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最后,五等爵位共封二百四十人,两等勋爵共封一百二十人。这加起来,大唐开国勋贵刚好三百六十人。

开国勋贵,全部世袭罔替!

就算最低的七品云骑尉,也能代代世袭。不过,按照《大唐典律·爵典》的规定,世袭者必须要经过基本考试,不合格的,不予袭爵。另外,失贞叛道者,轻则降爵递减,重则革除爵位。

从一品国公到七品云骑尉,这三百六十人就是与国同休的勋贵阶层。他们的薪俸由皇室支给,不走国库。这样就保证勋贵阶层牢牢和皇室绑在一起,成为皇室最核心的基本盘。

这个数量,多不多呢?

可以说,大唐的世爵数量,比明朝少得多了。

明朝世袭罔替的可不止公侯伯三等爵位,光是世袭罔替的都指挥、指挥使、同知、佥事、千户官、百户官等,就何止千人。比如戚继光,就世袭四品佥事。

认为明朝世爵少,纯粹是个误解。明朝开国世爵不但不少,还是历代之最。很多人认为明朝开国世爵少,那是因为只计算了公侯伯,没有计算伯爵以下的都督,指挥使等世职。

除此之外,明朝世职的增加也很快。

因为明朝还有一个不小的世职体系:朝天女户。

明朝受元朝影响不小,比如殉葬制度。而为皇帝和太后殉葬的女子,其家属被称为“朝天女户”。殉葬宫女的父兄,都要封赏世袭罔替的世职,最小的也是百户官。

截止正统帝(明英宗)废除殉葬制度,朝天女户总有数百户,这又增加了大量世袭罔替的职位。

这么多的中低级世爵,也是要俸禄的。明朝不光要养庞大的宗室,还要养数量巨大的世爵。

明朝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李洛和崔秀宁充分汲取了明朝的教训,爵位制度就先进多了。

首先,除了越王李律等三个开国亲王是世袭罔替之外,从二代之君开始,后世所有皇子不一定都能封亲王,可能只封郡王。而且,原则上一律爵位递减,不像开国亲王那样世袭罔替。

除非,能分封到海外做诸侯国君。

从这个意义上讲,后世一个等闲皇子皇孙的爵位,还没有一个世袭罔替的开国公候爵位值钱。

这种爵位制度,能将宗室和功臣贵族的俸禄开支控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到国家财政,也不会太影响皇帝内库。

眼下所有功臣世职,不过三百六十,就算后世缓慢增长,几百年后也增长不了多少,五六百人顶天了。

那么,大唐勋贵的待遇如何呢?

一句话概括,不如先秦两汉,强过唐宋明清。

大唐土地国有,任何人只有使用权,勋贵当然没有封地,但是有封邑。

封邑也就是庄园爵田,世代拥有使用权。但是不能像封地那样封君可以自成小国。

封邑上的劳动力,主要是朝廷分配的官奴,勋贵有使用权和管理权,却没有任意处置的权力。

如此一来,既保证了勋贵的经济利益和地位,又限制了他们,让他们无法扩张土地,垄断田亩。

为了不把勋贵宗室当猪养,《爵典》还规定他们可以自由出仕。通过科举、报考学宫、从军、选充侍卫等方式做官,而且有官职或有功者优先袭爵。

勋贵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必要时率领家兵护卫天子。平时监视地方的吏治和道治教化,作为国民的礼仪典范,但不能干扰地方政务军务。

同时所有勋贵的家政家风,也受到地方官员的监督。

三百六十名开国勋贵,超过八成是江华和海东时期的元从。不到两成是起兵后加入李唐阵营的。

这充分说明,光跟对老板还不行,还要跟的早。

没有爵位的人,小有功劳的也都升官提衔。就算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也都有赏赐。

朝廷上下,满朝文武,可谓皆大欢喜。

天下一太平,立功机会大减,爵位数量也很难增长了。

不过,接下来天子的一些很特别的封爵,让百官都有些愕然。

就是念圣旨的吴镇楼,念起来也有点神色不自然了。

“…是以草木山川皆有灵哉。今封昆仑山为华夏神圣太皇;封黄河为华夏慈圣太后。”

