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四章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破北堡在北城楼靠后小瓮城位置有一座高耸的塔楼,这是破北堡的最高点也是守城之时的指挥部,从这里再配合望远镜完全可以俯瞰清楚全堡的所有城墙和两个城门。
此时,高塔上已经升起了五丈高的指挥大旗,周边还有几面不同颜色的指挥旗和营旗,吴志飞神情肃穆的扫视着整个破北堡,沉声道:“应旗!”
他命令落下,旁边的一个魁梧旗手将手中指挥旗点向南边城门和北边城门,两个城门楼上的守军旗帜立刻左右摇摆了三次,完成了“应旗”,表示收到了上峰的命令。
而这个还没有结束,因为旗语还要继续往下传。
吴志飞的目光跟随着指挥旗的方向,城楼的旗帜随即连续抖动了几次,每次都把命令传递到最低的都头旗。
然后,吴志飞便开始关注对城堡外的部队控制测试,那里的营指挥使在应旗以后纷纷敲打梆子和战鼓,根据吴志飞所在高塔指挥部这边传递过去的不同命令,不断进行前线防守、上城支援、出阵地发起冲锋或是在内侧组成战阵等演练,等等。
接下来是下面各指挥和各都往上传递报告的旗语。
只见南北两个城门的城楼上和城外阵地部队用红色和黄色的旗帜,进行规定的动作,它们分别是向吴志飞所在高塔指挥部报告战况的警戒旗和任务执行状况的汇报旗。
总之,各级指挥将官身边除了还有旗手之外,还都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传令兵,这些传令兵对每个旗语所表示的意思熟练到了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快速的将旗语的意思在第一时间汇报给指挥官,用来满足较为复杂的战术指挥沟通需要。
旗语在这个时代军队中也有简单的使用,但却远远达不到刚才破北堡捧日军团所演示这般用法。
这是经过赵谌带人研究改良之后的旗语,自然是将后世职业军队旗语融入到了里面,已经成为赵谌麾下军队最重要的指挥手段。
看着麾下人马旗语熟练,且准确无误,吴志飞心中满意。
他知道打仗这种事情,除了兵力和战力对比,以及武器装备等客观因素之外,打的便是指挥,若是能够将军队如臂使指,部队的凝聚力自然更强,才能保证不会错过任何战机,及时弥补出现的任何漏洞。
长呼一口气,吴志飞道:“传令给各指挥各都,王爷在一个月前说过,此战之后,王爷要根据各个军团的战功和综合战力进行排名,我捧日军团到时候要勇夺第一。”
………
………
靖康三年,九月初七。
金国二十万大军从四个地方同时发兵南下,由金国大元帅完颜宗望统领,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为先锋,直扑黄河天险。
金军调集这般多的军队,动静可不小,宋国皇城司虽然一直以金城为主要打探对象,但若是提前没有察觉金军异常,那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宋军也是提前有准备的。
早在一个月前,宋国朝廷上下便开始调兵遣将。
不管郭京私心有多重,他如今与大宋也是共生的关系,而且在去年初汴京城攻守战中,郭京因为被赵谌控制之后,坑骗两万金国精骑入瓮城被烧死,如今金国那边对他的杀机不比赵谌弱。
所以,郭京也没有投降金国的可能。
再加上,赵谌跟宗泽上演了一年多的对头戏,如今也发挥了作用。
所以,最终大宋以宗泽为统兵大帅,在黄河一线调集了三十五万大军,力争将金国挡在黄河以北。
而且这一年多以来,宋国朝廷也没有闲着,在黄河南边修建了不少军寨军堡,部署了不少防线。
总之,就目前看来,宋国这边比起去年和前年金国大军南下时的情况,貌似要好不少。
至少有了赵谌去年的年初汴京城保卫战、黄河边阻击战和一口气灭了金国二十万人的先例,上到天子下到普通朝臣不再那么惧怕金军了。
特别是赵谌去年以投降派的名头将四名宰相官员千刀万剐,这个时候最大的效果便体现了出来,没有哪个投降派的官员敢再跳出来搞事情。
至少暂时还看不到投降派搞事情的。
总之,宋国上下抗金的氛围还是不错的。
但赵谌、宗泽等明眼人都知道,前提是军队能够将金军挡住,若是跟去年和前年一样,轻易被金军杀到汴京城下,投降派很快就会又有市场了。
………
………
靖康三年,九月初九,也就是金军南下的第三天。
西夏大军也从兴庆府和各个部族出发,总共十万人马,在西夏卓罗南军司聚集,由西夏名将仁多保忠统领,向兰州扑来。
对于赵谌等金城高层来说,西夏国十万大军犯境虽然早在预料之中。
但对寻常百姓来说,即使隐隐有些传言,但当十万西夏大军打来的时候,还是引来的一定的恐慌。
没办法,金城还是太小了,纵深太短,西夏骑兵只要过了河,放开了跑,一天就能跑一个来回。
所以,前线阻敌的军队根本没有退路可言。
而且,这跟当初赵谌刚来兰州时在兰山和黄河之间用两道防线圈起来长三十里的地不同。
当时,只要将两头守住,又有黄河挡着,便可高枕无忧。
如今可是兰州全境,再加上凉州全境、南边还有个麻神县,西南边还有刚刚建立的香石县和寒当县。
以赵谌麾下六万人马,即使有黄河天险,想要将西夏十万大军死死的挡在境外,难度实在不小。
别的不说,西夏人派出一些小股部队,往上游或者下游,跑远一点,过了河从陆路上袭击兰州并不难。
所以,赵谌在金城还留下了张仲熊的虎卫军团一万人和凤凰军团五千人以防万一,甚至他本人都是在金城坐镇。
身为文官的刘广平、裴有文和宋子轩便心中颇为紧张,接到西夏大军已经杀来的消息之后,虽然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但还是本能的齐聚金城王府,从他们的主上赵谌这里寻求“安全感”来了。
“三位放心,镇北堡和破北堡至少能够牵制六万西夏大军,皋兰县的东边前线,虽然只有天武军团一万人,但早在一个月前便开始布设防线,如今又有张叔夜亲自坐镇,西夏人少不了要吃些苦头。”
“不过,要做好小股西夏军队翻山绕过防线,窜入皋兰县、乃至窜入金城府下辖十镇的准备,之前农闲的时候让村镇百姓民壮编练民兵,这个时候是发挥他们作用的时候了。
你们政务府要学会运用《金城快报》将一些消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百姓,利用《金城快报》引导百姓的想法,控制舆论。”
打发走三位文官,赵谌照例来到了王府中他的专用书房中。
坐在桌边,靠着椅背,看着堆在桌上的东西,赵谌有点懒洋洋的不想动弹。
在他极力完善麾下官员的体制机制,且又大胆放权之后,他每天要亲自处理的事并不多,但要考虑的事则太多了,体力上还好,心神上的确是有些累。
而且,他对于这次西夏十万大军来犯,虽然各种预想,各种预案和准备都做得很充分,但是对边境战事他还是有些担忧。
事实上,他心中也没有在裴有文、刘广平和宋子轩三人面前表现得那样自信。
毕竟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争这种事情意外事件和偶然因素太多了。
更何况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做到算无遗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