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瑭自顾自的吃着吃食。
他并未理会顾常春,在他看来,为将者,战前必有方略,临战必要静心,接战必要疯魔,如此方可败敌。
顾常春显然哪一点都具备,战前没有应对之策,临战又慌乱阵脚,如此与他说了心中想法又有何益?
他对顾常春的评价仍旧如此,校尉之才而已。
一时间大帐内安静异常。
顾常春一直盯着高敬瑭,他是真的很无奈,与这个弑杀成性嚣张跋扈的疯子合兵共处,他心力交瘁。
他长吸一口气:
“高大将军,我知你看不起本将,你胸有韬略不愿说也罢,但本将想知道,左匡一万大军近在眼前,高大将军在等什么?”
高敬瑭仍旧没有说话,自顾自的将肉食吃完,直到顾常春怒火积累到顶点,按着腰刀的手指铿铿作响…
高敬瑭擦了擦手,轻飘飘说了一句:
“既然顾大将军等不及,那便下去准备前行五十里进攻吧。”
顾常春微微一怔,“果真?”
高敬瑭挂起一抹嘲讽,似笑非笑道:
“攻左匡,定疆军先行打头阵,本帅的武威军缓缓压进,以防背后付俊压上,两军相距十里,顾大将军没有异议吧?”
顾常春微微皱眉。
按理说,两军合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近四万兵马破左匡一万兵马不是难事,偏偏高敬瑭要以他定疆军单独打头阵。
不过转头一想,高敬瑭说的也属实,必须要防备背后付俊武敦的联军偷袭!
高敬瑭不会故意想消耗定疆军,也不敢,否则定疆军没了,他武威军独木难支。
想到于此,他毫不犹豫说道:“没问题,我定疆军必破左匡!”
高敬瑭正色道:“好,本帅有言在先,战端一开,本帅军令之下不讲人情,若不遵军令,本帅必杀之!”
“必遵高大将军军令!”
说完,顾常春抱拳后转身离去。
高敬瑭看着顾常春离去的背影,冷骂一声:“校尉之才!”
破这左匡一万大军进入乡宁有何意义?后面一百五十里地两面跟着七万大军!
所以他始终没有真正打算回师乡宁。
唯有破了左匡、付俊、武敦这八万大军,届时攻守逆转,不管回师乡宁,亦或是兵进京畿洛安,皆可根据形势而定。
欲破这三人的八万大军,全军攻任何一方,另外两方便会紧跟压上,风险太大,不是良策。
唯有分兵而击。
但分兵也需要策略。
若与顾常春分兵,让定疆军独自来攻左匡,他留守封县,拖住付俊,他不动,付俊必不会动,但武敦会动。
武敦定会夹击顾常春,怎么推算,顾常春都凶多吉少,顾常春死了不要紧,兵力更少了,独守封县进退不得,意义不大。
若让顾常春留守封县,他领武威军攻左匡,付俊必动,也不做考虑。
若让顾常春进攻武敦则更加不可能,除非他们全军进攻武敦,但付俊会无动于衷吗,必然不会!
如此,唯一的办法便是:
顾常春攻左匡,他攻武敦。
但若他们在山阳腹地分兵的话,左匡、武敦遭到攻击,他推算,付俊不会傻到分兵支援,几乎毫不犹豫会因顾常春兵马少威胁小,而选择支援武敦夹击他武威军…
如此一来,他可就危险了…
他的两万多武威军若全军覆没,或是损兵折将,就算顾常春取胜,也将会被付俊剿灭,更别谈解大王之围了!
所以,唯有让顾常春拖住付俊,让他全力攻武敦才有一线希望。
且两方战场不能太远!
他有充足的自信,只要背后没有付俊,短时间,一战而胜吃掉武敦!
这样顾常春就算全军覆没,也死得其所,若是他击败武敦及时,调头回援顾常春,或许顾常春有生还的希望!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而要让增加付俊攻击顾常春的几率,战场不能太远,唯有让顾常春攻左匡,发生在付俊眼皮子底下,而他则慢一步攻武敦!
在如此计划下,他才顺势圆了顾常春的坚持,全军回师乡宁。
也能多少造成顾青衣的警惕,不敢全力攻乡宁城,能让大王喘口气,寥剩无几罢了。
如此情况下,付俊接到左匡的求援,武敦尚未遭到攻击,付俊是帮左匡还是不帮?
就算付俊无视左匡,而选择助武敦,那么他新拉起的近一万地痞囚徒军便成为了一支奇兵,将会为他拖住一些时间。
若是付俊选择先助左匡,则正中他的计划,如此他的囚徒军则可以与他合兵夹击武敦,他或许将更快击败武敦!
