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泰山军诸将中,蒙沮算是比较独特的一人。

最早他就负责泰山军的游奕、哨探工作,后来更是做到了飞军大将,执掌对外军情的工作。

由于多年都是在条线上工作,他也养成了做事细谨的工作态度。

不细谨不行啊,无论是哨探还是谍报工作,一个疏忽就可能直接丢了性命,不细谨的早就都死了。

至今蒙沮都记得他初次带人哨探的时候,一名与他同时投军的山寮,就是因为粗疏而暴露了行踪,最后被泰山本地的豪势部曲给发现,全小队都战死了。

而现在蒙沮负责组织绣衣卫的工作,核心还是要保护王上的安全,那就更让蒙沮越发谨慎起来。

别人想到的,他蒙沮都想到了,而一般人想不到的,他蒙沮也想到了。

就单说一个细节,绣衣卫的日常工作中不是有擎执卤簿、仪仗这些工作嘛。

蒙沮竟然别出心裁的在那些伞盖内圈上铁线,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时,擎执伞盖的绣衣卫可以出伞保护张冲。

这心思也是绝的,毕竟无论是伞盖还是团扇,在表面都是一些仪仗道具,刺客好不容易突入到了最后一层了,谁会注意到那些仪仗队?

而这时候,这些仪仗队的彪形大汉一个个从伞盖下抽出铁丝缠的长矛跳出来,这局面,你说你是刺客,你受得了不?

这还只是一个小细节,更多的因为保密原因都不对外宣示,只有你真的遇到了,才会明白绣衣卫们多么严谨细致。

当然,承担这样重要的工作,绣衣卫们的待遇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这其实也符合权力的运用之道,那就是越是身边的人,越要示之以亲,如此才是安稳之道。

但并不是所有君王都能有这个意识的,他们沉迷在至高无上的的权力幻觉中太久了,就真的以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

所以对待身边人,特别是一些宦官、宫女们,那是苛刻酷待,总以为自己无论怎么做,这些人都只能应着,不敢反抗。

但实际上呢?越是身边人,越对你所谓的君权没有幻觉。

为何?

因为这些亲近人才看过你私下的丑态,明白你无上权威下的黄袍下,也不过是一具肉体凡胎。

而相反呢?

