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在关中推行的各种改革迅速收获了民心。
此时的秦王成蟜终于坐不住了。
秦王宫。
成蟜叫来自己的左右丞相以及大将军樊於期。
三人行礼以后,成蟜气愤的说道:“三位贤卿,赵国在关中推行了不少改革政令,如今关中百姓都在念秦国的好,照此下去,寡人只怕用不了多久关中父老就会彻底抛弃我秦国了。”
还用不了多久?
尉缭差点被这话逗笑。
关中父老已经抛弃秦国了好吧!
赵国在关中推行仁政,轻徭薄赋,老百姓不必再为触犯秦法担心,谁还会念在秦国?
关中父老念着秦国干什么?是念着秦国的严刑峻法,还是念着秦国让他们吃不饱饭?
拜托,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赵国、秦国谁对他们好,他们自己心里是有数的。
但尉缭终究没敢笑出来,他只是低垂着头,假装认真思索。这时,大将军樊於期站了出来,抱拳道:“大王,如今赵国在关中地区大肆改革,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臣看,咱们不如也在巴蜀地区推行改革措施,以收获人心。”
说实话,樊於期这个主意还是很不错的。
秦国如果也推行改革,就能和赵国竞争,这样关中心向秦国的百姓,依旧有可能掉过头支持秦国。
可是,秦国以秦法立国。
秦国百姓已经过惯了被秦法约束的日子,若是贸然改革,国家的根基很有可能会动摇!
秦国如今只剩下汉中、巴、蜀三郡。
所以秦国无论如何是腾不起了。
想着,成蟜摇了摇头,说:“孝公制定的秦法是我秦国立国根基,贸然改变,恐有不妥。”
内史腾紧接着说:“大王,若是不改革,我国也只有学习赵国,施惠于民,如此才能广收民心。”
成蟜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施惠于民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民心,可秦国如今国库并不充裕,拿什么去施惠呢?
而且秦法本来就是疲民弱民,施惠于民,这不是与秦法相悖?
就在这时,尉缭缓缓抬起头,说道:“大王,臣有一计。如今赵国在关中改革,我们可暗中派人去关中,宣扬秦国虽暂时不改革,但日后必会兼顾秦法与百姓福祉。同时,在国内挑选一些德高望重之人,去巴蜀等地宣扬秦国的优势,稳定巴蜀民心。至于施惠,可先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杂税开始,这样既不会过度动摇根基,也能让百姓感受到大王的心意。”
尉缭提出的这个办法可以说是最稳妥的,既不会动摇秦国的根基,就能改变百姓对秦国的固有印象。
但是成蟜依旧不满意这个办法。
倒不是他觉得这个办法不好,而是秦国实在没什么好处能给百姓宣讲。
百姓被他父兄搞的连饭都吃不上了。
他能派人到巴蜀去宣传什么?
这时代的百姓都是谁能吃饱饭就跟谁混,他们可不吃君王画的大饼。
众人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索性都不再说话。
大王既然觉得我们的主意不好,你就自己想招吧。
“各位贤卿!”成蟜抬头看着三人,说道:“先前河西之战,赵国还扣押了我们几十万俘虏,寡人想找赵国讨回这些人。只要有了这些人,寡人就能重新把秦军武装起来!”
乱世之中,都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成蟜觉得,只要他手上有兵,就没什么可怕的。
“左相!”成蟜看向尉缭,对他吩咐道:“赵国那边你能说上话,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唯!”
尉缭离开了以后,大殿中只剩下内史腾与樊於期二人。
成蟜对他们说道:“尉缭虽然是地地道道的秦人,但他是在赵国长大的,田秀又是他师父,寡人其实并不信任他。”
“寡人任用尉缭,不过是为了稳定赵国。”
“我秦国和赵国,终究不是盟友。”
成蟜从墙上取出一把佩剑,剑神透着凌厉的寒光。
“据说这把剑是当初越王勾践用过的,勾践能忍受吴国对他们的压迫,最后成就了霸业。”
“寡人要像勾践一样蛰伏待机。”
“二位贤卿!”成蟜来到内史腾和樊於期面前,拍着他们的肩膀说:“秦国将来就要靠我们去振兴了!”
转眼,尉缭、内史腾、樊於期三人都站在了田秀面前。
“越王勾践?”
