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那天李世民和心腹大臣们秘议了好后,谁也不知道那天众臣们都说了些什么,哪怕是有心打听也没能打听出个所以然来。
自那天过去之后没多久,今年就出现了一个十分诡异的情况。
往年朝廷还是世族都有放旧粮的场景,今年却一直没有出现。
世族门阀放不放旧粮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可朝廷也不放旧粮了,这就不得不让百姓们敏锐的感到讶异,心里不约而同的想着是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关中各地的百姓们都纷纷暗自担忧,唯恐那个什么大事牵连到自己这些老百姓的身上。
没多久,百姓们又发现今年不止是没有发放旧粮,而且各地的粮价都往上提升了不少。
这一新的发现令所有百姓们都人心惶惶,不知不觉间敏感了起来,绝大多数人在此时已经扣紧了手中了粮食,并嘱咐自家的亲朋好友别将粮食给卖了。
因为老百姓们自身的经验与遭遇告诉他们,一旦粮价提升必有大事发生,这都是他们从连年战火不歇中总结出来的真实教训!
也就是除了底层的老百姓,其余有人在朝为官的都知道现如今旱灾已经降临,所以都积极的屯粮以待蝗灾的到来,不过每个家族所秉持的目的各不相同,却也都殊途同归的扣紧了手里的粮食。
紧接着,旱灾过后会有蝗灾的谣言向风一样快速的在关中各地散发开来。
而长孙无忌、程咬金、李孝恭等等李世民的心腹大臣们,都派出人手纷纷做出一副收粮的状态来。
这一举动一出,更是坐实了朝廷已经预料到有蝗灾,目前只是瞒着底层的百姓。
蝗灾是什么?
这对于百姓来说是天大的灾难,若是其他灾害也就罢了,遭受灾害的不过是一地百姓,在朝廷的调集与救济下,哪怕是难民亦或能撑过去。
可是蝗灾却是会啃食春耕种下的作物,一旦蝗灾成型他们这些百姓此前的几个月的辛苦劳作都白费了,并且种下的粮食也全完了啊。
于是乎,百姓们生怕今年因蝗灾而饿死,秉承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信念,哪怕粮价涨得再高也不将手中的粮食卖掉换钱。
明面上心腹大臣的举动就这些,但是私底下李世民却派人伪装胡商,陆陆续续的从各地的粮商中悄悄买到了足够多的粮食,因为购买数量少根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反倒是因为这些人卖惨的举动,粮商们都在卖粮后纷纷嘲笑起这些人来。
“呵呵,这些胡人也真够艰难的,也不知道他们的部落是不是在什么穷乡僻壤之地,一个个的都将来大唐做生意的钱砸在粮食上。”
“也许人家还真就生在穷乡僻壤也说不定,不过冲这些人买粮食的举动,怎么看怎么都像是饿怕了,不然也轮不到我们多赚这一笔钱财。”
“可不是嘛,较之平时的量价,我可是足足提高了一成,不过就是他们来到早了些,不然还能赚更多,现在的粮价上涨得太多了些。”
这一群私底下被李世民秘密派出来收粮的人,一个个都成为了各地粮商茶余饭后的谈资。
几个步骤下来,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的目的都得逞了。
看见绝大多数百姓们没有因为粮价动摇,反而将家中的粮食严密的藏了起来,李世民等人其实是高兴的,毕竟百姓能自救总比等着朝廷救援要强。
至于那些趁着粮价高而不停劝阻抛售自家存粮的百姓,这部分人都是自己作死,活该!
现如今亲身体验旱灾,百姓们却没有多少惊慌,盖因朝廷早早就做了几手准备。
其一、关中各地适合的地方都修建上了水库。
其二、不是沿河而居住的北方,也有秦逸设计的水车。
其三、朝廷不惜派人给各地打井。
所以,虽然百姓们再一次面对大旱,却因为朝廷的各种举措,顶多只是辛苦一点,但也将损失减小到了最低,起码不再像以往的大旱来临,百姓们除了祈祷降雨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地理的庄稼枯死。
蝗灾有消息却一直没有亲眼所见,渐渐的百姓们疑惑了,是不是传言不是真的?
有了这般想法,邻里间私底下都议论纷纷。
“婶子,蝗灾要来是不是误传啊?”
“不会,你别信那些碎嘴的人说的话。”
“婶子怎么这么肯定?!”
“前些日子我不是回了一趟娘家么,我爷爷亲口说回有蝗灾的,因为这天气这大旱什么的都和以前蝗灾时十分相似,我爷爷是亲身经历过蝗灾的,他发话了要我们隐藏好家里的粮食,我提醒你们可别在此时此刻做出什么糊涂事?也别去学那些人家卖粮!”
“婶子放心,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还是婶子提醒得及时,否则再听别人说几句我也该动心了,但是我信婶子不会骗我的,比起钱财...蝗灾当前当然是有粮食保证不饿死自己与家人更重要。”
...
这一幕在各个村落,各个城市中上演,百姓们虽然愚昧容易人云亦云,自身没有什么学识,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智慧与判断事情真假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