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方的朔风已经吹到了汝南悬瓠城。

此城在后世隋唐后改名叫蔡州城,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枢纽要塞。

从这里,可以南下淮水,连通徐扬,本来就是陈、蔡、汝、颍诸地漕运的关键节点。

而不仅如此,悬瓠城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它整个城市都是被汝水给包围的,整个就像是悬在汝水上的瓠瓜一样。

所以别看此城现在好像不出名,但实际上在后世,却无数次决定着历史的走向。

当年拓跋焘率领大军二十万围攻悬瓠城,准备南下攻灭江南,但谁也想不到就在这里被城内的千人守军给阻挡了。

而在这一个位面,因为郭嘉的未雨绸缪,在作为汝南郡守坐镇在悬瓠期间,他在原有的城防基础上再一次扩大,将整块河中地都攘括起来。

此前,悬瓠城只是一座小壁,周长不过六里,一面城墙也就是八百步的样子。

但后面陈公国将政治中心从平舆转移到悬瓠之后,为了安置大量的军吏、工匠、士家,就开始将城区向外扩张。

到郭嘉主政后,终于扩张为内外双城的布局。

其内城就是原先的悬瓠老城,除了城墙高度提高到了四丈高,大体没有什么变化,设四门。

而外城则非常巨大了,它是围绕着整个河中地建造的,所以算是一种不规则的城墙,整体周长有二十四里,将整个河中地包围起来。

因为有汝水作为外围,所以外城的城墙就修到了三丈高,设了三个门,分别是左汝水边上的西门,右汝水边的东门,以及东门。

而作为悬瓠外城天然的护城河,那汝水有多宽呢?其足足有三十丈之宽。

可以说,悬瓠城这样的关防规模,在它落成后的那一天开始,就成为了中原第一城。

但再坚固的要塞也挽回不了大局的败坏,此时的大陈公国在广大的中原大地上,只有寥寥数城还在坚守,剩下的早已竖起了杏黄大旗。

此时,悬瓠城内就聚集着十几万军民,这些人都是袁氏的核心和那些不愿意屈服于泰山军的汝、颍、陈、沛等豪强世家们。

可以说,现在的悬瓠城就是中原反泰山军势力的最后堡垒。

但即便悬瓠城如此坚固,却依旧不能给城内的居民们带来多少安全。

就在此前不久,城内的头面人物和袁尚、袁熙、郭嘉、逢纪、郭援、辛评、辛毗、管统、华彦、孔顺等幕府核心,一同登城。

本来他们是要喜迎从附近支援过来的援兵的,却不料看到了一场绝望的场景。

当时大概有两三千的汝南兵从平舆一带支援过来。

但在要到悬瓠北,也就是汝水北岸时,忽然遇到了二十骑的泰山军哨队。

这支哨队是泰山军的一支标准的游奕探哨,在遭遇到这支汝南兵后,并没有打算发起进攻,就准备撤回去。

但当时的汝南兵将领遥望见南面悬瓠城上的丛丛身影,果断决定拦截这二十多骑的泰山军。

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见泰山军这边人少,便觉得可欺,想要拿这些人的人头鼓舞城内的士气。

既然这些汝南兵这般嚣张,这些泰山军哨骑们也没有要退的打算了。

他们直接列出了一支小阵,其中以十骑居前,然后左右两翼各分五骑作为张目。

在那些汝南兵都没有来得及列阵的时候,泰山军这边骑队就开始猛然冲刺。

最前的十骑并列张开,用马槊直冲汝南军,两翼的泰山军则撒放箭矢,不断射杀那些有华丽军衣的汝南军吏。

片刻间,这二十骑如下山之虎,在汝南军中横冲直撞,前后突杀。

而汝南兵压根就没有抵抗意志,只是这一轮就全军过半,奔跑猪突间,死伤大半。

乱卒慌忙间都冲下了汝水,但除了少部分人,其他都淹死在了汝水。

那些泰山军哨骑们也没有想过自己随意一冲就能取得这样的战果,随后掩杀了一阵后,将一些军吏将弁的脑袋砍了后,就扬长而去了。

二十多骑是走了,却给悬瓠城上的众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二十对两千,双方人数达到了一比一百的恐怖悬殊,就是两千人打二十人,就算一人拽个胳膊,都还有一千九百二十人抢不到呢。

但就这样,己方这边还输了,而且是输得彻彻底底,一点遮羞布都没有。

其实城头上的这群人中,也许只有郭嘉是最淡然的那个,在他的心中,对于这样的战损其实已经是能预料到了。

那些从平舆赶过来的部队,别看有两千多人,但真正的老兵才有多少?

