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我只不过是在床上躺了四天没吃饭,都能被饿成这个样,更别说那些还要饿着肚子和敌人生死相搏的扬州守军了。

就在打退元军的进攻之后,已经饥疲到极点的宋军终于坚持不住了,在搜遍全城仍然一无所获时,元军的进攻再次到来。

而就在此时,骇人听闻的一幕发生了。

一名饿疯了的宋军士兵,竟然将自己的儿子掐死,然后下锅煮熟了之后跟同一队的战友分而食之,吃完之后就拿起兵器继续回到城头上与元军死战。

更恐怖的是,待他们打退了元军的进攻后,另一名士兵又将自己的孩子杀死,而后再跟队友们一起吃掉。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评价这一行为,虽然他们为国尽忠的精神值得钦佩,但是他们的行为未免太过灭绝人性。

我认为,与其灭绝人性的活着,不如有血有肉的死去。

靠着吃人来充饥,李庭芝将扬州城守到了七月份,强如阿术这种悍将也被城中守军的精神所震撼,于是再次招降,并主动上疏请求饶恕李庭芝烧毁诏书之罪,但李庭芝并不领情,继续将抗争进行到底。

不过就在此时,已经在福州称帝的益王赵昰派人传来诏书,封李庭芝为少保、左丞相,命他前往福州勤王,一同光复大宋江山。

李庭芝接到诏书后兴奋不已,认为大宋有了新的指望,于是便命淮东制置副使朱焕留下守城,自己则与姜才二人率七千人马向泰州突围,准备取到通州入海,而后南下福州与正在那里的赵昰会合。

不得不说,为了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大宋,李庭芝真的是费尽了心思,可他却没想过,以扬州城此时的情况,如果他带着七千人离开后,跟必死有什么区别?

在忠诚与生存面前,李庭芝选择了忠诚。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忠诚,朱焕就选择了生存。在李庭芝前脚刚离开扬州后,朱焕后脚就开城投降了,这座抵御了元军十七个月的城池就此陷落。

由于失去了扬州城的牵制,在李庭芝与姜才二人率军刚刚进入泰州城后,大批的元军便蜂拥而至,将他们团团包围在了泰州。

此时,从大宋忠臣转变为了元朝降将的朱焕已经适应了自己的身份,在他的眼里,自己之所以会变成一个投敌者,都是因为李庭芝放弃了扬州导致的,所以他的内心对于李庭芝无比憎恨。

或许,在乌鸦的眼中,天鹅都是有罪的。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朱焕将李庭芝的妻子儿女以及所有追随他南下的将士妻女都驱赶到泰州城下,让他们作为第一道锋线来冲击泰州城的防御。

恰巧此时负责泰州防务的姜才因背疽发作,无法动弹,副将孙贵、胡惟孝等人眼见自己的妻女都被裹挟在人群中,便下令开城投降,待消息传到李庭芝耳中之时,元军已经入城了。

李庭芝知道,这回彻底完了,失去了高墙的庇护,仅凭自己的这几千人马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元军的进攻的,万念俱灰下他下令随从各自逃命,自己独行至后院的莲池旁,跳水自尽。

可谁知水太浅了,他竟然未死,反而被随后杀来的元军所擒,最终被押送到了阿术的面前。

阿术对于李庭芝和姜才二人甚是钦佩,直至二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阶下囚也没有放弃招降他们的想法,但二人不为所动,李庭芝一言不发,姜才则是破口大骂。

或许是为了在新主子面前表现自己,眼见二人誓死不降的朱焕竟主动谏言道:“扬州之所以变成如今的这番模样,都是李庭芝与姜才造成的,不趁现在杀了他们还等什么呢?”阿术闻言,遂将二人斩首示众。

两淮就此落入元朝之手。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五月,在陆秀夫与江万载等人的拥戴下,益王赵昰于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

