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赐静静地听着楼下的声响直冲天际,随即他又听到三声炮响,打出来的这五炮是同济会坞堡这一役中率先打出的炮火,可悲的是这炮火并不是轰向敌人,而是轰向堵在坞堡前的人民。
这五门炮火如同刘赐指令,打向人群的后方,但是因为人群着实是密集,而这炮火又是“开花弹”,溅射的威力强大,所以仍然有不少人被炸伤甚至炸死。
随着这第二次开火,人群自是越发的愤怒,他试图攻打坞堡,但是他们没有火器,面对着这巨人一般的坞堡,他们毫无办法。
随即第三次炮火又震响,这次轰出了四门火炮,随着四声炮响炸响,人群的惨叫转向愤怒而悲哀。
人群仍然没有散去,第四次炮火又震响了,这次轰出了五门火炮,人群开始逃散,人们发出凄惨的悲鸣。
柳咏絮回到了这指挥所上,她的脸色苍白,嘴唇微微地颤抖着,她看见刘赐端坐当地,面沉如水,她着实不知道做什么言语好,只能悲哀地落下泪来。
人群溃散了,那凄惨的嘈杂声变得微弱,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还愤怒地坚守着,随即第五次炮火接着震响,六门火炮轰向最后留着不走的人群,这次扎扎实实地杀伤了不少人。
人群终于彻底地溃散,这同济会的坞堡前又恢复了平静。
良久后,刘赐缓缓地睁开眼,柳咏絮擦了擦垂落的泪痕,说道:“大概得伤了好几百人……”
刘赐点头,说道:“令是我下的,与你无关。”
柳咏絮悲叹道:“这一番咱们是彻底地失了人心了,那些江南豪门恐怕不会认咱们的威望。”
刘赐笑了,说道:“当年朱元璋打下江南的时候,江南人都认张士诚,谁认朱元璋?如今不还是大明的子民?如今咱们和汪直两虎相争,谁强谁就是王,他们不认也得认。”
柳咏絮看着刘赐那冷酷的神色,她惨笑一声,说道:“接下来待如何?这些人怕是该掀动乱了。”
刘赐说道:“他们掀不起来,炮和枪都在我们手上。”
柳咏絮说道:“这般压着总不是办法。”
刘赐沉默了,他的眼中射出越发凛冽的寒光。
~
到了九月一日,这双屿港已经被围困了整两个月,整座港口已经濒于崩溃。
但是就在这一天,情况迎来了一个转变,刘赐接到了一个消息,是黄锦传来的,信笺上说汪直终于答应了接受他们的投降。
这无疑是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整个同济会的高层都震动起来了,面对这般被围困的绝境,他们自是都希望有所转机,眼下“投降”也不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事实,甚至是一个求之不得的、解脱的事实。
因为这些日子汪直没有任何的表态,也不和同济会谈判,不少人已经恐惧汪直要将他们尽数饿死在这岛上,面对死亡的恐惧让所有人都改变了想法。
柳咏絮接到信笺第一时间就找到刘赐,她并不知道刘赐已经准备投降,其实没有人知道刘赐打算投降。
柳咏絮也不知道该对刘赐做什么姿态,她知道眼下的状况已是没有希望,她其实也盼着投降。
刘赐解释,三天之前他就已经让黄锦向汪直递信,谈这投降之事,汪直一直不与同济会谈判,也不与朝廷谈判,然而这一次面对黄锦的传信,汪直终于有回应了,这是因为江南的世家豪门几乎全都去向汪直求情,请汪直网开一面,因为江南的世家豪门几乎全部都有人丁在双屿港上,这些人已经快要被饿死了,三天前同济会向这些人开炮的消息更是震惊了他们。
这些世家豪门的求情给了汪直不小的压力,毕竟汪直日后还要和这些豪门做生意,所以在这些豪门的压力之下,汪直终于开始和黄锦接触。
黄锦自然缺乏和汪直谈判的筹码,他只能向汪直承诺投降,求汪直放过双屿港上的人,汪直如今终于表态答应了同济会投降的请求。
这个消息无疑来得突然,柳咏絮叹道:“也好,便如此吧,来日……”
柳咏絮想说“来日方长,咱们还可以东山再起”,但是她没说出来,她也难以面对这一次的失败,眼下对汪直的投降,不仅意味着“开海”事业的覆灭,还意味着同济会事业的覆灭,甚至意味着姚家事业的覆灭,他们要“东山再起”,怕是不容易了。
柳咏絮拥抱住了刘赐,他们站在那指挥所内,偌大的、坚硬冰冷的空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此时是深夜,月色清冷地从窗外洒进来,洒在他们相拥的身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