田秀听到这话以后笑得把嘴里的茶水都喷出来了。
李斯、毛遂、李牧也都被这话逗得前仰后合。
毛遂摇着头说道:“还越王勾践?秦王难道不知道上一个以勾践自比的人是燕王?”
李斯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成蟜自比为勾践,可他却不知道,勾践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喜怒从不形于色。就冲这一点,成蟜就当不了勾践。”
“丞相!”李牧抱拳道:“秦王这厮如此不安分,干脆让臣带几个人,去给他做了得了。”
田秀摇了摇头。
现在杀掉成蟜,只会落人口实,赵国方取关中,不能大开杀戒。
“成蟜是当不了勾践的,他只能当燕王第二。”
众人对田秀的话皆深以为然,嬴政比成蟜厉害多了都落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他还能比他哥强?
田秀看向尉缭,问道:“尉缭,成蟜让你去讨回那几十万俘虏,你说我该如何应对?”
尉缭拱手道:“丞相,成蟜如果要回这些人,瞬间就会有几十万军队,这对我们的威胁太大了。”
田秀点头,说:“你的意思是不主张我把这些人还给成蟜?”
“正是!”
“嗯!”田秀又把目光看向李斯,征求他的意见:“通古,你的意见呢?”
李斯拱手说:“这几十万俘虏,我们就是把他们放回关中,也不能交给成蟜。”
田秀又看向毛遂。
毛遂也是这个态度。
“腾,你来说说!”田秀最后才去征询内史腾的意见。
其实他心里已经决定好了,把手上的几十万俘虏放回家。
这些人是绝不能交还给成蟜的,不然就是自找麻烦。
内史腾沉思了一阵后说:“丞相,下官觉得你应该把人交给秦王。”
“嗯?”田秀吃惊的看向内史腾,面带怀疑。
内史腾连忙拱手解释:“丞相,下官之所以主张把这些人还给秦王,是基于三点考虑。”
田秀耐心倾听。
内史腾竖起一根手指说道:“这第一,这几十万俘虏在丞相手上也不过是凭空消耗粮食,倒不如还给秦王。”
内史腾又竖起第二根手指:“第二,丞相可以用这几十万俘虏去敲诈秦王,彻底掏空秦国的府库。”
最后内史腾竖起第三个手指,缓缓说道:“第三,这几十万人到了秦王手上,对他来说非但不是助力,反而是累赘。”
“累赘?”田秀闻言眉头一皱。
内史腾解释道:“这几十万人可是几十万张嘴,秦国现在只剩三个郡,秦王靠什么去养活这几十万人?”
“这几十万人填不饱肚子,还不站起来造他的反?”
“那个时候不用丞相出手,秦国剩下的三个郡自己都会乱起来。”
“等到三郡一乱,丞相就可以名正言顺将三郡收入囊中。”
李斯闻言,马上问道:“万一成蟜带着这几十万人打回来反攻关中怎么办?”
内史腾呵呵一笑说:“秦王为了赎回这些人,就已经倾其所有了。反攻关中,他还有粮饷吗?
秦王本来就是新王,他在秦人心中并没有威望。
如果他不顾死活的强行要秦军反攻关中,愤怒的秦军立刻就会推翻他。”
李斯对田秀说:“臣还是觉得不妥,这几十万人都是青壮年,成蟜如果把他们放到巴蜀屯田,不用几年秦国就会恢复元气,到时我们会有大麻烦。”
田秀看向内史腾,想看他怎么说。
内史腾胸有成竹的说道:“丞相放心,这些人不可能待在巴蜀安心屯田的,他们的家都在关中,关中还有他们的亲人。
秦王真的要他们在巴蜀屯田,都不用一两年,这些人就会争相从巴蜀逃离。”
田秀听后连声称妙。
按照内史腾这个办法,赵国可以名正言顺的掏空秦国的国库,进一步的削弱秦国。
而且这些人在成蟜手上,非但不能成为他的助力,还会成为累赘。
到时恐怕都用不了两三年,三郡都会对秦国离心。
那个时候赵国只需要跳出来把这几十万人接回关中,让他们和亲人团聚,这些人都会对赵国感恩戴德。
巴蜀也能被赵国名正言顺的收入囊中。
宫中。
尉缭找到了成蟜。
“大王,中山公愿意放回我们的俘虏。”
尉缭话音一落,成蟜当即大喜:“果真?”
