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殿下。”结巴着开口,这会儿的使者,倒是没了当初在驿馆时的狠辣。
这般状况下,换个人也狠不起来。
“你之前要杀我,真的是我父皇的意思吗?”坐在使者对面,闻兰把玩着一把刀,一下一下的晃着使者的眼睛。
“是……”
“锵!”使者才说了一个字,闻兰用匕首在一旁的茶壶上磕了一下,发出声响来。
“回殿下,是……是皇后娘娘的吩咐!但……但陛下是知道的啊!”
瞅着她手里的匕首,使者再也不敢耍花招,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交代了,反正也不是头一次。
闻兰听完,将匕首收起来,沉默的离开。
身后,使者暗自松了口气,可想到自己都说了,又苦起脸来。
——
跟元琛一样,最终,元舜也有惊无险的过渡到了观察期,马上就轮到大皇子接种了。
二皇子跟宴先生相处的非常不错,每天回到永福宫,都挺开心的样子。
除了教导二皇子画画之外,宴先生还会教他识字。
与其说是识字,倒不如说是帮着二皇子将过去的一切给捡起来。
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宴先生很有耐心,因此进展倒也不错。
大皇子接种的时候,姚修易已经度过观察期,他跟元琛一起,看着大皇子接种。
之后,大皇子跟他们一样,在殿中等待着结果,至于姚修易跟元琛,两人偶尔带着元舜,远远的看着他,跟他喊几句话。
这个画面还真有几分滑稽。
可惜的是,元琛跟元舜是有惊无险,到了大皇子这儿,就只剩下了惊险。
魏耳发现之后,第一时间为元琛等人做了处置,将他们送出忘忧宫。
仍要继续观察,但可以不在忘忧宫里观察。
苏明曦亲自挑了处宫殿,让元琛跟元舜住进去,至于姚修易,既然度过了观察期,就放他出宫去了。
对此,姚修易并未多说什么,他自己也知道,留在宫里也做不了什么。
有日子没见家里人,家中必定挂念,他回到家里去,仍然可以再入宫来。
大皇子的情况,还是挺危急的,等到元琛跟元舜搬回了永福宫,他的情况仍在反复之中。
幸好,大皇子非常配合,除了身上留下几处疤痕之外,其他地方倒是还好,他自身的情绪也不错。
因此,又是一段时间的反复后,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只要稳定住,之后就没什么事儿了,虽然接种失败了,可经过了这次,照样不必再担心天花的问题。
“留疤就留疤吧,我一个男孩子,没关系的。”脸上也留下了一点印记,并不严重。
魏耳答应他,会给配置药膏,帮着淡化印记,大皇子倒是不在意。
因着大皇子的事儿,今年的端午宫宴都没办,连元舜的周岁宴都延后了。
等到大皇子终于能从忘忧宫出来,已经快九月了,苏明曦这才给元舜补办周岁宴,让他能够参与。
大皇子的病情,全程都是魏耳跟着,太医们协助,可谓都收获不少。
魏耳甚至改进了接种的方式,也得到了治疗天花更好的办法。
用大皇子的话来说,虽然接种失败,发了天花,可最终的结果是极好的。
他也算是为了救治别人,贡献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这几个月又是忙碌,又是操心的,苏明曦整个人瘦了一圈。
这让帝休很心疼,可看他自己,同样是消瘦不少。
朝务繁忙,不仅仅是边关那边的,还有各地呈上来的折子,加之开设恩科,简直忙的不行。
大皇子出了忘忧宫后,又恢复了些时日,跟着姚修易一起随帝休继续上朝,他特意分出一些事情来,交给他们来做,让自己略微轻松点。
都是比较简单的,两个孩子处理起来算是绰绰有余。
就是一边上朝,一边还要读书,让他们每天的行程都安排的很满。
转瞬,便到了冬月,边关的情况还算不错,苏明裕的计谋得逞,刚联手不久的豫国跟离国,解除了合作关系。
不仅如此,离国对于豫国还非常不满,原本要打蜀西边关,竟忽然掉头要去打豫国,可谓非常任性。
豫国也是非常闹心了,搭进去一名公主不说,还赔了不少的东西。
既然说是嫡公主跟天朝联姻,总不能什么陪嫁都没有吧?
得做给其他国家看,就算只是面子上的,也得花费不少的银钱。
确定嫡公主嫁到天朝,豫国继后‘欢喜’的大病一场,到那些嫁妆送出豫国都城之时,仍缠绵病榻。
这也就罢了,离国还要找麻烦。
豫国送往天朝边关的嫁妆,还得需要不少时日才能到达。
之前跟来的使者,被豫国皇帝大手一挥,都拨给了闻兰,也就是说,这些人都变成了闻兰的手下,她掌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
其他人倒是还好,这一路上还挺认命的,到了边关后,略微给他们松快点了,还知道主动帮着闻兰做事,维护闻兰这位嫡公主。
那位使者就比较惨了,得罪了闻兰,还想杀了她,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闻兰愿意放他离开。
思来想去,他决定不走了,他是看出来了,回到豫国也没好果子吃,他的任务没完成,皇后不会放过他的。
他愿意留下来,但只能当个普通的侍从,若是回豫国去,闻兰愿意放他,可若是留在天朝,那就不能放了。
万一闹出现什么事情来,那可如何是好?
闻兰依旧有些苦恼,担心这样的人不好用,还是苏明裕给想了办法,交给她一个小药瓶,让她给使者吃,就说是慢性毒药。
其实就是民间搓的香灰丸,反正那使者也不知道,真以为自己是中了什么毒,从此以后对闻兰鞍前马后,她说东,使者不敢往西,非常的听话。
解决了这些人,接下来就等着嫁妆过来了。
离国掉头要打豫国,豫国苦不堪言,想着跟天朝求助,好歹是两国联姻。
天朝这边,倒是满口应承着,却迟迟不出兵,直到豫国催促的次数多了,才象征性的动了动,可这什么都解决不了。
因为这事儿,豫国皇帝没少迁怒皇后,据传还要废后,当然,这便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