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978年的春节福利的采购和供应,林寒深得到全厂员工的拥戴。
阎解放这个人工作认真又有头脑,把林寒的一些思路变成了现实。林寒空间里的有些物资对轧钢厂各食堂的供应已经成了惯例。
有些水果因为在春节期间打开销路,所以现在也销路通达。
林寒搬到新四合院住之后,他自己把正屋旁边的一个耳房改装成了他的书房,所以他晚上去空间里用意念力催长作物时,就会借口在书房里办公,家里任何人也不能打扰,这样方便他进入空间操作。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经营,后勤已成了铁桶一块,林寒的势力渗透到后勤的每一个角落。
因为京城的改革开放相对来说步子稳一些,所以与南方相比是落后一些的。他想要大展拳脚,还得等几年。
这几年,他就用来为自己未来的商业蓝图做准备。
只要时机成熟,他准备首先整体承包轧钢厂的食堂。
所以,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就特别重要。
除了他自己的六个徒弟之外,像刘岚这样的老同事,还有他的师傅熊三石等,都成了食堂部门的大员。
而他的六个徒弟现在也各自带了徒弟,他在食堂系统的徒弟和徒孙加在一起,有二十多人了。
承包食堂,人是够用了。这些人在承包食堂经营时,再经过锻炼,到时候,就可以成为未来林寒的餐厅和酒楼的主力军。
在食堂这一条线,他现在基本上已经放手了,但为未来餐厅经营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做准备,他在技术上进行了深入的钻研。
比如他研发了一些调味料包,每个上大灶掌勺的师傅,只需要用他研发的调味料包,就可以做出一样口味的大锅菜。
他第二个想承包的就是红星养猪场,在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猪肉是紧俏产品。只要把养猪场的规模做上来,那就大有可为。
他麾下的红星养猪场,三年发展规划已经在厂里通过,现在刘海中正带着全体员工努力实现他林寒定下的目标。
最多还过两年,就有可能把这个养猪场拿到自己个人的手里来。
为了这个目标,他现在也随机地往养猪场塞了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算是埋进养猪场的钉子吧!
至于后勤的生活物资供应,这块主要交给阎解放在负责,阎解放最初成立的那个团队很团结,也有实力,基本掌控了后勤生活物资供应。
到了1978年的十月份,林寒觉得一切都得心应手了,他又迈开了新的步伐。
那就是主抓轧钢厂的基建,现在社会上还没有商品房概念,只有私房,这是祖产,祖宗传下来的。另外就是厂里自己找建筑公司来建房,单身宿舍和职工套房,然后按照一定的条件约束,分配给厂里的职工。
随着社会上大批知青的返城,市里要求各单位自己解决自己的职工子弟就业问题。
所以,就算是轧钢厂这样的大国企,现在职工的种类也是很多了。
有合同工,有临时工,有属于铁饭碗的工人,还有家属工这种过渡时期的职工种类。
厂里职工队伍扩大,原有的宿舍就不够了,需要建三栋单身宿舍,另加两栋筒子楼套房。
厂里把这样的基建计划跑下来之后,林寒决定先修建单身宿舍,没有分配压力,建造工程也很简单。
林寒报了具体的修建计划给厂里,厂里通过之后,林寒就开始组建班子。
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提出市场经济这样明确的概念,但人们头脑中已经开始有了市场经济的意识,厂里的主要领导们都往这个班子里塞人。
杨厂长安排了一位,是他的美女秘书宫雪。
林寒是分管后勤的副厂长兼任基建主任,宫雪就是基建副主任。
另外,厂里的常务副厂长,董副厂长。就是大浪潮期间被扭送回原籍的董副主任,他是1967年的大年初一被抄家,然后直接扭送回原籍的。
大浪潮结束之后,杨厂长回到轧钢厂,就把他从原籍接回来了。
现在已是厂里的常务副厂长,他安排他的小舅子常早清到基建处来,任副主任。
董副厂长大浪潮前,一直是厂里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主任,常早清那些年就任厂里教育科的科长。
董副厂长回来之后,常早清也跟着官得原职了。
这次厂里要修建几栋大楼,董副厂长就把他安排进了基建处。
还有两位办事员,也是厂里的要员安排进来的。
林寒知道基建是最来钱的项目,也是猫腻最大的项目,如果全是别人塞的人,到时候得点好处费,送个红包都不方便。
林寒便向杨厂长请示,把易中海返聘回来,让他在基建处工作,直接跟着林寒。
因为在大浪潮期间,李怀德主任当时要整杨厂长时,易中海不像刘海中那样攻击杨厂长,他是完全没有揭发杨厂长,也没有向李怀德打过小报告。
所以,杨厂长对易中海这个人是有一定感激之情的,加之他原来是厂里有名的八级钳工,杨厂长对他的工作能力信得过。这个建议得到了杨厂长的批准,易中海就跟着林寒来搞基建了。
这个消息传到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全院沸腾了。
“林寒当官了,还记得大院的邻居!”
三大爷阎埠贵看见退休的易中海一面拿着退休工资,一面又可以有一份返聘收入,羡慕极了,他便趁着林寒一家回四合院小住的日子,找到后院。
请林寒给他安排一份工作。
“林寒,你知道我办事是最认真的。
只要你念旧情,三大爷一定给你办好了。
再说,我有文化。
能帮你记记账,管管场子,也可以帮你管人。”
林寒想了想,这样回答他:“三大爷,您这个人最是会算计。
等我们工程开工之后,我就请您为我们看场子。
看场子不止一人,您就当个负责人吧!
不能损害我们整个工程的一分一厘。”
易中海觉得这个安排很好:“林寒,你这是知人善用。
老阎他适合做这样的工作。”
晚上,秦京茹对林寒说:“要不,把我爸也请来给你们守场子吧!”
林寒摇头:“累!
夏天炎热,晚上有蚊子叮咬。
冬天冷得要死,莫把老人冻坏了。
不如……我孝敬老人家一些钱。”
秦京茹白了他一眼:“人三大爷都能吃的苦,我爸怎么不行?还有,别惯着他们,不要随便给钱,让他们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