由于赵昰年龄太小,于是众人共推杨太妃垂帘听政,并将陈宜中、张世杰、文天祥、苏刘义(苏轼的第八传孙,张世杰的女婿)等人尽皆召回朝中,共谋复国之事。

七月,文天祥以右丞相、同知都督一职出任江南西路,前往汀州(今福建长汀)招募士兵。

十月,蒙古内部突然爆发了一件惊天大事,远在西北平乱的大将昔里吉(蒙哥第四子)因为觉得给养分配不公,竟突然发动叛乱,将亲王那木罕(忽必烈第四子)与丞相安童劫持,同时为了对抗忽必烈接下来的进攻,将那木罕送往金帐汗国,交给忙哥帖木儿(拔都之孙)处置,将安童送给了窝阔台汗国的海都(窝阔台之孙)。

于是忽必烈下旨召回伯颜、阿术等沙场老将带领元军主力回大都商议解决办法,又命剩余南征军分为两支,一支由塔出、吕师夔率领进攻广东;另一支由唆都、董文柄率领,由浙东进入福建,分道追击南宋残部;文天祥率军抵抗,并在血战一月后攻取宁都、雩都二城(均位于今江西赣州境内),但随即便又被元军夺了回去。

十一月,唆都所率的元军攻下了邵武(今福建邵武),距离福州仅有不到六百里的距离,就在这火烧眉毛的关头,本就已经苟延残喘的宋廷内部竟然又发生了内斗。

由于是陆秀夫带头拥立赵昰称帝,所以在陈宜中应诏返回朝廷后,最开始还算比较尊敬陆秀夫,虽然论官职陈宜中比陆秀夫高,但是无论遇到了什么问题,陈宜中都会征求一下陆秀夫的意见,陆秀夫也全心全意辅佐他处理政务。

但二人的蜜月期仅仅只维持了几个月便宣告破裂,在一次议事之时二人产生了矛盾,陈宜中竟指使言官上奏弹劾了陆秀夫,而垂帘听政的杨太妃之前就听谢道清说过陈宜中颇有能力,所以对陈宜中的话有着盲目的信任,于是便将陆秀夫罢免,让陈宜中独自理政。

张世杰闻讯十分生气,随即便找到了陈宜中,责备他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窝里斗?”

此时的军权基本都掌握在张世杰的手中,他的一番话陈宜中自然要好好斟酌一下,于是没过多久,他又将陆秀夫召回朝中,不过并未让其重新进入核心层。

但元军已经再次打到了脸上,以南宋流亡朝廷的实力,打是肯定打不过的。

可逃又无处可逃,沿海地区一共就这么大地方,再逃又能逃到哪去?

总不能下海当海盗去吧?

哎!

下海?

是个好主意!

十一月中旬,陈宜中和张世杰等人带着小皇帝赵昰、卫王赵昺(之前是广王,赵昰即位后封为卫王)弃福州而逃,沿着大海一路漂泊而下,准备跑到泉州重新建都。

之所以去泉州,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首先,泉州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物资储备非常充足,意大利着名航海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传记中记载道:“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其次,在福州不可守之后,泉州就成了皇室宗亲最多的城市之一,这是因为在北宋灭亡之后,大批因为血缘关系比较疏远而未被金人掳走的皇室总亲们纷纷南逃,不过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担心哪天再有外敌发动灭国之战,再次掳走他们这些皇室宗亲,为了更好的逃跑,他们纷纷选择了海运比较发达的福州和泉州落脚。

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这些宗室成员,南宋朝廷也在这两地建立了宗正司,经过了上百年的繁衍生息,此时在泉州城内的皇室宗亲足有近万人。

可就在他们还没到泉州时变故又生,担任泉州提举市舶使的蒲寿庚此时已经降元,听说张世杰等人带幼帝前来,觉得他们是别有用心,于是便不想接纳他们。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蒲寿庚不忠不义,但如果了解过内情的话,其实还真不能怪人家。

