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诸葛亮毕竟不是什么权利欲熏心之辈,所以他只是稍微聊了些关于个人前途的话题,很快就歪楼关心起刘备登基后的人事改革变法事宜。

他也知道李素一直在这个领域憋大招,只等新皇新气象的时候拿出来,但诸葛亮自己最近一个多月军务倥偬,此前一直没机会关心,也没精力帮着出谋划策。

如今时机已经成熟,李素也不会跟他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相告:“这事儿你听听也好,我今日正好请了法孝直来赴宴,交代他点事儿,你也留下一起吃吧。”

诸葛亮当然是乖乖领命,然后趁着等法正的这点时间,先向李素了解一下他这段时间为刘备筹划的官制人事改革。

李素让婢女先补上了一轮茶点,然后边喝边提纲挈领说道:“陛下登基之后,我打算从三个方面整顿选官和吏治,要一步步走,不能急于求成。

首先是选拔制度,我劝谏陛下依然保留察举制的名头,但是把察举的方法改为地方举侯选员额、朝廷中枢以新规考察,确认地方举来的侯选者是否胜任。

其次是官员的设置,之前的三公九卿虽然不至于过时,但是部门分配明显已经不合时宜,落后了数百年。

本朝自先汉末年,至光武中兴后明章二帝时,多次改制,新设、拔擢尚书令、侍中等官员,有些权柄实则已经与三公近似,但品秩却极低。

三公空有高位,但只要没有同时兼任录尚书事,则反而沦为虚衔。如今可以革除弊政、以求气象一新,当然要把那些秩低而权重的官职与公卿统合兼并、确保名实相符。

九卿当中有些卿位已经名不副实,或与其他系统的实权官重合,卫尉、太仆、光禄勋与卫将军、城门校尉、执金吾……诸多分掌兵要马政的将领、曹官混淆,不如撤去。

但为了防止改革过快群臣不适应,可以保持九卿数量不变,对少府等过于臃肿的彻底拆分,大司农也要财、民分治,改完之后依然保留九部卿。

而且目前的九卿只有属官,缺乏副职,权柄落差过大,所有部都该常设少卿为副,也好安置品秩资历不够的朝臣。九卿正职‘若无其人则阙’,以少卿署理其务。

除了选官、设官之外,第三个要改的,就是官员俸禄待遇。汉初以禄米计俸,那是因为距周、秦分封不远,财赋多以田土封户为媒介。

此法沿用四百年,竟未整顿,实在已经落后。自从先汉武帝时起,土地兼并剧烈,民户占田早已名实不符,富豪巨贾也不以封户见长。后汉自明章起,问题也是一样。

更何况如今朝廷已经使用‘租庸调输’法,这最后一个‘输’字,把运费折合了硬通,民间商贸流转大大增加,不能再以沉重的米粮发俸。

所以,朝廷要改为钱、金银、锦硬通发俸,官府给出指导汇兑,实则可以发什么划算就发什么,或许官员会略微承担一些折损,但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之前发米粮,也有粮价下跌的时候。

新法官定五尺宽锦六千钱,金依然一两万钱,银一两千钱。棉布就暂时不给官汇了,但是短期数年内可以暂时作为官员发俸折色的临时性替代,因为棉布还在一个快速降价的阶段中,未来几年会变便宜。

三五年之后,如果朝廷发俸的硬通够用,就把棉布退出俸物清单,要是金银锦不够用,那就再沿用几年。

除了发俸的方式和媒介要改,俸禄等级也要重新核定。前面提到的尚书令、侍中这些秩轻权重的,该跟三公同俸的就拔高到三公的薪酬,该跟九卿一样就提到九卿。

改发钱锦后俸禄也该普遍涨一涨,同时严格执法,对于贪污贿弊要抓紧清查——今年马上就要秋收了,河东之战稍歇,袁绍肯定也急着整顿内务,秋天估计是不会再战了。

你身为太尉长史,也好趁机帮忙整顿军中后勤弊政。这事儿以廷尉正法正为主,文官养廉肃弊以刘巴为主,之前施行‘租庸调输’得力的张既辅之。

武将方面的养廉,以你会同刘巴处置,不过最终结果要报云长备案,毕竟武职整顿政出太尉,不能乱了法度。”