河洛那一战,可谓是完全将陈公国的骨头都给打断了,丢失了百战老兵和武士,如今的陈公国还有什么可以与泰山军野战的部队?

而对面呢?虽然只有二十骑,却是半甲骑的队伍,全身上下除了战马,其他都装备着铁甲、铁盔。

这样的部队人数虽然少,但只要冲锋起来,那就是横冲直撞。

此时的泰山军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对骑军的建设已经到了巅峰。

除了专门用来破阵的甲骑之外,还有像游奕哨骑一样的半甲骑,这些部队都按照不同场景去使用。

郭嘉虽然没有参加那次河洛之战,但却一直重视泰山军骑兵的情报。

要知道这种半甲骑还只是寻常,而那种甲骑才是真正的人间杀器,远远望去,每一骑就彷佛是一座铁塔。

那些援兵要是遇到这些铁甲骑了,怕还会更惨。

叹了一口气,郭嘉对边上的袁尚说道:

“泰山军野战之强,今已观之,为今之计只能仅守悬瓠,以待天下又变了。”

话说得沮丧,但却也是事实。

就这样的野战成绩,城里没人会愿意出城作战的。

此时身着孝衣,穿铁甲的袁尚欲哭无泪。

是的,他终于击败了父亲的其他几个儿子,继承了陈公国,但此时父亲留给他的却只是满目狼藉的残破国家。

城不过二,兵不过万,民不过十万。

此时袁尚听着郭嘉的话,看着城下汝水上凄惨哀嚎的场景,声泪俱下道:

“我袁家何至于此啊?”

说着更是眼泪鼻涕一抹一大把。

但在场的大伙皆知道原因:

“这就是真龙下场,赢了获得一切,输了身死族灭,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只是可惜了袁尚了,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就已经一切不可挽回了。

其实袁尚还是有可以依赖的手段的,那就是尚父郭嘉所编练的万名新军。

以前袁绍在时,一直推行的就是精兵政策,因为靠着庄田制度供养出一大批合格武士,所以这项政策一直非常有用。

但后面陈公国在北上河洛的时候,为了供应大量精兵的军粮,袁绍命各郡县搜刮壮丁去前线羸粮。

后来这些壮丁又开始慢慢充入军队,以至于各军战斗力都有不小的下滑。

但就是这种比例在后袁绍时代都成了奢望,因为大量精锐武士的丧失,这种以武士为骨干,徒隶、丁口为肉的军队模式正式破产。

没有骨干,就是强征了丁口为兵又有什么用呢?也只会浪费粮食。

而且强征为兵,又使得地方号泣动乎邻里,嗟怨盈于道路,让本就没有民心的袁家更是陷入百姓的仇视之中。

所以由郭嘉做主,力排众议遣散了这些徒隶武装,而是开始编练新的军队。

虽然编制是新的,但其实人还是那些人。

郭嘉只是将城内迁移过来的梁、陈、汝、颍等地的豪强部曲整合为军,以各家子弟为核心,编练了一支新的作战军队。

但也正是通过精简部队,去除冗兵,郭嘉得以腾挪出大量的资源用在这些军队身上。

这些遴选上来的精兵普遍以步兵为主,强壮矫捷,极为精练,可以背负重达六七斗的甲械和军粮,日夜行二百里。

而能做到这些,郭嘉他们的花费也很大,普遍一个兵的军饷和军赏是过去养兵的三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今只有财富的陈公国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练兵了。

但即便如此,让这些新军出城野战也是力有不逮的,因为他们都是步兵。

不过也不用小觑了这支部队,作为陈公国最后的武吏,军中还是不乏勇士的。

这些人有的就是北地的归化人,如马延、张嶷、李孚等;有些是豪势家的部曲家将,如苏由、尹楷、韩范、梁岐等;有些则是袁家仅剩的一些精粹,如严敬、彭安、岑壁、汪昭等。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出自袁尚的私人部队,很早前就追随于他了。

也正是这些人的存在,使得袁尚还有一点信心,去守住悬瓠。

但此时的袁尚可能并不清楚,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将会在之后的日子里,一个个消失在血战中,最后与大陈一起退出历史舞台。

之后的日子里,中原地区越来越冷,但悬瓠城上的诸将们却怎么也没看见泰山军的身影。

难道泰山军不来了?