这也就罢了,封昆仑山和黄河为华夏太皇和太后,其实还不奇怪。

奇怪的是,陛下竟然还封了皇后陛下老家青州崂山墨水河弯的一颗银杏树,封那株银杏树为参天公。

但是,别说一棵银杏树了,就算一株草,陛下要封为参天公,那就是参天公。

陛下乃天降圣人。陛下这么做,自然有陛下的道理。

这一道圣旨,倒是提醒了有心人。

晋爵大朝会结束了,李洛宣布退大朝,改为常朝。

五品以下官员出宫,五品以及五品以上,又离开大朝会专用的含元殿,来到召开常朝的宣政殿。

常朝又开始了。

首先华池乡侯、鸿胪寺卿李签出列奏道:“启奏陛下,古来天下一统,天子多要封禅泰山。今陛下再开天日,功莫大焉,微臣请圣驾东巡,封禅岱岳。”

韦素也出列道:“大鸿胪之言,善哉!陛下之功业,远迈秦皇汉武,当此之时,应该东巡封禅了。臣请明年春,东巡封禅。否则,天下人不忍陛下之谦。”

群臣纷纷出言附和,认为要是陛下不东巡封禅,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百姓们都觉得不忍心。

李洛摸着小胡子,冠冕上的十二旈玉珠微微摇摆,“诸卿之心,朕岂不知。只是,朕之功业虽能行封禅之礼,可朕数月前北巡,这东巡就暂作罢。中原和齐鲁,恢复不过两年多,可谓百废俱兴,东巡之事,还是过个三年五载再说吧。”

群臣还以为天子客气,再三恳请,而皇帝“终不允”。

不是李洛不喜欢封禅,而是他这些年就像马上天子一样东奔西走,在京的日子实在不多,真的有些累了。

“眼下有两件大事,朕才最为关心。”李洛说道。

“这第一件事嘛,还是赋税。马上就腊月了,洪武六年眼看就要翻过去,朝廷的收入,财部该是心中有数了吧?”

财部尚书出列回答:“回陛下话,大概的数目是估摸出来了。可大唐地域广大,这秋税之统计,还有很多地方没有递交账目。最快,也要等到腊月底,才能有精当的数目出来。以臣估摸,洪武六年的国库收入,比洪武五年略少。”

李洛皱眉:“这是为何?今年年景不差,应该比去年更多一些才是。”

财部尚书解释道:“陛下勿忧,这也是有缘由的。年初朝廷迁入长安,使得很多大商户,纷纷办理迁入长安事宜,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而且今年西征打了半年仗,东西商路贸易大减,出入阳关的商队只有去年的三成不到。这两个缘由,导致商税比去年略低。”

“还有就是,之前南迁的河北河东百姓,今年开始北归了。他们一时半会无法恢复生产,而河南的免费劳力又少了不少,这使得农税也比去年略低。”

“再就是,今年大唐对波斯和大食海(阿拉伯海)等地用兵,导致海贸受到影响,外国商船减少了大半,这瓷器、茶叶、丝绸、雪糖等大宗货物滞销,南海市舶司的关税也大减。”

“最后就是,就是…”财部尚书期期艾艾,似乎有难言之隐。

李洛道:“大司赋但说无妨,最后什么?”

财部尚书苦笑道:“这也是免不得的。因为太上皇驾崩,民间禁制嫁娶一月,禁止屠宰一月,禁止歌舞酒宴三月。这多少影响到民间的商事,商税又少了一些。不过,这是国礼,万万省不得。”

李洛明白了,点头称是,“原来减少的主要还是商税。农税倒是没怎么少,那朕就放心了。嗯,等到下月底,就知道到底少多少。可不能少的太多,不然朝廷的支出就难了。”

财部尚书笑道:“陛下所言极是。国库还欠着内库的钱,怎么也要三年内还清才是。”

“哈哈。”唐主乐了,“国库内库,本为一家。不急,国库慢慢还,大内暂时还不穷。横竖朕和皇后不要国库的利息就是。”

群臣听了,都是不由莞尔。

李洛端起龙案上的茶喝了一口,“再说第二件事,西域。大司马,西域战事,你给诸卿说说。”

“遵旨!”

