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娘本来想着我们一家远离京城,好好在这里生活。”叶母说完后,伸手握着她的手道,“可谁曾想即便我们远在千里外,也能跟京城的人牵扯上。”
叶母叹息,她原本想将秘密隐藏一辈子的。
可是现在,她不得不把这个秘密暴露出来。
“或许这就是命吧。”
叶母又深深感叹了一声,随即对女儿说道:“日后,你到了京城,一定要留意秦家的人。”
她担心要是被狠毒的继母知道了阿月是她的女儿,会算计到阿月身上来。
毕竟若无意外,阿月就是妥妥的晋王妃。
晋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手握兵权,以秦家那些人的性子若得知,还不得如吸血蚂蟥一样黏上来。
叶疏月整个都是震住的。
她没料到自己母亲的秘密居然是身世。
不过听到母亲差点被恶毒继母算计,叶疏月直接就将秦府那家子人全都划上‘x’了。
“娘,您不恨他们吗?不想报仇吗?”叶疏月问道。
倘若换成她是叶母,她定然不会放过那些害过她的人!
“恨,怎么不恨呢。”叶母松开握着女儿的手,声音变冷。“我恨不得将他们都凌迟!可是以前,我只是一个不被待见的女子,后来,我遇到了你爹,有了你和阿阳;我有了软肋,就更无法跟有权有势的他们对决了……”
她不是不恨,不是不想报仇,而是她没有报仇的资本,更怕因为报仇,会伤害她最在意的丈夫与儿女。
“你知道吗?我那继母一进门就带回一个仅比我小半岁的女儿。对外,都说那只是我爹的继女。可是她的容貌偏偏跟我爹很像……”
叶疏月懂了!
什么继室、继女,看来她那便宜外公分明在婚内就跟那女的勾搭成奸,还生下了小野种。说不定就连她早逝的外婆都是被这对奸夫淫妇给害死的!
叶疏月更下定决心了,一定要替外婆和母亲报仇!
尤其半年后,爹娘要去京城。可不能让那家子还有机会伤害娘!!!
不过这些事儿现在还不能告诉娘,省得她担心。
“娘,您放心!女儿知道怎么做的。”
……
叶疏月从回忆里抽离,看向眼睛泛红的父母,她心情也有些低沉。
自穿越过来已经一年了,经历了生娃、踹飞渣夫、恶婆婆与带娃和离回娘家,还有开店做生意,到现在即将二嫁到京城。她已经完全融入其中,但是让她最重要的还是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与爱。
现在突然要分离,叶疏月极为不舍。
“爹、娘,不用送了,您们回去吧。”叶疏月忍着心里的不舍对父母说,“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能在京城团聚了。”
“岳父、岳母,我会保护、照顾好阿月和碗碗的,您们放心!”谢琰也说道。
叶父他们也知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见时间也不早了,怕耽搁他们回京,也忍着难过不舍点了点头:
“好,我们不送,就看着你们离开。”
“阿月,你们路上要小心。特别是两个孩子,要照顾好。”叶母叮嘱道。
“知道了。”叶疏月点头,对一旁同样红了眼眶没说话的弟弟说,“阿阳,照顾好爹娘。还有乡试参加,姐姐在京城等你们。”
“姐放心吧,我会照顾好爹娘的。”叶明阳朝着叶疏月说,然后又对谢琰说,“王爷,照顾好我姐和碗碗。”
几人依依不舍,但最终还是分别了。
直到马车走远了,叶父他们还沉声说道:
“走吧,我们也回去。”
一家三口叹息,转身离开。
与此同时,马车里的叶疏月心情低落,沉默不语。
谢景曦逗着小碗碗妹妹,不敢打扰月姨。
谢琰也知道叶疏月是不舍得叶父他们,他伸手将叶疏月揽到自己怀里,开口安慰道:“等阿阳乡试后,我就派人将岳父、岳母和阿阳一起接到京城来。”
叶疏月朝他笑了一下,没说话。
她沉默,一则是离开父母,心情低落;二则却是她在考虑秦家的事情。
渣外公跟那位继室有可能害死了外婆,还害了母亲,她是不会放过的。只是她对秦家一无所知,还得先调查一下,找到他们的把柄,最好一击即中!
前段时间,孟铮已经给她来过消息。几个月的时间,孟铮已经收拢了一批人。
叶疏月想着她日后基本都会在京城了,身边自然也不能少了人。所以她在出发前已经给孟铮去信了,让他带着人去京城。
等她到了京城,会去跟孟铮汇合。
秦家,到时候正好让孟铮派人查一查。
车轮轱辘,载着叶疏月母女俩前往新的‘家’。
……
京城,皇宫,御书房
泉子公公等人也回到了京城,几个被派去向叶疏月‘取经’的官员复命后,已经出了宫。
御书房里,龙涎香弥漫。
一袭明黄龙爪锦袍的皇帝谢宸正听着泉子回禀着去七宝镇的点滴,等听到说谢琰的眼睛经过神医曲长风治好后,整个人唰地眼睛亮了起来。
“真的?阿琰的眼睛能看见了?”
因着泉子公公去了,所以谢琰并没有再特别给皇帝传信说他眼睛复明的事情。至于叶疏月的事情,他也没提。谢琰准备自己回到京城后,亲自向皇帝提。
“回陛下,是真的,晋王眼睛能看到了。”泉子公公声音略激动。
皇帝反应过来后,哈哈大笑:
“好啊,好啊,阿琰眼睛能看见了,老天庇佑啊。”
皇帝是真的高兴。
之前弟弟离京找神医治眼睛,皇帝其实并没觉得事情能百分百能成。但是还是带着希望的,现在真如愿了,心里的欢喜自然可想而知了。
“赏,统统有赏!”
一高兴,皇帝就开始撒银子了。
泉子公公等都高兴极了,谢恩道:“谢陛下恩典。”
高兴之后,皇帝又纳闷了:“既然阿琰眼睛都好了,他怎么没有一起回来?”
眼睛都好了,还留在乡下做什么?
泉子公公猜到了一些谢琰留下的原因,但是却不敢说。只是道:“奴才离开时,王爷说想再在七宝镇休养一个月。按时间算,现在应该起程返京了吧。”
皇帝一听,也是。弟弟眼睛才刚复明,多休养好也没错。
就在这时候,有人送来了谢琰飞鸽来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