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老树重开新芽,大地重现生机。
秦瑞赶在了年前返回了咸阳城,一众人等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之中高高兴兴的过了个年。
对于秦瑞而言,这是继上次沈望在世之时,在齐国临淄城中大宴欢颜之后又一次众人聚在一起好好过年。
只是可惜沈望已不在了,沈节、李心兰姐弟都还远在齐国。不能相聚了。
但同时,周信乐、荆轲、史红燕、买提古的加入又使得这一次的气氛格外热闹。
而更令秦瑞没有料到的是:大年三十那天,秦.惠文王嬴驷、司马错、扁鹊神医皆派人送来了礼物。
这也是秦瑞第一次在过年的时候收到礼物。也同时收到了秦王对他的重视和朋友们对他的心意。
当庞义带着扁鹊神医的礼物匆匆而来之时,秦瑞还给了他一个不菲的红包。本来庞义是坚决不肯收的。后来还是史红燕劝说他方才收下。
另外,秦瑞给“秦氏商行”的全体人员都发了一个红包,并且全部放假七天。一年到头了,也是该让大家好好休息休息了。同时,也让大家都能好好陪陪家人。
至于身边的这几位,包括田光、荆轲、史红燕、沈娇、周信乐、公孙兄妹、高小乐和买提古老爷子,自然是各有一份“超级大礼”赠送。
就连那匹白马,也是在过年那几天好好享受了一把“加料加餐”的“贵宾”待遇~
过完年后,秦瑞又开始忙碌了起来。“秦氏商行”将要挑选弟子组成商队,根据秦瑞之前记录的西行路线,进行第一次正式的西域贸易。而这一次却不会再有秦军护卫了。不过好在,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加入了秦瑞的“路线图计划”,秦瑞的商队应该会畅通无阻。而少部分未加入计划的国家也并不反对和排斥秦瑞的商队,因此,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国家也没有什么人会刁难他们。
与此同时,秦瑞收到了许多消息。这其中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中原方面:
齐国的“稷下学宫”规模空前庞大,许多大儒纷纷赶往临淄城,加入学宫。其学术氛围浓厚。“百家争鸣”正式开始。
同时,赵国在雁门关外连场大战,重创楼烦主力!楼烦几近亡国。
另外,楚国出现了一位神童:据说年仅四、五岁便能强记博闻,背诵诗文!还颇有大家风范。这位神童芈姓,名平,字原。也有人叫他“屈原”。
当然,楚国还出了一位芈姓的美女,叫:“芈月”。
西域方面:
首先传来的消息便是月氏国内动乱结束。国家重归一统。这对于商队来说是件好事情,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才能更稳定、更安定。相比于一个分裂、动荡的国家,营商环境要好的多。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动乱,月氏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
第二个消息是:焉耆和龟兹两国竟然宣布结盟了。果然是一切“利益”至上。当时还打的你死我活呢。
第三个消息是:于阗国占领精绝古城之后,不久即遭遇反击。精绝国人英勇奋战,诛杀于阗军主将,夺回古城。然而,在战斗中,精绝国的节信王不幸中流矢而亡。
听闻这个消息,秦瑞不胜唏嘘。节信王当时说战乱结束后,会前来咸阳城拜访秦王和自己的话语还言犹在耳。人,却已然不在了。
正当秦瑞布置停当,“秦氏商行”的弟子们准备启程之际。
司马错又来了。这次的司马错看上去有一些忧郁~
“又怎么了你”?
秦瑞问道。
“什么叫“又”?!”
司马错没好气的回答道。
“有事快说,有屁快放。”
“你这个人还真的是粗鲁!”
“说不说?不说滚蛋!我这儿忙着呢。”
“行行行,我说我说~”
秦瑞听司马错娓娓道来,却原来是最近朝堂之上秦王嬴驷召集了几位重臣商讨的一件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秦.惠文王嬴驷对于上一次的秦、魏两国之间的河西之战一直耿耿于怀。秦国和魏国为了河西地区的控制权已争战上百年。
此前,借齐国的孙膑用计,在“桂陵之战”中击杀了魏国的上将军:庞涓。再加上魏国此前的“马陵之战”的惨败。魏国精锐尽丧。而秦国商鞅借机攻破河西,连克数城!
但是,虽然秦国夺回了河西部分地区,却依然没能掌控整个河西。魏国也依然拥有在西部地区面对秦国的战略纵深。
此后,虽然魏国已经衰弱。但秦国却因为秦孝公亡,惠文王新立。又时值商鞅之死。而导致国内有一些动荡。政局不够稳固的前提下,秦国也没有再发动进攻。
但现在,秦国政治清明,国内安定。也没有什么反叛敌对势力。因此,秦.惠文王嬴驷就又一次想起了“河西之地”。
“这么说来,王上是准备再攻河西了?”
秦瑞向司马错问道。
“嗯,王上确有此意。”
“甘龙、杜挚他们会同意?”
秦瑞又问。
其实秦瑞很清楚,以甘龙和杜挚两师徒为首的一批秦国旧贵族势力从来没有真正地为秦国的未来着想。他们只是想着怎么样才能圈更多的土地,拥有更多的佃户和奴隶。还有豢养更多的私兵。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这也是当时商鞅两次变法时他们这些人坚决反对的根本原因。因为商鞅触及的正是这些旧贵族势力的利益。
而真的当秦国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他们又只会象征性的捐出一些钱粮,调出一些人马配合秦王。他们拿着朝庭的俸禄,吃着老百姓的口粮,享受着秦王的供养。却不是真正的为秦国尽心尽力。这也就是秦王一直想对付他们的原因!
“那两个家伙,一直和王上唱反调。这次,被王上找了个借口,赶出了朝堂。现在这几个人已经被贬为平民了。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
司马错答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就好。”
“可是,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