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外面,赵雨思连忙冲着镜头说道:“经过米博士的不懈努力,现场应该是有重要发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也是越加的好奇,
但是,考虑到案子的特殊性,我们无法第一时间得到资料,所以,我们栏目组会持续跟踪报道。”
赵雨思
第二期的录制结束了,摄像师和灯光师收拾器具返回车里,
赵雨思对二人表示感谢,等需要的时候再联系他们。
其实让他们来帮忙目的就是为了开个头,让栏目显得正规一些,剩下的就需要私下录制了,不能让外人参与。
郑春河来到赵雨思身边,意犹未尽的问道:“啥时候录第三期?”
赵雨思笑道:“我也说不好的,下一步怎么录制,还要看警方和管委会的计划是什么。”
赵雨晴道:“大家都回去吧,毕竟这是案件,肯定不能让咱们知道的太多。”
郑春河几人的确是没看够,更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却也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下一步要重新调取监控录像,化肥厂内部没有监控了,只能回公安局调取化肥厂门前马路的监控。
来到公安局监控室,赵雨思拿出小摄像机开始录制,这是为后期剪辑准备的,而且现在录制的内容只能等案子侦破之后才能见光。
李景明带陆明远一起查看监控,化肥厂门前的监控只有一个。
先前李景明也查过,查的是夜里12点左右附近有没有人放鞭炮的视频。
现在就需要往前,查中午开始进入化肥厂的人。
很可惜,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爆炸,都没有人进入厂区。
米娅的怀疑又终止了,没有外来人具备作案时间。
李景明道:“除非是打更的死者自己做的案,或许他也没想到威力这么大,把他自己也炸死了?”
陆明远道:“如果是死者,一根火柴就能点爆硝酸铵了,没必要这么复杂,按米娅的推断,这就是预留了时间,拖延到半夜的。”
“会不会有后门?”赵雨思问。
“有,可那边是个小胡同,没有监控。”李景明道。
陆明远道:“那就扩大范围,找可疑人员。”
扩大范围只能是查看出入新区主路口的监控,这里有两个,一个对着新区的双车道马路,一个对着四车道的主公路。
由于这条路也可以去往古井乡,所以即使新区放假,这里出入人流也很大,不时就有人或车辆经过。
排查起来难度也很大,陆明远的眼睛都瞪绿了,看哪辆车都不像好人。
第一遍快速排查,没有特别可疑的人和车。
开始二遍排查,放慢了速度。
时间显示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也是出入口车辆最多的时候,都是在县里做买卖或者打工的人回家吃年夜饭的。
多数是自行车和摩托车,一辆破旧的蓝色摩托车引起陆明远的注意。
视频定格在此人的后背,引起注意的是摩托车后座捆着的物品,看不清是什么,好像是卷起来的棉门帘。
看颜色有点像现场发现的破布。
锁定这人之后,继续看视频,果然,一个小时后,这人又骑摩托车出来了,而后座没有物品了。
正面看,戴着头盔,看不清模样,而且摩托车是个没牌子的破旧嘉陵摩托。
在农村,骑没牌子摩托车的人很多,但很少去县里,从这个路口出来大概率是去县里的,可能是考虑大年三十没有警察拦车。
能不能怀疑这个人?这个人又是谁?又成了难解的谜题。
赵雨思也录制着视频里的镜头,这样,她的跟踪报道也就更加的真实。
陆明远道:“咱们先假设就是这个人,从化肥厂后门进入的,那么他为什么不走前门?”
李景明道:“说明他不是厂里的人,死者不能让他进?”
陆明远道:“只有他一个人来作案,应该是很熟悉厂里的情况,我觉得他还是厂里的人。”
李景明道:“又或者,他怕前门的监控录到他?”
“有这个可能,这人也太警惕了吧。”
陆明远有些佩服化肥厂作案的人了,作案手法弄得那么复杂专业,防监控也这么专业?
赵雨思道:“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人跟打更的关系不好,怕打更的不让进,就走后门了。”
陆明远看向赵雨思,觉得这个可能性更大。
赵雨思吐了下舌头道:“我们电视台打更的就被我惹了一次,后来每次夜里下班,他都磨磨蹭蹭的给我开门。”
陆明远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刚到新区不久,化肥厂发生过一次内部斗殴事件,有人报了警,好像就是打更的跟某个工人打起来了。
陆明远连忙给新区派出所张洪涛打电话,问了那件事,
张洪涛也是想了一会,道:“对,是有这回事,打更的老头跟保安郭大雷打起来了,后来他们老板出面二人和解了,我们也没立案,就是内部的矛盾。”
李景明道:“你把上次出警的记录带来,现在就来局里。”
不能确定这条线索对不对,但也是不能放过的线索。
很快,张洪涛到了,带来了出警记录。
李景明让张洪涛看着视频画面,这个骑摩托车的会不会是化肥厂保安郭大雷。
张洪涛看了一会,道:“看身形有点像,不过这辆没牌子的旧摩托,我有印象。”
张洪涛有些愧疚的看了眼李景明,意思是他认识车主,但是没管车牌的事。
“赶紧的,问问摩托车在哪。”李景明催促道。
张洪涛拨打了一个电话,当着李景明的面按下免提键。
对方接听客气道:“过年好,张所,有何指示?”
张洪涛道:“你小舅子那辆没牌子的嘉陵摩托在家吗?”
“哦,卖了。”
“卖谁了?”
“化肥厂的郭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