一旦这些人被逼到了绝路了,他们也是最能威胁到你的人。

普通人被惹急了,他能找到谁?还不是随便找一个能接触到的小吏杀一杀,美名其曰是“官逼民反”。

但真正能逼反你的那些人,你一普通人是压根接触不到的。

但上位者的身边人可不是如此,他们一旦被逼反了,那就能直接威胁到你的生命。

而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历朝历代,莫不如是。

所以,时为绣衣卫都督的蒙沮在获得张冲的同意后,特规定了绣衣卫的待遇。

待遇中首要一个就是通人情。

蒙沮很清楚要想让绣衣卫们有归属感,那就必须让这些人感受到朝廷的温暖,感受到王上对他们的体恤。

而提高归属感的重要手段就是给假。

凡是有死丧疾病嫁娶生产诸事者,即便当直,也准告假。另外如果有父母病了,家中无其他男丁的,也准许你告假,且不限时间。

而妻子有病了,你也没有子女的,也准你告假。

另外入一些庆吊亲戚,只要你不出百里以外,也给假。

当然,如果事后被查出来是谎报,那不仅要被开革出队伍,还要被重罚。

而抛开这些惩罚不谈,只要是符合天理人情的,无有不给假的,就是主打一条,让你感受到王上那无所不至的温暖。

甚至,如果你家中老人得病,王上还会赠送汤药,你家中有子出生,还能获得一笔喜钱。

总之,王上是真的把你当家人,当兄弟。

这种情况下你还有其他想法,那就是真的天良丧尽了。

而除了让这些绣衣卫有归属感,蒙沮还要让这些人有荣誉感。

制造荣誉感的手段就是在衣装上做出区别。

所谓绣衣卫,那自然是要穿绣衣的。但绣衣的价格一件就堪比数千钱,这光换装的费用就海了去了。

所以张冲肯定是不可能给所有绣衣卫配上绣衣的,但为了壮绣衣卫的威严,他还是准许绣衣们穿绛衣,戴锦帽,以与众军不同。

而除了在衣着上做出区别,张冲还常会对绣衣们有不时的赏赐。

除了宫内的一些生日或者重要节日有赏赐外,还有夏之冰饮,冬之热汤。总之,张王之体恤人情如此,如何不得绣衣众心。

另外还有一件事,是蒙沮为了方便开战工作而向张冲请来的。

那就是关于绣衣的钱粮俸禄问题。

随着泰山军的数次改制,军队越来越向经制之师发展,凡各军各营,军额都有限数,一增一减悉要向枢密院申请,由枢密院批准,才能增减。

而枢密院如何控制各军的人数呢?就是按照兵额发放钱粮俸禄。

其实,这个兵饷也是这几年才陆续实行的,以前泰山军扩充军队压根不费一钱,只需要为兵士们提供冬夏两衣,以及日常口粮就行了。

因为这些人来当兵,本身就是此前泰山军在地方上重分土地后换来的。

但随着时间过去,泰山军的战场从河北也一路到了并州,到了中原,这些人早就远离了家乡。

过去战场在河北时,这些护田兵出身的还能为了保卫乡土,护住分得的田地而拼命,可现在已距家千里了,过去的初心早就不在了。

当然,受军中宣教使们的影响,大部分泰山军都将过往为小家的想法转变为解放大家的公心。

越来越多的吏士们也意识到,只有全天下的穷苦人都能如他们有田耕,他们才能真正的守住传家的基业。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享受着这份伟大事业,能为王上的黄天大业做出贡献,所有人都深感荣幸。

但理想归理想,现实是,张冲不能让这些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最后就带着一份理想回去。

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虽然解放天下的大业中,不乏建功立业的机会。但实事求是的讲,这种机会对于大多数吏士们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

而等这些人转业回去,就会发现自己家庭的生活水平是要落后社里其他人一大截的。

道理很简单,每一个吏士都是家庭中的重要劳力,他离开家庭的生产,但社里其他没人参军的家庭却一直在生产。

这一进一出下,双方的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如果这些浴血百战的吏士们回到家乡是这样一个结局,那泰山军的形象得是什么样的?

长此以往,等分配土地的红利度过,谁还会主动参军?

所以,即便从荣军的角度,张冲就必须要给吏士们发饷。

而且发饷不仅能约束住军队劫掠,还能提振地方消费。等这些转业的吏士们回到家乡,手里拿着积攒几年的军饷,必然是修房娶妻,当地经济如何能不好。

所以,张冲不怕发钱,就怕钱都烂在仓库了,那才是什么都没有了。

张冲还是有简单的经济学常识的,知道钱只有流通起来,才会越来越多,反而都存在府库里,那就是一堆破铜烂布。

正是得益于这份见识,张冲对于赏赐这件事从来都是很大方的。

其实在前世时,张冲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常在史书上看到一些皇帝动不动就大量赏赐下去,比如宋真宗去封禅泰山的时候,将府库的钱如同潮水一样赏赐给沿道的百姓。

还有一些好大喜功的皇帝,每每有外酋朝贡时,国家就会数倍返回过去,这些都曾让年轻的张冲认为,这些人都是败家子,儿卖爷田,不把钱当钱。

而到了张冲有了一些阅历,对经济学有了入门的认识后,他才意识到,在那个缺乏市场调控的时代,大规模的赏赐是提振经济的不多的手段了。

所以,张冲不仅给军士们固定发饷,战后叙功的时候还有赏格,可以说,对军中吏士们是极致优渥了。

张冲手这么松,也不是没有大臣们提过意见,认为国家钱粮储备如此山海一般撒下,日后朝廷有事,需要用钱粮时,怎么办?

