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辞恳切,仪态深深。
并未因面前公子高的神情有变就不予多言,话语间,再次一礼,将所思所想细细道出。
许多事情,看上去很简单,实则内里不简单。
许多事情,需要未雨绸缪。
许多事情,宁可多思多虑一些,也不要什么都不想。
……
“胡亥,你这番话……很大胆,若是传出去,你会很麻烦。”
“但……你这片心……我能够感觉到。”
“赵国之事。”
“眼下之事。”
“扶苏兄长,多年来看,扶苏兄长历练许多,麾下自有不少的朝野之力,你以前不也说过,泗水郡农家之事,扶苏兄长接纳了不少农家弟子。”
“那些人在野之中,还是不少的。”
“那什么农家田言她们,就在其中。”
“还有他身边的一些人,还有另外一些绝对存在的力量。”
“……”
“胡亥,你之意,我现在也有立下属于自己的力量,而非……。”
“可……此举何为?”
“父皇旨意所言,只是让我在齐鲁巡察处理诸事,并未有其它,若是一些动静被父皇得知,岂非麻烦?“
“……”
很大胆。
很鲁莽!
很轻率!
真的很胆大。
胡亥,他的胆子还真不小,纵然真的要举例子,何以找赵武灵王的沙丘之事为用?
那是赵国的腌臜事,就是放在诸国王族之中,也是不愿意多提及的事情。
只是说着赵章和赵何之事?
胡亥所言,公子高俊秀的眉目更为蹙起,原本舒朗的墨眉,此刻无声无息之间婉转而起。
双眸生辉,直视面前的胡亥。
轻声呵斥一声。
却……没有多言。
一些话,胡亥说的有没有道理?
有一些道理。
有没有为自己着想?
一些事,自己的确没有想到。
有没有他自己的私心?
怕是也有!
但!
那些事,自己的确没有考虑到,真的没有。
胡亥所言,父皇给自己的,赏赐自己的,不是自己的?父皇可以随时收回去?
只有那种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属于自己的东西,别人才拿不走,哪怕是父皇!
这番言论……若是被别人听到,只怕颇为大不敬吧。
只怕会引来无穷麻烦吧。
好端端的,为何要有那样的心思?
……
细细思忖之,又好像不无道理。
又好像别有道理。
扶苏兄长,除了父皇赏赐的东西外,有没有自己的东西?有没有自己的力量?
自己心中有数。
只不过,先前一直都没有在意。
如今,胡亥这般神秘兮兮的语论于此,又说着赵国沙丘宫变之事,公子高一时沉默。
并未沉默太久。
深深的呼吸一口气,头脑隐约间清明许多,纵然胡亥说的有理,又能如何?难道他们在齐鲁的所作所为,父皇不知道吗?
身边的许多人,都是咸阳的。
有些自己都不认识,还有一些影密卫在,影密卫是什么人?那是属于父皇直接调遣的人。
还有一些罗网的人。
罗网,罗网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果然被他们得知?对自己而言,岂非也不是好事?
父皇!
父皇是三代以来最为恢弘的天子,胡亥这般言语、这般心思……,自己若是做了,父皇该如何?
……
一些道理,的确存在。
赵章和赵何相争的时候,但凡赵章手中多一些力量,那么,赵惠文王赵何绝对讨不了好。
赵国的许多事情都会变化。
自己?
扶苏兄长?
一时,多迟疑。
“兄弟,父皇未有所言,如何确定做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秦国行法道,法道没有禁止,行之,也许有碍,也许无碍。”
“那时,都是后事了!”
“关键……只要行之,无论如何都会有好处的,只要咱们这次将齐鲁的事情做好,那么,一些小事,想来父皇就算知道,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再说了,兄弟,咱们又不是准备造反,又不是准备行该死的悖逆之事。”
“遇到一些不错的人,收入麾下不是什么大事吧。”
“如此,待那些人多了,便是以财货之力,让人变的更多,让力量变的更强。”
“那些力量,只要安稳老实,于秦法无碍,便是无忧的,但……关键时刻,指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庙朝文武之中,谁的身边几乎都有那些人。”
“别的不说,郡侯叔父身边,可是有许多人手可以随意调动的,父皇也并不给于理会。”
“可见,一些事情还是可为,还是可做的。”
“权衡利弊,我觉利大于弊!”
