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直隶、保定府、博野县、鄱家庄缪家血案疑虑重重、审谳有失公允。为‘立律法之威严’、‘扬世间之真情’。着翰林院庶吉士仲逸、刑部主事樊文予专督此案,仲逸所到之处有:专案、专事、专断之权……”。
数日之后,朝廷的旨意终于到了翰林院,落锤定音,仲逸再无须提心吊胆。
同时,北直隶各衙门、甚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也收到旨意:全力配合仲逸、樊文予督办此案:涉事之人,不管何人、何职,皆以律法明断、绝不姑息。
此事,思虑再三、酝酿已久,嘉靖帝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当然,刑部主事樊文予也接到了旨意。
此刻,他正从刑部往翰林院赶来。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虽然并未说明二人是钦差大臣,但旨意为朝廷所发,他们自然是为嘉靖帝办差,从京城到地方,与钦差无异”。
樊文予心中简直要开花了:“凭自己一个小小的六品职衔,嘉靖帝为何能单单想到他呢?”。
而更为不解的是:“他的仲老弟只是一个翰林院的庶吉士,为何也能出现在圣旨上?”。
从旨意来看,仲逸在前,樊文予再后。
显然,此次督办,以仲逸为主,樊文予为辅。
乖乖,我的仲老弟,你这又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尽管此次旨意与往常有所不同,但嘉靖帝时有语出惊人、处事怪异,这也不足为怪。
对樊文予来说:那怕是做个辅助之人,也是求之不得,更何况是他的仲逸老弟呢?
樊文予暗暗窃喜:翰林院虽大多为闲职,但能接触到皇室成员,尤其是皇帝,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以仲逸的才学,弄出点意外之喜:虽有些意料,却在情理之中。
樊文予匆匆来到翰林院,却见仲逸与那些同僚说着话,举手投足间,一如既往,如无事人一般。
“哎呀,我的仲老弟,你怎么还有这份闲心?说说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避开众人,樊文予急忙问询。
“什么怎么回事?”。
“你莫要给我装糊涂,我的旨意收到了,你岂会不知?”。
“数日前,我与翰林院的三名同僚一同奉召面圣,当时谈到‘律法’与‘情理’之争,次日。我单独奉召,说的也是这个话题……,不知为何,今日就来了旨意”。
当初,嘉靖帝曾叮嘱:正式旨意下来之前,不得向任何人说起。仲逸也只得做出一副刚刚知道此事的样子。
“这就对了,这就对了”,樊文予恍然大悟:“定是你在面圣之时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圣上见你出言不凡,才下的旨意”。
“我的仲老弟,你这张嘴啊,翰林院,正是你的英雄用武之地啊”。
“当时我以翰林院不管刑狱之事,这才提到刑部等,没想到圣上竟提到了你,他好像对我们过往之事略知一二,这才命你同去”,仲逸补充道。
“这是自然,你入仕不久,初次处置如此大事,自要对你调查一番,这是委以重任之前的一个必经程序”,樊文予笑道:“为兄沾你的光,也能做回‘钦差’了,万幸,万幸啊”。
樊文予心中暗暗思量:想必朝廷也调查过自己,在蠡县时的过错,当年已受到惩处,此刻重新委以重任,自然没有其他问题。
说什么呢?放手干吧,只要能进的皇帝视野,前程不可估量。
到时,就不止一个小小的刑部六品主事了。
“樊兄,此刻展望似锦前程,是不是早了点?快说说看,这个案子从何处入手,你是刑部主事,断案之事就交给你了”。
“此次,差事要是办好了,自不用说,要是办不好,你我兄弟二人恐怕,连如今的差事都干不成了”。
被泼了一头凉水,樊文予这才从浮想联翩中缓过神来:入仕这么多年,这个道理他能不懂吗?
