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第两百一十四弟 本子那点事
董璜交待完董天宝,闲着也是无聊,便在军营中散步,顺带关心士兵,这个生病了,拿鸡蛋过去,让他吃好一点;那个受伤了,亲自帮忙包扎;吃饭的时候还和普通士兵一起。
如此忙碌到晚上后,正准备回营休息,董璜在路上被两个显眼的“甲虫”吸引过去。
“两位壮士的确有异中原,你们是哪里的师承?”
董璜凑过来,把福岛正则、可儿才藏吓了一跳。
可儿才藏连忙说道:“回禀大将军,在下的确不是中原人,我来自东瀛,是远在大汉东边的岛国。福岛兄弟身上的铠甲是我送给他的。”
东瀛,应该是本子第一个不带歧视的正式名字,划重点不带歧视,既然有不带的,那当然就有带的,中原最早称本子为倭,因为本子古代身材矮小而得名。
不过也有人从古语言发音上说,倭其实和大和的发音差不多,所以倭本身是不带歧视,是因为后世元明清时期的倭寇泛滥才变坏的。
这就很离谱,倭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奇书《山海经》中就有倭,“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这时候应该是个地名。
东汉班固所撰《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这里的百余应该不是国名,而是指本子这个时候建立了很多邦国,不一定真到一百个,反正就形容多,是个虚数。
这也是本子第一次以国家的样子出现在华夏的史书上。
至于大和这个词的初步形成,都要等到本子的大和王权时代,既公元250年-710年。最早对应着华夏的三国时代,公元250年这个时候诸葛亮都死了,姜维正在北伐。
大和王权时代,本子所谓的万世一系的天皇这才初步统一岛内的众多邦国,建立的国就叫大和国,大和民族也是以此为基础,再经历漫长的岁月才形成的。
董璜没了解过古语言发音,但就算大和与倭有联系,那也只能是本子从倭的发音,衍生出大和。
况且中原王朝给本子的第一个国名是倭奴国,倭这个字先不说,你觉感奴个字是好字吗?大部分词语的两个字意义是有连贯性的,比如继续、光明、黑暗,倭带个奴,它能是好词吗?
当然也有词语之间两个字是相反意思的,例如光暗、黑白、阴阳,可这东西是道家喜欢搞的,这类词都是从道家或者阴阳家的专用名词中衍生出来的。
倭奴是汉光武帝刘秀给的,汉朝是尊儒,刘秀会给一个带道家意思的国名?
倭它就是带有歧视意思,绝不是因为元明清时期的倭寇泛滥才变坏,类似的还有夷、戎、蛮、狄,简单来说:
我不是针对在坐的某一位,我是说在座的都不行!
这东西呀,怎么说呢?董璜穿越前属于南蛮,现在其实也和西戎沾亲带故的,这属于西凉豪强的普遍情况。
可儿才藏已经了解了部分华夏文化,所以可儿才藏自然不可能称自己为倭,谁没事喜欢看不起自己呀?叫自己东瀛这不比倭好听百倍。
东瀛这个词差不多出现在秦汉之际,东瀛这个词永远离不开徐福东渡,徐福去寻找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在三仙山里寻找长生不死药,拿回去献给秦始皇嬴政。
读过历史的都知道,长生不死药是没有的,徐福甚至都没回去,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本子应该是这时候被古人发现的,东取自于中原之东,瀛取自于徐福想找的东瀛,这便是东瀛。
徐福东渡绝对深刻影响了本子,徐福东渡之前本子属于绳纹时代,那时候的本子在玩泥巴,甚至根据考古发现绳纹时代属于母系社会,连父系社会都没迈进。
本子所谓的万世一系天皇,在绳纹时代就开始吹牛逼,什么神武天皇、绥靖天皇通通吹上。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有,那这些天皇都得是女的,不然怎么做母系社会的天皇?
本子狂喜,这次不是强行娘化,而是逻辑娘化。
徐福东渡之后,本子迅速进入铁器时代,也被称为弥生时代,这一时代本子建立了很多邦国,这就是之前说的百余国。
这些邦国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卑弥呼同时也是本子绳纹时代母系社会意识的残留。
科技水平、国家形态可以通过特殊办法提速,但意识形态没那么快,所以本子有这么一个女王卑弥呼!哪怕卑弥呼死后,邪马台国原本选出一个男王,结果发生动乱,只能改立卑弥呼一系的女王台与。
这些邦国在大和王权时代大部分被大和国消灭了,但也有残留的,残留的后来慢慢转变成本子的大名。
古代本子其实没有类似于秦朝那般的大统一,无论是哪个时期,要么连国家都没有,要么邦国林立,要么有大名自治。
社会形态一直处于西周那样,直到近代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见过刘秀是倭奴国,三国时代的曹叡见过一个邪马台国,包括本子天皇建立的大和国这时多半混在弥生时代的众多邦国之中。
它们都是这一时代本子的众多邦国中的一个,它们不能代表整个本子。
只是那时候的交流比较片面,刘秀只知道有个本子岛,本子岛上有个倭奴国,误以为本子岛等于倭奴国,倭奴既是这个邦国的名字,也代指整个本子。
本子还有个称呼扶桑,《梁书·诸夷传·扶桑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梁书》,南北朝的那个梁,那个时候交流多了,有人去了本子岛,又从那回来了,于是就有了扶桑这个名字。
不过《海内十洲记·扶桑》: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
《海内十洲记》这书记载比梁书这种正规史料要早,说是东方朔写的,可《汉书·东方朔传》中没有记载,这书本质上属于志怪小说,应该是盗用东方朔的名,所以真不好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反正比《梁书》早。
最后本子这个名字,这可得等到武则天,武则天赏给他们的,不过搞笑的是在此之前本子已经出现了,但指的却是棒子。
大唐将领祢军,原本是百济将领,后投降大唐,在他的墓志铭上就有本子,指的是祢军的老家,也就是百济,在这个墓志铭上,本子也有出现,以扶桑为名。
简单来说,祢军墓志铭上,本子是棒子,扶桑是本子。
“原来是来自异国他乡!”
董璜感叹一声,拍了拍可儿才藏的肩膀:“那壮士为何也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