
善使:担任外交使者时,智力+4
长孙晟技能箭神发动,武器霹雳弓,武力+7、+1,现武力值:101
同时代的突厥贵族曾称长孙晟: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
所以长孙晟还有一匹闪电马,是打擂台用不到马,所以没带来,长孙晟是继王彦章之后第二个满装备的。
叮!检测到破百人物,是否提供名单
延后
长孙晟北周、隋朝时期的名将、外交家,长孙晟从小生性聪慧,略涉书史,擅长弹丸和射箭,“一箭双雕”的成语就是出自于他。
长孙晟多次奉命出使突厥,在同突厥交往的二十余年中,凭其出众的谋略,提出“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策,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朝北境安宁。
长孙晟更出名的是他的一儿一女,儿子长孙无忌唐朝名臣,女儿是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长孙无垢。
不过看长孙晟现在的年纪,长孙无忌、长孙无垢应该没有带出来。长孙晟是王舜臣乱入出来的x孙x。
一箭射出,又有一个西凉士兵跑过去,那名西凉士兵跑到后,取出箭,先是愣了一会,然后才急急忙忙的跑回来。
“两....两片青叶!”
西凉士兵挥舞着长孙晟的箭,尔朱兆不可思议的看了一眼长孙晟,然后跳下去,一把抢过长孙晟的箭支。
“真是两片!”
尔朱兆握着箭支,死死攥紧,最后还是不服输,又跳上擂台,准备再射一箭。
这次尔朱兆没有急着射,一直等着,似乎想等着两片青叶同时落下,好像长孙晟一样一箭双叶。
可尔朱兆等了很久,却依旧没抓住那个机会,甚至都等烦了,一个抖动,箭直接飞了出去,这次别说这两片青叶,直接射到了树旁十几米远。
哈哈哈。
一声声低笑传来,尔朱兆都气红了眼,直接把手上的弓摔在地上,气呼呼的走了。
第一轮第十场,董即VS丘平
又是一场菜鸡互啄,董即是董佑推荐上来的董家人,丘平也是董天宝推荐上来的。一个武力72,一个武力75。
丘平胜,初选董家人全军覆没。
第一轮第十一场,杨行密VS薛方
杨行密的对手是一个民间的,杨行密赢的也十分顺利,不过杨行密的技能还是没暴露,可能没有,但杨行密的能力很全面,就算没有技能,放军队能当统帅,放地方也能当官。
第一轮最后一场,康兴VS邓子龙
康兴是李儒推荐过来的,康兴之前是李儒的护卫,武力有80,在西凉军各将领推荐出来的人中算不错的啦。可惜碰见了邓子龙。
最后一场邓子龙胜。
第一轮比武至此结束,胜出者程宝、栾廷玉、杨芳、宋勇、韩德、姜松、阿巴儿、陈安、长孙晟、丘平、杨行密、邓子龙。
华阴
段煨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兵书,段煨相比其他的西凉悍将,段煨长相十分普通,既不彪悍,也不文雅,就是那种放在人堆里面立马就找不到的普通长相。
咚咚!门房外传来敲门声。
“什么事?”
“将军,长安那边有使者来了。”
段煨放下了手中兵书,站起身来,绕了书桌转了几圈后,才说到:“让他进来。”
“诺!”
苏威很快就被人领来了段煨的书房,一进房,段煨已经重新拿起兵书看。
侍从旁拿来一壶茶水,并拉开椅子,对苏威说:“坐、茶。”
苏威眼神一动,对侍从点了点头,即没有坐下,也没有喝茶,反而是在段煨面前走了走,边走边说道:
“长安已定,兵精粮足、先败牛辅、再收董越,我主英明!”
段煨毫无所动,苏威突然丢了几本书,扔在段煨的书桌上,段煨挑了挑眉,拿起桌上的书看了起来,开始看不以为然,苏威接着又扔了几本。
段煨再看,随后一惊,拿起之前扔的其中一本,仔细对比,望向苏威。
“这是谁写的书?为何这字迹一模一样?”
段煨问道,苏威却没有开口。
段煨视意侍从,并挥手指向坐椅:“请坐,茶水冷了,来人啊给苏大人上茶。”
侍从小跑过来上了一壶新茶,候在旁边想招呼苏威坐下,苏威挥了挥手,依旧没有坐下,但开口说到:
“这是石头写的书。”
“石头?”
段煨皱起眉头,苏威又讲到:“段大人是否能让我的侍从给你拿来一样东西。”
段煨点头同意。
随后苏威侍从搬来一块大石板,段煨亲自走到面前,越看越吃惊,甚至用手小心翼翼的擦拭石板,看了良久之后才转头说道:
“这是谁做的?”
“右扶风冯道冯大人,蔡师也帮忙校对。”
“那书是怎么写出来的?”
“把墨往石板上一倒,再把草纸贴在石板上,自然就能得到。并且石板不止这一块,长安有很多,或是立于街头,或是立于私塾之中,或是.....”
段煨挥手打断苏威,目露震惊:“你们想干什么?蔡师为什么会帮你们校对?”
“蔡师忠刘家,更忠礼节,但最忠百姓!还有不是我们想干什么,毕竟我也是扶风苏家的人,你可知我为何坐视这石板出世。”
“能因为什么?大将军势大啊!”
苏威没有反驳:“的确有这个原因,但更多的原因,这石板造福百姓,在此板留名,可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
段煨重复一遍,眼神火热的看着石板,石板上写的不是什么惊世绝伦的新作,只是把儒家的四书五经刻在石板之上。
自四书五经问世之时,仰慕之文人只能手抄流传,这样流传不仅麻烦,还得求助于本身就抄写有四书五经的世家,并且这还不能保证在抄写过程中,会不会抄错,一旦抄错,一本错后面仿抄的就是本本错。
汉代读书难,读好书更难!
石板却能把难字打破,立于街头巷尾,又有蔡邕保证其正确性,将对汉代读书人产生巨大冲撞,从一家一师直接撞到普天同学!
凡是愿学者,皆可上街自学、抄写。
值得一提的,历史上第一个干这件事的人就是冯道,后世能看到四书五经的大半功劳都是冯道,印刷术虽然在唐朝就有了,但印刷儒家经书也没人敢大面积印刷,顶多在自家里印刷,小规模流传。
印刷术只是手段,冯道才是打破知识垄断的第一人。
如今也是冯道先提出类似的想法,但苦于汉代并没有印刷术,董璜帮忙弥补上。
苏威凑到石板上,指着最上面的一行,开头两字便是董璜,后面跟着冯道,第三个才是蔡邕,接着还有杨彪、李儒、苏威等人,最后有个空处。
苏威把手放在空处,笑着看向段煨,段煨也笑了,亲自为苏威拉出倚子:
“苏大人请上座。”
段煨把第二杯茶也倒掉,走到一个柜子前,小心翼翼的拿出一罐茶叶。
“我亲自为苏大人上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