“最糟糕的结果,也就是被父皇呵斥一顿,其余的,不会有碍,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兄弟,你觉得呢?”
“……”
胡亥笑语。
公子高之言,明显已经心动了。
何况,那些事行之……也完全不成问题,父皇没有言语,难道就不能做了?那个理由不足够。
主要看其中利弊如何。
主要看权衡之,该有什么结果。
主要看一颗心够不够胆大。
主要看一颗心有没有远谋。
……
“胡亥,你现在所思所想,越来越不一样了。”
“……”
“力量,上将军蒙恬?”
“胡亥,你应该知道的,我和蒙氏一族其实没有太大的交情,咸阳宫内,和长史蒙毅也就尚可。”
“至于上将军蒙恬,更是加起来都没有见过几次面。”
公子高瞪了眼前的胡亥一眼,若非他所言是为了自己考虑,是为了长远之事,自己已经不搭理他了。
收纳人手?
些许人、寻常人……无用。
大才之人,需要,眼下还没有遇到过。
念及胡亥刚才所言的沙丘宫变之事,隐约间,回到先前的话题上,上将军蒙恬?
胡亥是那个意思吗?
且不说自己和上将军蒙恬不熟悉,就算很熟悉,一些事情也不好做吧?蒙恬将军对父皇的忠心没得说。
满朝文武谁都能看到。
保不齐,自己才有那般意思,上将军蒙恬直接就和父皇说了,那个时候,事情岂非就……不好看了?
胡亥。
馊主意吧。
道理是那个道理,上将军蒙恬根本就行不通的。
扶苏兄长!
哼!
还真是好运道,年岁很小的时候,就和上将军蒙恬关系不错,这些年来,更是一直在军营一处。
难不成父皇真有那样的心思?
那可是黄金火骑兵啊。
帝国精锐骑兵大部分都在蒙恬将军麾下,再加上蒙氏一族的军中力量,扶苏兄长……绝非当年赵国的赵章。
真走到那一步,自己就算成为赵何,也不安稳吧?
“兄弟所言确是那般道理,蒙氏一族在帝国,本就不俗,在军中,更是有莫大的力量。”
“在外,有上将军蒙恬,在内,则是蒙毅,护国学宫,还有蒙武老将军,尽管他已经很老了,终究还没死!”
“绝对的帝国枢机勋贵之家!”
“兄弟若是想要说服上将军蒙恬,这一招……的确不妥,也难以有成,也有很大的危险。”
“但……,兄弟莫非忘了帝国兵家豪族的另外一家?”
观公子高神情有些意动的模样,尽管言语多谨慎,然则,一些心意、一些念头已经萌生的。
胡亥顺而继续言谈。
提及上将军蒙恬,并非是让公子高去深深的与之结交,那完全没有必要,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蒙氏一族,是很厉害。
然而。
在帝国之内,可以同蒙氏一族抗衡的家族,并非没有。
饶有深意语落。
“另外一家?”
“嗯,胡亥,你……你是说王家?”
“通武侯王贲?”
“你的意思……,从通武侯王贲身上寻找助力?”
“这……可能?”
上将军蒙恬。
欲要与之成事,根本不可能。
这一点,公子高早有明了。
胡亥……其意也非是落在蒙氏一族身上,而是另外一支兵家豪族,脑海直接浮现一人。
多年来,一直驻守在东郡之地的帝国高爵武官通武侯王贲,其人……军功甚大,领兵灭国,为帝国一天下出莫大之力。
这些年来,又为山东诸地的平稳,立下不尽功劳。
若无东郡通武侯王贲的数十万大军坐镇,以威慑四方宵小,还不知道山东诸地会出现什么事情。
就是这一次,自己前来齐鲁,巡察处理齐鲁郡县诸事的时候,通武侯王贲都有耀兵多日。
为箕子朝鲜,更是派出不少的兵力为援。
整个帝国之内,若言谁能够在军中同蒙氏一族抗衡,毫无疑问是丝毫不逊色蒙氏一族的王家。
自父皇登位以来,王翦便是有拥立、扶持之功,后来更是领兵同山东诸国交手,一场场战斗不可数。
一天下大事,王翦更是为主帅!
这些年来,军中的军将之人多出于王氏一族门下,若非护国学宫之力,只怕更为明显了。
父皇将老将军蒙武调任护国学宫大祭酒,未必没有那个考量。
任何一家独大都非好事!