……

张冲从始至终就没有将悬瓠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

虽然他也并不清楚悬瓠城在历史上到底有多难打,但这并不妨碍张冲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后世来的他,对于战争有着深厚理解,那就是只要将敌军的有生力量歼灭干净,剩下的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张冲才热衷于打大决战,为的就是在大决战中将敌军有生力量歼灭。

在他看来,袁绍的势力其实在河洛之战中就已经土崩瓦解了,剩下的不过是苟延残喘。

而事情的发展也的确如张冲所料,那就是压根不用自己去推一把,中原那些郡县自己就瓦解倒塌了。

而现在,那悬瓠城就是不攻取,又能对他张冲有什么影响呢?

但张冲倒也不会放松悬瓠城这个方向,为了防备从城内冲出敌军来袭扰自己的粮道,张冲专门安排了一支偏师留在中原一带。

由乐进所率领的铁骑军,除了负责防备悬瓠城的袁军,还需要负责剿灭散乱在中原一带的盗匪、狩人团等武装。

如是,单靠乐进这一支军队就有点不够了,所以张冲特令乐进这边派遣精锐的武士前往各郡县,将地方上的护田兵队伍给拉起来。

此时,乐进的身边的武士牛金就在陈国陈县负责编练地方护田兵。

烈日下,牛金顶盔带甲,手拿一根细长教棍,正在练兵台上踱步。

台下,数百名弓箭手正在听着号角操练。

一声号角,人人拈弓搭箭,再一声号角,数百箭矢就飞射二十多步外的箭靶。

但即便已经到了这么近的位置了,但依然能看见很多箭矢脱靶了。

牛金已经有点气急败坏了,他冲着台下的鼓角大喊一声:

“都他娘的别吹了,射的是什么狗屎。”

听了牛金的怒骂,也是刚刚学会吹号角的小年轻立马不敢吹了。

叫停了号角,牛角就开始对下面的数百弓手怒骂:

“就我一个太原人我都听过当年陈国人善射,号天下无双。但你们就这样射的?都别给我实箭射了,就给我拉弓,活浪费我的箭。”

说了话,台下几个教射的泰山军吏士赶忙让陈县兵们放下箭矢,先用弓空拉。

看着下面这群孬兵,牛金没多少兴头在,直接跳下了台,走到后面的天幕下了。

在那里,几个铁骑军的军吏正在舆图上指指画画。

牛金靠了过来,先是打量看了一眼舆图,然后对其中一个年轻的军吏抱怨道:

“小陈,这就是你拉来的兵?他娘的,我就没带过这么差的。二十步步射靶子,竟然还能十射六不中,这种就不应该去当兵,就应该继续拿锄头。”

那个叫小陈的就是陈国人,出自当年陈国黄巾,后来黄巾队伍势头被扑灭,小陈就转移到了泰山地区,在那里接触了比较系统的培训。

这一次泰山军到了陈国地面,当地的铨选司就找到了小陈的档案,将他从泰山调到了陈国。

而现在牛角所编练的这批弓手,就是小陈到了地方后做的第一件事。

此时小陈听了牛金的抱怨,也是苦笑:

“老兄长,真是没办法的事呀,之前袁绍将这陈国祸害的不轻,有点射术的被拉走了,剩下的这些就是最好的了。”

小陈说完,边上的一个军吏头也不抬说了句:

“就这样练练吧,反正不用这些人去上战场,能应付那些狩人队就行了。”

牛角耸耸肩,见宣慰使都这么说了,自己干嘛还着急上火的。

他刚刚看了一下几个人在舆图上的指画,分明就是现在王上大军前出的位置。

见在场都是铁骑军自己人,牛金终于将这段时间的一个心里话说了出来。

他低声问道:

“咱家军主是不是得罪上面了?不然怎么每一次大决战都没有我们呢?论野战,咱们铁骑军也不差吧。”

这句话说中了在场几个人的心声,是啊,咱们铁骑军又差在哪里呢?

他们在这里指画舆图是为了什么?不还是想打这一仗?

哎,算了,到底军主有没有得罪人咱们也不敢问,可能这就是命吧!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