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少爷转头望向站在身旁的管家,只见管家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得到肯定答复后的袁少爷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的确如此!”
这时,苏苏缓缓道出了那段往事。
原来,当年苏父所救下的人并非袁家的门客,而是那人的儿子。
由于两人相貌极为相似,再加上中毒之后,门口儿子的容貌衰老了很多,以至于当他返回袁家时竟未被人识破身份。
苏苏继续讲述道:“实际上,那时受伤的共有两人,但其中一人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另一人则侥幸存活下来。”
她边说边观察着众人的反应,似乎在判断这番话是否让这些人相信。
发现没有人打算自己,她才继续放心往下讲:“所以,你们家中那位所谓的门客实则是由其儿子冒名顶替的。
哦,对了,我依稀记得他们一家好像貌似精通玉石修复之术,老子的技艺比儿子强上一些,
你们只要想想,自从他重新回归袁家以后,他的技艺是否有所退步,便能察觉出端倪。”
听到此处,那管家突然如梦初醒般拍了一下脑门儿,恍然大悟道:“哎呀呀,经姑娘这么一提,我倒是回想起来了。
那人回来之后确实年岁渐长,不仅如此,还添了手抖的毛病,自那以后,基本上就不再接过于精细的修复工作了。”
袁少爷脸色一变,虽然没有再说什么 ,但是从对方的表情看来,应该是接受了此种解释。
不过到底刚刚是派头已经摆出去了,便只能再强撑起来,转头对管家道:“这等事居然发生在袁家,简直不可饶恕。管家,回去以后立刻去查清楚此事。”
管家应了一声便又回到了这位袁少爷的身后。
苏苏看在眼里,轻轻一笑。
袁少爷面对苏苏的时候,已经换了另外一副面孔:“多谢姑娘今日告知的事情,今后有什么需要袁家的尽管开口。”
苏苏摆了摆手:“袁少爷客气了,我不过是说出事实罢了。”
随后这位袁少爷便带着手下“离开”了此处,不过还是把他们二人送去了丰城。
坐着袁家的马车,苏苏和刘耀很快便来到了丰城。
眼看着冬日即将来临,街道上满是采买过冬物资的百姓。
苏苏拉着刘耀走进热闹的集市。
他们先来到粮食铺,挑选着耐储存的谷物,像糙米、麦子堆满了一个个口袋。
苏苏还不忘拿些干枣和核桃,可以偶尔打打牙祭。
接着到了卖炭的摊位,刘耀仔细检查着木炭的质量,一块块乌黑发亮的木炭被装进筐里。
山里的气温要比城里冷一些,木炭可是抵御寒冬的关键。
虽然之前他们已经准备了干柴,但是说到底还是木炭更合适一些。
单这两样东西买下来,苏苏带出来的银钱就已经少了一大半。
钱快没了,也没看她花钱的时候,有手软的情况。
甚至苏苏在买布的时候,直接选了最厚实的棉布,在店铺里定起了成衣。
刘耀摸了摸自己的钱袋,把苏苏拉到一边:“咱们还是买了料子、棉花回去自己做衣服吧!这工钱可不便宜!”
“那是你会做,还是我会做!”苏苏耸了耸肩,“我年年都是在这里定衣服了,放心,老板不是那种会抬高价的人。”
“可是.....”刘耀确实没有多少钱,而且他对物价也不是很清楚,如今是给自己定衣服,如果让对方花钱,真的有些说不过去。
但是苏苏这购物欲上来了,根本不管这些!
她不只定了衣服,还选了一些皮料,要求店家在做衣服的时候,镶在袖口领口的位置,既能保暖而且还好看。
这一来二去,苏苏的银钱也就不够了。
“我先付个定金,去去就回!”说完苏苏便给了老板一些碎银子,然后拉着刘耀出了店铺的门。
等出了门,刘耀把手里的钱袋直接递给了苏苏:“给,拿这些去付账吧!我的棉衣就不要镶毛边了,最简单越好,你的可以做好一些!”
像是怕这些银子不够,他咬了咬牙,从腰间取下了拜师时得到的玉佩也给了苏苏:“等一下,把这个当掉吧!虽然玉质也是一般,但是胜在雕工不错。
我师父买的时候,也是花了几十两银子的,当个十几两应该没为什么问题!”
“这就是你全部的身家了吧!”苏苏偏过头看向刘耀,“你就这样都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