诸葛亮听李师说着说着提到他了,连忙起身表示领命,一定做好这件差事。

李素心里其实也清楚,连岳飞都说了,“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在古代帝国制度下,对武将的要求还是不怕死不拥兵为主,钱的方面只能稍微管一管,少吃空喝兵血、后勤浪费不能太严重,其他也不可能弄太清楚。

武将要是真的完全不要钱了,就该皇帝担心了。这事儿从皇帝制度诞生那天起,王翦和秦始皇这个头就没开好。

李素是觉得:历史上诸葛亮搞内政审计方面也颇有建树,能做到“吏不容奷,人怀自厉”,如今年纪资历也够了,让他积攒积攒这方面的经验也不错。

而且本该制定《蜀科》的五人当中,如今只有法正、刘巴、诸葛亮三人级别资历够了,这些人当然要吸收到新帝变法的监察执行工作中来。

原本《蜀科》的第四号修订人李严因为这一世担任武职为主,加上年纪太轻,现在还在荆州当将领,地位远在周泰甘宁等人之下,是不可能来修法了。

另外的伊籍因为跟着刘表,来投太晚,如今什么地位都没有,依然只是一州之别驾,也不可能参与立法。

就算刘备当了皇帝后,伊籍这个带资进组之人也只能提到中央的大鸿胪下面,做个三把手以下的外交官——目前最可能的是接替刚刚跑路的大行令杨修。

这里说句题外话,杨修因为父亲杨彪跟着雒阳朝廷旧班底去了邺城继续当太尉,杨修也只好到袁绍那儿去了,就是最近一两个月的事儿。

好在杨修本身就是两头下注,当年他做外交官时,促成刘备袁绍联盟,本来就是两头卖好联手坑袁术、曹操,所以杨修为了父亲而投袁绍是丝毫没有障碍的。

杨家和袁家的联姻关系也一直在,杨修去了之后袁绍又嫁了个本家侄女儿给他。还把杨修的官职从原本雒阳朝廷的大行令进一步提拔到大鸿胪丞,相当于是从外交部门的三把手提到二把手了。

杨修没法被刘备持久拉住,也跟袁绍的九品官人法的诱惑力对世家大族尤其是四世三公家族的诱惑太大有关,哪怕跟着刘备也很有前途,依然让名门望族投袁。这也是李素不得不打着改革察举制弄有限科举制的原因之一。

好在刘备也不缺人才不缺做官的,天下总有有才干的,那些名门望族名声大的投了袁,刘备还可以拔擢发掘有才无名望的人。

李素跟诸葛亮刚聊完他本人在后续变法中的工作安排,法正和刘巴等人也到了,数人一阵寒暄之后,李素便吩咐侍女布席开宴,大家边吃边聊变法第一步的执行。

法正见诸葛亮也在,还跟他私聊了一会儿,确认诸葛亮是否知道察举制变法的具体内容、有没有资格与闻。得知李素并不瞒他,法正也就敞开了吃喝讨论。

李素让自己的私人秘书邓芝取来几个卷轴,先把考试的具体方法厘清了一下:“我们这个察举考核改制,主要是要把笔试和面试都稳定化、制度化,确保每个官选出来之前,都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不能省略。

另外,考核的科目要固定。可以根据出缺官员的职务品类不同,有少数专业科目不同,但基础考核科目是一样的。”

李素这么说,开了上帝视角的普通看官或许会觉得这是一个科举制的变种,比科举制加了更多模糊不确定、不便于取信于寒门的“面试”。

但是听在诸葛亮法正刘巴等人耳中,则是另一个感觉,因为他们都是不由自主跟旧的察举制在比,所以觉得除了“增加考试科目和笔试”之外,其他跟察举制差别不大。

这就涉及到很多对察举制不了解的看官的误区了:察举制其实本来就是很重视考核的!地方上选上来的人,到了中央也要当郎官或者入太学学习,然后考核成绩能力合格才能做官。

只是后期的察举制越来越糜烂,考核形同虚设,但制度本身始终是坚持要考的。

诸葛亮便好奇:“那除了科目和必须笔试之外,其他和旧制似乎差别不大?”