其实张冲也认为这些大臣们的想法是对的。

紧财政确实好,能将足够多的钱投入到社会财富的流通中。

但可惜,要想实行紧财政,就必须要有严格的税收制度,以及一支人数众多的税务铁军,如果少了后着,钱撒下去却收不回来,那就真成了明朝了。

无论是国富民穷还是国贫民富,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张冲也在寻找着两者之间的平衡。

但给军队发饷还是按照张冲的意志给贯彻下去了,而且达成的效果就很好。

这些年,当退役的军士们带着丰厚的军饷回乡时,治下对于泰山军的追捧和爱戴是肉眼可见的提高。

毫不夸张的说,在冀州一些富裕地区,大伙甚至自己掏钱,也想让子弟们参军。

民间对于参军就是这么趋之如骛。

本来嘛,既然是发饷,那必然是发钱的,而本朝一贯以来的钱就只有铜钱,至于这些金银都还只是上流社会流通。

比如前汉时,王侯之家必须要每年缴纳给皇帝一笔钱用于祭祀。而这笔钱就是按照王侯食邑的户口数量来缴纳的。

换言之,这笔钱呢,就是朝廷对于公侯们每年征收的一笔人口税。

在汉代时,公侯们缴纳这笔钱就是用黄金来缴纳的,所以也叫酎金。

所以黄金也就是多用在上层的祭祀上,民间还是多用铜钱和布帛。

但张冲明白,这两种都不算是好的货币。

铜钱流通的历史非常久,但因为铜本身就具有使用属性,无论是铸造铜镜还是其他材料,都要耗费大量的铜材。

所以在流通过程中,铜钱必然是不断减少的。

当然,对于目前的商业活动以及铜料开采的规模,这点损耗减少并不是什么问题,所以天下缺钱,那也得宋以后了。

所以,张冲自己也给下面发铜钱,毕竟真要在民间流通,还得是这种小额的铜钱。

但另外一个布帛可就不行了。

布帛能作为货币存在于世,的确和它坚挺的实用价值有关,但它却少了能作为货币的一个最重要功能,那就是可以分割。

布帛当然能分割,但每分割一次,它的价值就会锐减。

比如一整块布的价值就要比割开的两块布总和要高,此外布帛在分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分了,因为分到碎布后,也就没使用价值了。

所以,布帛并不是理想的货币媒介。

张冲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才试图将金、银引入到民间,作为一种新的货币。

此前,他在荥阳大战的时候,就熔铸了一批纪念金用来赏赐给有功将士,然后还将金牌、银牌、铜牌来颁发给演武大赛的武士们。

张冲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金银的流通。

但目前来看,还是需要时间。

所以,目前张冲在给军士们发饷就是发铜钱和粟米两种。至于其中的比例,则按照屯驻地的商业情况来算。

比如说现在大军屯驻在京畿,商业凋敝,军士们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什么东西,所以按照往常,张冲应该是发粟米多,钱粮少。

但问题是,京畿地区因为常年压榨,又误了此前的春耕,所以地方上也是是缺米的。

而现在京畿地区的十万大军的后勤全部仰仗于河北,

所用的米粮全部都是从邺城一带沿着大河转运过来的,这就造成了粟米也是非常珍贵的,几乎各个部队都有多少折色。

也就是说,各营吏士们只能收到一部分粟米,其他的都按照钱帛来折算。至于这里面的比例,就看各军军主的本事了。

但蒙沮这位绣衣都督是怎么做的呢?他竟然能争取到麾下所有绣衣都拿粟米,一点折色也没有,全部都能收到粟米。

正是这份特殊待遇出现,诸军就明白了,那就是绣衣卫自诞生的那一刻,就是简在上心,注定就是不一样。

如是,此前拒绝加入绣衣卫们的军中果毅们,这才大呼后悔。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