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这座坚城,历史上孕育了多少野心勃勃、蠢蠢欲动的心灵。
从春秋战国的赵氏发家,导致三分晋国;到汉初的韩王信投靠匈奴,引起白登之围;
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群雄竞相争夺此地,到李渊父子据此开创霸业;
从李存勖的后唐,到石敬塘的后晋;从刘知远的后汉,再到刘崇的北汉。
晋阳,从来就不是一块能够消停的地方。
但奇怪的是,宋太宗赵光义摧毁晋阳城之后,这块土地上再也没有诞生过那么多野心家。历史就是如此神秘,有些事,不得不信。
隳(hui)名城,是历朝历代消除敌对势力影响,维护自身统治的惯用手段,项羽烧咸阳,杨坚灭邺城,朱温毁长安,赵光义平晋阳……
吴起收到汉王的批复之后,立即动用五虎之兵,连同晋阳的俘虏,连日施工,将晋阳城完全拆毁。
然后北移数十里,在更靠近忻定盆地的地方,新建一座城池,汉王为之命名曰:“太原”。
将晋阳周边,忠于赵氏的居民分散流放至北地、陇西、五原等地,将忠于汉国的朔方、上郡、西河之民移入,并在此建立太原郡,将东至井陉、西至离石的广袤国土全部纳入太原郡管理。
任命卫将军公子信兼任太原郡守,坐镇于此。
但俱酒对赵氏在晋阳的统治根基之牢,仍然心有余悸。
摧毁一座雄城,迁走数万居民,或许能消除一时影响,但不能抹去精神印迹。
赵氏从立家、到立国、再到亡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自己营造了一系列“伟光正”的舆论人设,构建起一系列的精神谱系,将自己美化的如同神只一般。
人设都是精心立起来的,立人设可能需要几百年,但塌房可能只需要一瞬间。
灭其国,还要诛其心!
俱酒立即命令卫鞅、端木伯御、乐乘、吴期等人,精心搜集赵氏见不得光的一面,采取着书、绘画、说书、俳优戏、诗歌等形式,广泛流布天下,揭穿赵氏的伪善面目。
包括但不限于:
1.大肆讴歌“董狐直笔”的故事,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揭穿赵盾、赵穿弑杀晋灵公的罪恶过往。
汉王还从记忆里挤了半天,挤出几句诗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2.歌颂当年邯郸午的家臣涉宾的忠义,挞伐赵鞅滥杀赵午,激起中行氏、范氏之变的罪恶。
涉宾的后人涉古,正因为念念不忘为主公赵午复仇,经商有成后,加入了唐社,俱酒这样一做,也算是对涉古有所交待。
命吴起以中行氏后人身份,痛斥当年赵氏乱国,戕害中行氏的“始祸者”行为。
又觅得一范氏后人,命其现身说法,对赵氏大加挞伐。
3.歌颂昔日代王夫人摩笲自杀的贞烈往事,批露赵无恤冷血残忍,杀死自己亲姐夫的发指罪行。
在摩笲山为摩笲夫人修建庙宇,并准备亲自前往祭奠,唤起代人对摩笲夫人的怀念,加深对赵氏的刻骨仇恨。
当年代王的后人代不实,也是唐社四大长老之一,其子代涤在消灭林胡过程中,立有大功,也受到了汉王的重用。
一直到今天,摩笲夫人的传说都令人动容。
4.将智伯瑶树立为忠良典型,将当年围攻晋阳的行为进行美化,解释为智伯为了维护晋室,讨伐早有不臣之心的赵氏。
这一过程中,重点对赵氏进行批判,没有对韩、魏两家多着笔墨,只是时机未到。
此举令唐社长老智战感动到老泪纵横,汉王终于为智伯正名了!俺们智氏是公忠体国的大忠臣!
俱酒可没有糊涂到将智氏、范氏这些六卿后人再重新启用的地步,借用他们不过是用了造造舆论。
这年头,反正谁死得早,谁就是忠良,谁就是典型,就立他为榜样!
5.推翻赵氏精心编织的“赵氏孤儿”的谎言。
其实在春秋之时,左丘明就在《左传》里完完全全地写下了赵氏“下宫之难”的前因后果。
晋国正卿赵盾,是赵同、赵括、赵婴齐同父异母的兄长。
晋景公的姐姐下嫁于赵盾之子赵朔,赵朔死后,谥号赵庄子,因此景公的姐姐也叫庄姬。
庄姬守寡之后,赵朔的叔叔赵婴齐,就将侄媳妇勾引到手,二人形成乱伦的奸情。
事情败露后,赵婴齐被赵同、赵括兄弟逐出晋国。
庄姬失去了情郎,怀恨在心,在晋景公面前少不得说赵同、赵括的坏话。
自赵盾起,赵氏在晋国嚣张跋扈,树敌太多,且在邲之战中不听指挥,导致楚胜晋败,在晋国之内早就对赵氏多有非议。
且赵氏家族早就与栾氏、郤氏家族有矛盾,墙倒众人推,在君臣合力而为下,晋国诛杀了赵同、赵括,并灭赵氏全族。
而赵朔之子赵武,当时跟着庄姬住在晋景公宫里,从而逃过了一劫。
若干年后,与赵氏勾连颇深的韩氏宗主韩厥劝谏晋景公,认为赵氏祖上赵衰有功,不能没有后人祭祀。
耳根子软的晋景公复立赵武为赵氏后嗣,恢复了赵氏的爵位和封邑。
这就是“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
客观来讲,赵氏族人的任性妄为和骄横跋扈、不知收敛,是促使赵氏遭遇灭族之祸的主要原因,郤氏、栾氏等卿权力倾轧、排挤争权也是重要的原因,而庄姬之怨不过是一个导火索。
晋景公诛灭赵氏也无可厚非,作为国君,他要杜私门、强公室,防止卿大夫尾大不掉。
但景公还是过于仁慈,没有斩草除根,留下了赵武这个后患,导致最后晋国被赵氏后人所分。
赵氏复兴后,为了拔高人设,歌颂赵氏的苦难辉煌,刻意编造出一个“赵氏孤儿”的故事,塑造出公孙杵臼、程婴两个忠义门客的形象,树立了一个邪恶的屠岸贾的反面人物。
不得不说,赵氏编故事的手段十分高明,故事讲的多了,就成了史实,连司马迁都被吸引,写入了《史记》,造成了更广范围的流传。
甚至流传到了国外,被伏尔泰改编为话剧《中国孤儿》,在伦敦演出时引起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