李素指出:“当然差距很大,之前察举制名义上要考,实际执行却糜烂,一个关键在于每年察举的人太少,察举上来就是要预定给官做的了,这种考试只是一个把关,不是一个选拔,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考试必须差额,我准备劝陛下,改革之后,每年地方上必须按五倍的侯选数量来举,然后朝廷来察,察完之后把成绩差的四个退回去。

这样的改革,步子不会太大,地方上的太守们还是会支持的,世家大族也不至于立刻反抗。只要我们温水煮蟾蜍把第一步实行下去了,后面他们就无力反抗了。”

法正想了想,苦笑着说:“以察举制如今之糜烂,地方太守都是胡乱察举世家大族以报恩,或舞弊。现在要一次性举五倍人数,他们的关系户多半就没得做官了,恐怕还是要反抗。”

李素显然是经验丰富,这几个月早就憋好了满满一肚子坏水了:“孝直,这就是需要你暗中安抚他们的地方了。你可以设法分化瓦解,找一些相对肯合作的州郡长官、当地世家。

暗中透露给他们一个暂时作弊的办法,让他们优先支持陛下的变法,只要大部分州郡不得不支持,剩下的反应慢的就翻不起浪来,可以被各个击破。”

法正一愣:“该如何做?”

李素:“比如,可以给最配合的太守透底:他可以把五个名额中的一个给他的关系户,剩下四个给才学品德都不如那个关系户的陪衬之人。如此考核下来,关系户不是还能中?那他们还急着当反对变法的出头鸟作甚?

而几年之后,一旦刺头蟾蜍被温水煮死了,我就会把这个潜规则漏洞堵上,到时候会明文规定:如果察的结果发现某些侯选之人过于滥竽充数,明显名不副实,还要追责地方长官察举不实的政绩瑕疵。

并且规定滥竽充数之人以后不能再被举。甚至还有别的办法,总之这不是你们现在需要问的,我也没想出来呢。”

李素对于对付这种事情,经验显然无比丰富,毕竟他是21世纪商业社会来的人,对于“遇到改招标制度后,如何围标确保继续中标”之类的作弊手段,乃至“如何反制围标”的反作弊手段,都见得多了。

随便拿出一鳞半爪,还治不了2世纪末的科场舞弊?

后面的招数其实他也早就想到了,比如,再过几年之后,可以从“每个郡每年举五个侯选茂才、实际录取一个茂才”的考试方法,调整为“每个郡每年举五个侯选茂才,但要跟同州的其他郡的候选人打乱混合考试,取相当于该州下辖郡数相同的前N名授官”。

这不就轻松逼得那些太守们在侯选人选时内卷了?你们郡的候选人成绩普遍比隔壁郡差,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你们郡今年一个官都举不上去,都被隔壁占了。只能大家都选成绩最好的上,“围标”自然就崩塌了。