“这个,这个命案嘛,当然要查凶手了,我们马上去博野县……”。
从蠡县知县到刑部照磨,再到如今的刑部主事,要说樊文予不懂刑狱,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可若是说他精通刑律、断案入神,那也是万万当不起的。
“我说仲老弟,你就别为难我了,在蠡县时,还不是靠你出谋划策,你说怎么办,为兄照办就是”。
樊文予干脆笑道:“根据旨意,此次办差,你为主,兄为辅,你就看着办吧,哈哈……”。
樊文予心中窃喜:多亏是派了仲逸,不然,真不知该如何才好。
万幸中的万幸。
……
“缪家庄血案,绝非单单一个命案那么简单,背后或许牵扯诸多不为人知之事。圣上明示此案有疑,想必凶手另有其人”。
仲逸压低声音:“故此,我们应别具一格、另辟蹊径……”。
“好好,为兄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我等候‘仲大人’差遣便是”,樊文予又没正行了。
二人正在交际之时,却听门外传来一阵声响。
“二位大人都在啊,如此也好”,来人是内宫传旨太监:“为二位大人准备的车驾、随从,皆已备好,就在门外,请吧”。
如此突然?好在仲逸早就将此事告知师姐,稍后路过当铺时,让罗英再向师姐捎句话即可。
至于樊文予,从刑部出来时早就备好一切,此刻,只等着上路便是。
两架马车、两名马夫,四名随从,这恐怕是最为寒酸的‘钦差’仪仗了。
“他们六人,既负责二位大人的安保,但凡有事,可做任何差遣”,传旨太监刻意望望四周,见并无外人,这才将仲逸唤到面前。
“仲大人,圣上口谕:此次你有专案、专事、专断之权,放开手干吧,等着你查出一个‘立律法之威严’、‘扬世间真情’的结果”。
末了,他特意向仲逸叮嘱:“这六人皆是精心挑选,忠勇可嘉、处事果断,可尽管差遣”。
送走传旨之人后,仲逸心中热流涌动:此番话,正是当日面圣时所言,看来嘉靖帝从未忘记此事。
如此说来,那日面圣口谕,之后才有正式旨意,中间这段时间便是考验自己:既没有得意忘形、上蹿下跳,更没有将此事说出半句。
圣心难测啊。
“你叫什么名字?在何处当值?”,樊文予向随行的六人问道。
“在下于水,这位是靳睿、石成,目前无职无衔……”,众人立刻应道。
樊文予双眉微微一皱:“真有意思,那有这样介绍自己的?”。
他刚欲再问,仲逸急忙上前道:“靳大哥,石大哥,诸位兄弟,此次办差,一路之上、辛苦了”。
“仲大人言重了,我等也是奉命行事,大人但凡有差遣,我等定全力以赴”,靳睿上前一步道:“请问大人,我们何时启程?”。
仲逸抬头仰望,面露难色道:“此去博野县,有三四百里,若这样坐车而去,是否太慢了些?”。
“那以仲大人之见?”,有外人在,樊文予也不便再与仲逸兄弟相称。
对此,仲逸早有部署:
“车驾出了城门之后,我们分两路走:一路由樊大人带队,大张旗鼓的走大路。另外一队换做布衣,一路骑马快行,先去缪家庄。
待樊大人到博野县城外时,我们再会和。
如此,便可腾出时间,先去趟鄱家庄,免受地方衙门干扰。
大家以为如何?”,仲逸向六名随从说道。
“遵命!”,六人齐刷刷应道。
仲逸心中暗暗一惊:这圣上的话果真句句是旨意,他原本是想与众人商量来着,谁知六人立刻领命。
“高高”在上的感觉,真过瘾啊:怪不得大家平日里都嫌自己的品阶太低了。
“石成,你带两名兄弟护送樊大人坐马车,我与另外两兄弟随仲大人布衣快马而行”,出城门行至十余里处,靳睿立刻按照仲逸之命重新部署。
显然,这个靳睿是这六名随从中领头之人,之后便是石成。
果真是宫里来的,怪不得传旨太监特意叮嘱,这些人办事果真干脆、利落。
樊文予缓缓上了马车,只是原本为仲逸准备的马车,如今只能由石成所坐了。
靳睿车中原本备好换洗衣衫,仲逸将随身携带的包袱打开,众人立刻换装。
跨上马背,目视前方,此刻,仲逸不再用商议的口吻:“一路之上,大家务必同心同德,凡事皆由仲某或樊大人定夺,才可行事”。
“出发……”,一道清脆的马鞭声响起。
“是……”,靳睿等三人立刻应道。
一阵北风拂过,声音随风而动。
之所以如此匆忙,只因仲逸心有顾虑:按目前掌握的情形来看,这个叫缪小虎的,即便不是杀害缪大柱夫妇的真凶,但当时在案发现场确定无疑。
况且,他又是缪大柱的邻居。
此人干系重大,万一有人要“杀人灭口”……
目前,这也正是仲逸--------最为担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