早在谢道清带着赵显投降之后,她就下旨传召各地,命令他们投降,扬州之战时,李庭芝就收到过命他投降的命令,只不过被他拒绝了。

所以蒲寿庚其实是奉旨投降。

说起蒲寿庚这个人,其实非常了不得,他是宋末元初时期最着名的官商之一,此人的先祖是侨居在占城(今越南南部)的阿拉伯商人,后来因为做生意跑到了广州,而后又从广州跑到了海贸更加兴盛的泉州,自此就定居于此,成为了这里最大的家族之一,有野史记载,清代着名文学家蒲松龄就是他的后人。

而他负责的泉州提举市舶司,则是专门负责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政府机构,他也利用职务之便,垄断了整个泉州港的香料贸易长达三十年之久,同时为蒲氏家族积攒了大批的财富。

但蒲寿庚虽然有钱有势,泉州城却也不是他自己说了算,他的背后还有一大批的地方权贵,比如世居泉州,前后三代担任武卫左翼军统领夏璟;有调遣泉州军队之权的知州田真子等等,他们左右着泉州地区所有的政治和防务。

所以在张世杰等人护送着赵昰等人前来的时候,他们便急忙召开了一个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他们共同做出了不让张世杰和幼帝等人进城的决定。

而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则是因为他们认为若大宋不降,他们就当大宋的忠臣,可现在他们奉旨投降大元,他们就应该当大元的忠臣,面对着南宋幼帝的到来,他们不进攻他们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放他们进城?

但他们的拒绝却使张世杰十分愤怒,在他的眼里,泉州明明还是南宋的国土,却不允许宋帝入城,这就是摆明了在打宋廷的脸嘛。

不仅如此,因为走的太仓促,张世杰的大军已经没有多少粮草了,不能进城也就意味着他们很难再坚持到下一个落脚地。

想到这里,张世杰索性心一横,既然你不仁,别怪我不义。

于是,他下令大军全面出击,将海上所有蒲氏家族的船队都劫掠一空,用来充作军用。

可这样一来,就彻底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蒲寿庚本来对于不让他们进城心里还有一些愧疚,可现在自己的利益受损,这就让他大为光火。

毕竟,商人都是追求利益的,在利益面前,心里那点愧疚算个屁呀?

为了保护自家的船队不被宋军劫掠,蒲寿庚派两千余名家族私兵乘战船前往海上护航,恰巧碰到了前来劫掠的宋军,于是双方便展开激战,蒲家私兵虽然武力值并不逊色于宋军,但人数实在太少,于是惨败而归。

张世杰见对方如此不堪一击,心思也活泛起来,又打起了泉州城的主意,亲率大军进攻泉州城。

但他没想到的是,如果他只劫掠蒲氏家族的船队,受损的只有蒲氏一家而已,城中的其余大家族根本不会去干涉,甚至还巴不得宋军的进攻再猛烈一些,正好替他们除掉这个商场上的竞争对手。

可进攻泉州的意味就全然不同了,以张世杰的手段,泉州一旦陷落,那么他们这几个参与了这件事的家族肯定都会被他屠戮一空。

为了自保,泉州城内的大家族纷纷将培养多年的私兵都贡献了出来,协助守军一同守城,在经过了几次激战后,终于将宋军击退,张世杰遂再次回师海上,劫掠各家船队用以补充军用,伺机再次进攻泉州。

但外部的威胁虽然解决了,泉州城内又乱了套,在张世杰率军进攻的时候,一部分在城内的皇室宗亲竟然密谋开城投降,但这个消息却传到了知州田真子的耳中。

当田真子把这个消息告诉城中的几大家族后,所有人都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意识到,这些还在城中的宗亲贵胄就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稍有不慎就会让他们落得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周王朝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时空搅屎棍综武:之大秦仙朝开局死囚,闹翻红楼不见长安红楼:武震天下汉末:帝国宏图三国秘事王室的弃儿慈悲大陆战记琴师好风流三国之风起南疆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器焰嚣张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明末之木匠天子我在大明当暴君三国秘事第四部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虚构三国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大华极品小皇子半个医士成皇帝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开局封侯,九品到头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UU文学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