既然胡亥都说上将军蒙恬那里难为,寻找另外的力量,王贲?也就剩下最明显的此人了!
“正是通武侯王贲!”
“兄弟为何所言不可能?”
“世间之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兄弟,你觉眼下而观,蒙氏一族和王氏一族孰强孰弱?”
“……”
“兄弟,请!”
胡亥挺立身躯,将酒壶接过,分别斟满,话语间,将属于公子高的酒盏双手递过去。
“通武侯王贲,不可能。”
“这个可能性基本上和上将军蒙恬一样了,胡亥,你的心太大了。”
“这般想法……太异想天开了。”
“……”
“喝!”
“蒙氏一族和王氏一族强弱?”
“嗯,应该差不多吧。”
“从父皇多年来的手段来看,不会让军中之力一家独大的,蒙氏一族就算再受器重也是一样。”
“王氏一族当年攻城灭国,功劳滔天,亦是一样。”
“通武侯王贲坐镇东郡,统率数十万大军,镇压山东诸郡乱象,为帝国长治久安尽心竭力。”
“上将军蒙恬,多年来,多在九原、云中一地,为帝国训练黄金火骑兵,以应对北胡匈奴之势。”
“当年帝国一天下的时候,若非蒙恬将军在北方拦阻胡族,帝国不会那么顺利。”
“近些年来,蒙恬将军又率兵不断地同匈奴交手,也是为帝国之故,要为帝国剪灭那个多年来的隐患。”
“都差不多!”
“彼此强弱,就算强,也只是一丝,纵然弱,也只是一丝。”
“……”
“胡亥,你打通武侯的主意,不足够。”
“通武侯何等人杰,一举一动,莫大之力,他只会忠心于父皇,忠心于帝国,其余诸事,皆小。”
“扶苏兄长当年在齐鲁的时候,是那般动静,有所助力。”
“我如今前来,他也是如此,也是这般助力。”
“蒙恬将军之所以同扶苏兄长亲近,乃是少幼之故,而通武侯王贲将军则没有那般事。”
“……”
公子高用力的摇摇头,从胡亥手中接过酒水,于胡亥异想天开之言给予驳斥。
他的想法,有些意思。
欲要为之,根本不足够。
也不可能。
就算是扶苏兄长同蒙恬将军关系极好,又能如何?在父皇面前,一切皆小,扶苏兄长也是不够。
“兄弟所言甚是。”
“眼下而观,蒙氏一族和王氏一族,都差不多。”
“但,以后呢?”
“兄弟,你觉五年之后,十年之后,两家孰强孰弱?”
“……”
胡亥没有着急辩解,也没有着急,饮下一口酒水,耐心听着公子高将那个问题回答着。
有条有理,恰如其分。
也完全的合乎情理。
“以后?”
“五年之后,十年之后?”
“……”
“通武侯王贲将军现在的年岁已经不小了,近年来,也有听闻他的身子不太好,当年率兵攻城灭国,留下不少暗伤。”
“五年之后,十年之后,王贲将军怕是……。”
“嗯。”
“从诸般情形来看,蒙氏一族或许要稍微显耀一些,只是,就算明耀大过王氏一族,父皇也不会让蒙氏一族一家独大的。”
“……”
胡亥又来了一个问题。
以后的两家强弱?
武成候王翦已经去了,通武侯王贲也老了,也病了,蒙恬将军……他的年岁也不小了,他和父皇年岁相仿。
从身子来看,蒙恬将军好一些。
昔年帝国一天下的时候,蒙恬将军并没有出太大的力量,接下来对匈奴战事有成,丝毫不逊色灭国之功的!
此外。
长史蒙毅现在很受器重,以其现在的路子,接下来就要位列九卿了,甚至于一窥李斯现在的位置也未必不能够。
蒙毅年岁就小多了。
蒙毅的年岁同郡侯叔父差不多。
王家的子弟,近年来也有一些不错的,通武侯的儿子王离……就有闻他立下不少功劳,颇有武成候王翦当年的气韵。
但!
以后的帝国,可没有那么多攻城灭国的战事了,欲要立功,也不太容易,纵然可以登高位,也不可同日而语!
故而,十年之后,蒙氏一族或许会强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