只不过眼下只要把第一式先告诉法正,让法正去上下其手、假装给反对派报信、暂时瓦解他们的反抗意志。

等反对派瓦解之后,李素堵漏时,失信的也不是李素,而是法正。法正就相当于一个给放水养鱼者通风报信的线人罢了。

作为交换,法正可以提前几年做到“廷尉少卿”或者以后可能叫“刑部少卿”。这就是为主子得罪人做孤臣的赏赐。

UU文学推荐阅读:被人拉入相亲群,我无敌你们随意记忆审判:那一刻,全国为他痛哭港片:我还没出位,老大先出殡了皓月和正义重生18:从借钱炒期货开始暴富我的26岁总裁妻子让你拍篮协宣传片,你画灌篮高手警察你开挂了?刚入职就抓个通缉我的极品前妻们收手吧系统!别再逼我做渣男小巷人家:守护庄家?开局成孤儿那年,村委换届暗黑江湖总要爱上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四合院:从1958开始全球性闹鬼事件穿越到未来,我有最强升级系统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年下!开局相亲姐姐闺蜜人在娱乐圈,天后很凶带着空间穿八零,领着家人奔小康无双仙灵武者四合院:从卫生员开始的快乐人生民间高手,从街头卖艺开始让我住在你的心里终极一班:我魅魔被美女们包围了世界大杂烩,主角大乱斗你都建国了,你说你是雇佣兵?是你要分手的,我走了你又哭啥?商海激情:触底反弹之超越剑御九霄:昆仑秘境传荒野求生之体修的日常重生之打造属于我商业帝国三年出狱妻子出轨?一无所有的他原来手眼通天!被青梅竹马拒绝后被神明赐下权柄驭手撸铁三百万次,我成了女儿的英灵一首青花瓷,我,掀起了国风狂潮东星乌鸦兑变,注重武力和谋略!吃校花软饭的我,创建护庭十三队灵气复苏,从虚拟现实开始全民:开局觉醒无限虫巢!开局继承九重雷刀,我横推万族我把校花渣了,她还觉得我深情天灭真元重生在新婚夜,入赘当谭家姑爷妃礼勿视,王爷你也重生了特级保安山村尤物俏美妇都穿越了,谁还上班啊
UU文学搜藏榜:重生之从做个好爸爸开始人在斗罗,开局被比比东活埋皇后成长手札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掌欢完美战兵四合院:这个保卫员坏,痞,帅!梦游妈咪:谁是我爹地千树万树情话开疯狂从2000开始叫我女王(GL)赘婿之杀神回归县城青年之入世萌妻羞羞:BOSS,慢点撩!松小姐今天喝酒了吗千金大佬她slay全场小乞丐掀翻三界高武:刀镇星空故事无限我真不想当女主角都市霸道医仙人间凶狗直播:穿书炮灰反成人生赢家皇上今天掉马了吗重生七零我靠种田暴富了叶君临李子染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退婚后我嫁给了渣男他叔头条婚约都市崛起之开启万界交易序列为零东京泡沫后的文娱时代逍遥渔场妖孽男神在花都最废女婿战神她在娱乐圈杀疯了胭尘团宠寨主种田忙开局我被系统一直坑地府微信群军少,有点喜欢你娱乐之中年危机错婚试爱病娇惹不起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想支持乡村教育,却成为商业大佬逍遥明星娶夫不易[穿书]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不凡兵王我的篮球生涯养废青梅的我,只好负起责
UU文学最新小说:别人御兽我御哥!魔卡之终极法神离婚后,女总裁悔哭了君王殿财戒渣混的世界阴魂荡医河长路放下个人素质,享无敌人生盗贼只能开锁?可我什么技能都有九叔,不能悟道我,契约万物成道友人犯贱系统毕业后,我和契约姐姐假戏真做什么?前世女友带记忆来找我报仇系统:我真不想当渣男啊全网唾弃后,我蹭天后前女友热度诡异复苏:从吸收怨气开始修行!1977:换亲后,娇软女知青赖上我没钱当什么锻造师?狱皇归来,我以无敌镇世间六年出山,三岁萌宝被骂野种摊牌了,我有系统不装了诡外卖我赶尸匠,一个关注惊爆全网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村凰炫爀门荣耀王座之都市传说替嫡姐怀上世子爷的孩子后,她死遁了系统之敌文娱:分手是你,我成天王你哭啥?重生八零:赶海觉醒情报系统,鱼获爆棚!黄金年代:我在1994重启人生游轮上奇遇豪门千金重生1990,从回国造彩电开始全民:开局吞噬天赋,我为暗影主宰!重生1977:我的野性人生离婚后,冰山前妻找我重金求子反派,开局拿下主角妹妹刚成辅助,皇上强行许配公主给我我是真不想当风水师重生78,我养活了亡妻的四个妹妹精分男主和他的变态客户们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三线情怀奈何女老板硬要嫁我丰碑都市医圣:我的透视传承能救世绝代天医你们管这叫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