尉缭点头。
成蟜兴奋的都快跳起来了。
他手上有了这几十万丁壮,秦国马上就能恢复实力东山再起。
“不过!”尉缭紧接着说:“赵国要我们给每个被俘士兵支付一金作为赎金!”
“什么一金!”成蟜被惊的目瞪口呆。
尉缭接着说道:“臣粗略算了一下,赵国手上差不多还有十三万俘虏,按照每人一金,就是十三万金!”
“十三万金?”成蟜直接叫了出来:“这些牛马这么值钱?”
成蟜和嬴政一样,都觉得百姓不过是任人驱使的牛马。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些牛马的命如此值钱。
“大王!”尉缭没心思去纠正成蟜对百姓的看法,而是对他说:“我们不掏这个赎金赵国那边是不会放人的。”
成蟜闻言,手指不停的在桌上敲动。
“好!”成蟜咬了咬牙:“为了复兴秦国,寡人拼了。”
“左相,现在府库里还有多少黄金?够不够支付给赵国?”
“府库里只有不到三万金。”尉缭回答道。
“只有三万金么?”成蟜手指敲击的频率更快了:“这些钱也不够啊!”
成蟜陷入了沉思,许久后,他猛地一拍桌子,说道:“传寡人的旨意,向秦国的富商巨贾们借贷黄金,以秦国未来赋税为抵押,务必凑齐这十三万金。”
尉缭皱了皱眉,提醒道:“大王,如此一来,秦国未来数年财政将极为艰难,且富商们定会趁机索要好处。”
成蟜神色坚定:“为了秦国复兴,眼下也只能如此。若能赎回这十三万丁壮,日后秦国能靠他们拿回更多钱!”
于是,秦国朝堂开始四处奔走,向富商们借贷黄金。
消息很快传到了田秀耳朵里。
田秀问孟赢:“阿嬴,家里还有多少钱?”
孟赢被问住了,说:“家里的钱都是公主在管,我哪知道?”
田秀听了以后说:“夫人,马上给公主写封信,让公主筹措十万金,马上送到咸阳。”
“好!”孟赢转身下去写信。
李斯说道:“丞相,您是准备要借这个钱给成蟜?”
“当然。”
李斯有些担心:“丞相,万一秦国到时候还不上这钱怎么办?”
“不是还有他们的税收?”
“三个郡的税收才多少钱?”李斯直皱眉头。
蜀地三郡又不是关中,这十万金恐怕收三年都收不回来。
“我自有分寸。”田秀看向展:“叫尉缭来一趟,要快!”
……
秦王宫。
尉缭恭敬的站在成蟜面前,喜道:“大王,好消息,关中有一位姓赵的富商,愿意把这笔钱借给我们。”
“哦?”
成蟜听了很高兴,有了这十万金,他马上就能把那些俘虏赎回。
“不过!”尉缭话言一转,说道:“这位富商说这笔钱是巨款,要我们得拿些担保。”
成蟜不悦的说道:“寡人不是说了拿秦国未来的税收当抵押?”
尉缭拱手说道:“那位姓赵的富商说了,他不要我们的税收做抵押。”
“那他想要什么?”成蟜狐疑的看着尉缭。
“他想要汉中作为抵押。”
成蟜笑了:“拿城池做抵押?有意思。”
“好,寡人就答应他。”成蟜觉得,一个商人胆子再大也不可能要他的城池。
就算他真敢要,寡人也能派军队再夺回来。
“等等!”成蟜忽然想到了什么问:“左相,这个姓赵的商人不会是赵国吧?”
尉缭被惊出一身冷汗。
“大王!”尉缭面上依旧平静:“这位姓赵的富商是位女子,她是赵国的巨富,您要是不相信,我明天把人叫来。”
“赵国?你不是说这人是关中的?”
尉缭无语到了:“大王,关中咱们不是给人家赵国了吗?”
“哦!”成蟜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尉缭说:“大王,她您到底还要不要见了?”
成蟜摇头:“不用见了,只要不是赵国就行。除了赵国人,寡人倒看看这天下谁有胆子敢要寡人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