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半夏嗯了一声。
姜绾闻言笑得更加灿烂。
她说道:“没关系,再重新配一批也还来得及。”
李半夏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诧地看着她。
姜绾说:“这些药也没有规定什么时候给他们吧?”
“如果把这些药都毁了,肯定还会来得及再做新的吧。”
李半夏点了点头说道:“来得及,因为这个都没什么标准的。”
“毕竟是乔连成是准备过去边境的时候用的。”
“他准备12月初走,现在看还有20来天呢。”
今天刚刚12月1号,可不就是20来天呢。
姜绾信心满满地说道:“那行。”
接着她在李半夏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李半夏瞪大眼睛看着她,但片刻后,又忍不住勾唇笑了起来。
姜绾拿着那张纸很快离开了。
回到家后,把纸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开始研究起来。
这两个字写得曲了拐弯的,实在是很难辨认。
无奈之下,她只能拿着笔模仿着老头下笔和停下的动作,以及笔画的走势,开始研究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
贾海霞忙完了事,中午回来的。
姜绾现在还大着肚子。
尽管4个月了,贾海霞不想让她太过劳累。忙完了事就尽量赶回家做饭。
今天古董协会开会。
她也不耐烦和那些老同志们东掰西扯,所以会议一结束就急急忙忙往回赶。
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姜绾正在研究一张纸。
贾海霞凑过来看了看,瞧见了纸上面的东西。
贾海霞疑惑地问道:“你这是学会画画了吗?怎么画的全都是线条啊。”
姜绾摇头回答:“不是。”
“这是一个脑血栓患者给我写了一个名字。”
“你看这俩字念啥?我到现在没研究明白了。”
贾海霞把那张纸拿过来,看了看。
上面的笔画还挺多的,歪歪曲曲,七扭八拐还真就有些不好认。
她沉默片刻,拿过笔来在旁边写了两个字:听夲。
姜绾把纸拿过来仔细地看了看。
“听夲?听夲!”
她尝试着读了一下。
贾海霞点了点头。
“第1个字的确是听的繁体字。”
“不过这两个字相差实在是太多,一般不会有人往这个上面去想。”
“我想不通的是,第2个字是怎么回事?”
贾海霞说道:“《说文解字》中记载:夲,进趣也。从大从十。大十,犹兼十人也。进之疾如兼十人之能是夲之范式,也就是说,夲是代表进取向前的意思。”
“用这个作为名字,起码要几十岁了。”
顿了顿,她又说道:“我要是没猜错的话,年纪起码要在五六十岁以上。”
“他绝对是在民国时期,家事背景还不错的情况下出生的。”
“普通老百姓取不出这个字做名字。”
这时她才想起来追问道:“你是从哪里拿到这两个字的?”
姜绾抬头看向她,嗫嚅着嘴唇好半天说了一句:“是爷爷告诉我的。”
贾海霞蹙了蹙眉头问道:“高老爷子?”
姜绾无奈地嗯了一声!
贾海霞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继续追问道:“是不是你要找的那个高远山背后的人,就是这个?”
姜绾再次点头。婆婆果然好聪明啊,不愧是她的好姐妹。
贾海霞轻叹一声说道:“这人要找出来倒也不难,难就难在要悄无声息地找出来。”
姜绾满脸不解。
贾海霞解释道:“建国之前的人在取名字的时候通常都会有小字。比如姓氏名谁,字什么。”
“我要是没猜错,听夲这两个字就是他的字。”
“不过正是因为咱们没这个习惯,所以一般情况下叫名字,就只是叫他的大名。”
“你知道这个人的字叫听夲,想要找到他的大名就必须去询问,难免会打草惊蛇。”
姜绾恼怒地说道:“爷爷也真是老糊涂了吗?”
“他难道就不能直截了当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吗?”
贾海霞欲言又止,好一会儿后说道:“想那些也没有用,还是先吃饭吧。”
“吃完饭再研究。”
姜绾嗯了一声。
其实她心里也明白:高老爷子是不想直白地把那个人的名字告诉她,或许是不想让她对上。
也或许是想要给他的孙子和大儿子一线生机。
反正他是故意设了一道难题给自己。
既给了她答案,又让她不能马上就知道那人叫什么名字。
姜绾摸着下巴想了想,取名还加字的,这个人年岁起码要在40岁往上。
那就简单了。
只要把燕京城里有头有脸,四十岁往上的人都过一遍,未必就找不到了。
想到这里,姜绾又斗志昂扬地站起身和贾海霞在阳台上忙活起午饭来。
贾海霞想要让她在屋里好好待会儿,不让她出去帮忙。
姜绾觉得呆着也是呆着,不如和她一起做饭。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响起。
姜绾擦了擦手,急忙出来接电话。
电话是刘倩打来的。
刘倩说道:“那边的老板再次联系了我,一再表示要把厂卖给我。现在要怎么办?”
“他已经把价格降到了36万,他说家里急着用钱,但其他人他又不敢卖。”
“他都快哭了。”
“前两天更是找到我面前来,跪在我面前,不肯离开。”
“他说他后悔了,不如在自己家乡那边办厂。”
“现在才知道,燕京这边不是他能够涉足的,搞得好像我是恶霸一般。”
“其实我也是一头雾水的好不好?”
刘倩在电话里委屈得都要哭了。
姜绾默了默,低声说道:“下午吃完饭我去找你,你放心,总能解决的。”
刘倩‘嗯’了一声,然后挂了电话。
这时贾海霞已经炒完了菜。把盘子端了进来,放在桌子上时就看见愁眉苦脸的姜绾。
她解了围裙说道:“菜做好了,我去盛饭,你就别跟过来了。”
姜绾现在没什么心情理睬贾海霞,就在那儿愣愣地发呆。
贾海霞拿着筷子和碗进来的时候,看见姜绾还在发呆。
她郁闷地说道:“先过来吃饭呀。”
“洗手吃饭,吃完饭再想。”
姜绾‘嗯’了一声。站起身去了厨房,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贾海霞看着她依然发呆的样子,忍不住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