都烈出列说道:“最新战报,嗯,那也是两三个月之前的事了,这里海太过遥远,消息传回的也慢。”

“大唐占了里海东岸和半个波斯。江太尉和陈太尉,以及武岩所部,在河中会师之后,再次兵分三路,扼守边界,消化新土。”

“几个月打下来,波斯元军损失惨重,元廷云南王再次被擒获。北边嘛,元军一心保存实力,不与我军决战,倒是让乃颜率主力逃到西边去了。”

“主要战果是,俘虏了三十来万西域团练乡勇。他们都是西域蒙汉领主动员起来和大唐打仗的,盔甲军器都很少的乌合之众,却在元军蛊惑下攻打王师。如今做了俘虏,刚好补充朝廷的官奴。”

听到这么多俘虏,很多人眼睛都亮了。

三十万啊!

都烈继续道:“北方以乌拉尔山和蒙元为界,中部以里海和蒙元为界,南部以厄尔山和盐漠为界。这些地名,皇后陛下亲制的图上都有标示。”

“这海上么,郑太尉的水师占了波斯海湾,隔着海峡,西望大食。水师缴获了元军三百多艘新造的战船,又牵制了云南王的兵马,战果很大。”

“这些消息,你们大概也都知晓,陛下让俺说的分明,主要是说给相公们(文臣)听,起码相公们也应该知道,我大唐的边疆界域,如今到了何处,该如何治理。”

“陛下。”都烈又对李洛举起玉笏,“我大唐和蒙元以里海为界。可里海很大,这海中的水域…”

李洛淡淡说道:“那还用说?里海水域,当然是大唐的。所以,不是以里海为界,是以里海西岸为界。文太尉以为如何?”

文天祥笑道:“陛下圣明,正该如此。臣看地图,这里海当真不小,要是占了水域,放一支水师,就能东西南北照应,可抵十万陆师啊。”

“趁着元军新败,水师尽墨,大唐应该抢先在东岸造船,组建里海水师。”

“文先生之言,总是深合朕意。”李洛颔首,“大司空,即刻组织船匠,去西域里海之东,抢先建造战船。里海事关重大,没有水师势必不成。”

“遵旨!”工部尚书领命。

李洛说完了水师,又提起行政规划。

“之前朕曾有言,打下西域之后,设立四州。故北庭都护府(天山之北)设置为庭州;故安西都护府,设为安州;盐漠之东的波斯,设为西州;河中之地(哈萨克等地),设为河州。如此,我大唐再得四州,增民千万。”

“朕也曾说,一定要再打一次怛罗斯之战,还要打赢。可惜啊,怛罗斯已经成了大唐之土,这第二次怛罗斯之战,却是没机会再打了。”

林必举道:“陛下,新设四州,增民千万。可西域地域广大,也多是色目人。这治理起来,颇为不易。其他不说,光是地方官吏,就是一大难题。”

李洛深以为然,这也是他最在意的,“西域之治,首在人心教化。兵威慑其胆,教化收其心,西域方能长治久安,永为华夏西疆。”

“翰林院拟旨,令穆州(吐蕃)牧金岱和金轮法王八思巴,调集密宗僧人两万,去西域传法,普渡众生。令这西方世界,再沐佛光。”

翰林院司院使牟巘忍着笑意领命道:“遵旨!臣这就拟诏!”

大家都知道,所谓西方世界再沐佛光是什么意思。

“再拟旨,凡县学秀才出身者,只要愿意去西域,便入吏部官籍,以正九品起步录用!”

“凡各地官员,五品以下十品以上,愿去西域为官者,立加三级任用!”

“凡去西域为官者,最多五年,便可申请东归,优先擢用!”

PS:今天就到这了,好累,蟹蟹支持,大家晚安!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