从来都是嚣张跋扈的高护秦,此刻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看向高敬瑭:“大帅,真的要定疆军独自先行开战?”
高敬瑭瞪了一眼高护秦,骂道:“你耳朵塞驴毛了,还是当老子说话放屁?”
“且让这校尉之才去攻吧,否则老子早晚要被他烦死!”
高护秦忽而说道:“咱们丢下定疆军,要是他们全军覆没,日后大王怪罪下来,这可是杀头的罪名…”
高敬瑭眉头一挑:
“你们这群狗东西平日军纪不顾,积累下来老子早就够杀头的了,如今老子又屠了那些与穆军暗通款曲的世家官吏,还私自扩了兵马,哪一样不够杀头的?”
高护秦嚷嚷道:
“当初南下中州之时,大王亲口说不准滥杀无辜,积怨百姓,可没说不准屠杀与穆军眉来眼去的世家官吏啊!”
“再者说了,大王当初也给了大帅自主权,进山阳郡前,大帅请求适当扩军,大王也没说不答应啊…”
高敬瑭骂道:
“就你狗东西话多…”
“大王如今不是世子,是王,是我秦燕六十万将士之主,要顾忌之事太多,很多东西不能开先例,也不能明说…”
就拿屠杀世家官吏来说,出兵之时,大王隐晦说了一句“不准滥杀百姓,来中州是掀翻皇帝的,不是积累百姓之怨的”,此话就看如何理解了!
而他进入山阳前请求扩兵,大王没有明确拒绝,也可理解可以扩兵。
但这个口子能开吗?他今日能扩军,明日便有其他将领征战在外找理由请求扩兵!
大王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不答应,将领心生怨气,答应,长久以往野心渐生,国将不国!
说着,高敬瑭叹了一口气:
“不能明说便是隐患,老子得罪的人太多了,届时这些人以大王无明令,而老子却做了为由,以此请大王治我罪!”
“而大王为堵悠悠之口,老子这锅不背也得背,大王不想杀我也得杀!”
高护秦一听脸色苍白,“大王怎能如此,这不是言而无信卸磨杀驴吗?”
高敬瑭忽而起身一脚踹在高护秦身上,冷声道:
“再从你嘴里听到一句非议大王之话,老子砍了你这个狗东西!平日待你们如子,不要忘了老子教导你们的话!”
“不要忘了,老子给你们取名,忠秦、护秦、卫秦、顺秦、兴秦,这秦是谁?”
“秦乃秦王的秦,世子的秦!今时今日只能是世子的秦!”
“而今秦燕已并,秦便是燕,大王的燕!懂吗?”
高护秦连忙跪倒在地,一脸坚定道:“义父,不,大帅,末将记住了!”
说完,高护秦担忧的说道:
“那这些人要事后真状告大王如何是好?要不,咱们还是不要丢下定疆军,一起合攻左匡,少背点罪名…”
“至于杀世家官吏,扩兵,反正大王没有明确不许,算是默许,大帅还有辩解的余地!”
高敬瑭摆了摆手,说道:
“要状告本帅由他们去,拦不住!大王若要杀本帅,届时这颗人头送到大王脚下…不过,那也是战后之事!”
“计划不变,杀头之罪够多,不怕再多一项!只要本帅人头还在头上一日,便要解大王之危,再为大王拿下整个中州!”
高护秦犹豫了片刻,还是劝道:
“大帅要不还是再想想,毕竟顾常春是大王起家将领,定疆军若不慎全军覆没,大帅您就没法给大王交代,到时候大王动怒,可真就不杀您也得杀了!”
他是真的担心高敬瑭因为抛下定疆军而被杀头。
高敬瑭顿时又朝跪在地上的高护秦踹了一脚,怒骂道:
“你这杀人不眨眼的狗东西如今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
“为了大王,老子能死,他顾常春就死不得?定疆军就死不得?”
“不必多说,此事,本帅自离封县便已决定,眼下也不可能再变!”
“定疆军虽有可能九死一生,但只要这校尉之才有点本事,短时间击败左匡大军转头防御便有生还的希望!”
“就看这位校尉之才的昔日袍泽付俊如何抉择了。”
话已至此,高护秦不再多劝,高敬瑭说什么照做就是。
他本就不善于动脑子,所以高敬瑭从未让他独自领兵,应该说,除了高忠秦外,其他四将都只适合做勇将。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拔营,定疆军行军十里后,全军向北急行军!”
“本帅倒要看看付俊这五万兵马是攻顾常春,还是追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