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一匹健壮的马匹驮着一个背上插了旗帜的信使。
街道上的百姓们老远就看到了那一面旗帜,所以纷纷自动自觉的让开了道路。
只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样的信使是有重大消息要直接进宫面圣汇报的。
信使一路疾行,在皇宫门口下马后,便直接被日盼夜也盼的侍卫们带领去面圣。
此人来到甘露殿,在见到李世民的第一时间便扑通一声跪下。
“启禀陛下,潼关蝗灾已至,蝗虫之多蔽日蔽日,而这些蝗虫所过之处禾稼全都毁于一旦。”
信使带来的是大唐的所有上位者们期盼已久的消息,但他们听到这个消息脸上并没有任何喜色,若是能选择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推测出了错误。
这样一来顶多是让百姓们觉得朝廷风声鹤唳了些,可也总比蝗灾真正的降临要好多了。
李世民迅速的反应过来,当下就下达了几个命令。
“告知百姓们抓蝗虫,朝廷会大肆收购这些蝗虫,每五斤可在当地府衙换取两文钱,同时朝廷自今日起开放粮仓救济百姓。”
“来人,通知各地的守备将领们,让他们维持好各地秩序,若是有人趁着灾难捣乱,那就全都抓起来等朕的命令之后统一送去劳动改造,必要的时候各地的守备武装部门可对百姓们进行强行镇压。”
李世民的各项政令一出,朝廷上因为早已预料到蝗灾的到来,每一个在朝官员都表现得波澜不惊,有条不絮的进行着本职工作。
此时此刻,朝中并没有官员出来捣乱,上下一心的想要将蝗灾的损失降低,不令百姓因蝗灾而过多的死亡。
百姓们虽然奇怪此次朝廷高效率的赈灾行动,但不得不称赞朝廷做得好!
他们都积极的响应朝廷的政令,而此前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家中留有存粮的百姓们则都在庆幸,好在当时没有因为粮价过高而将家里的存粮卖掉,要不然此次蝗灾还不知道自家会不会有人饿死。
百姓们的积极配合本不在朝堂的期盼之中,但是他们此时此刻表现出的行为,却令李世民和一干重臣都纷纷松了一口气。
这些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时若是这一幕被百姓们看见,百姓肯定会以为自己眼花了,亦或者是出现了幻觉,否则在他们心目中处惊不变的高人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接地气了。
可是当随后几天,关中各地的信使接二连三的抵达长安。
秦逸新赶制出来的关中地形沙盘上,潼关、华县、泾阳、三原、蓝田等地都陆陆续续的插上了蝗灾降临的小旗帜...
李世民的表情一日比一日凝重,长安城内所有的目睹过甘露殿上那个密密麻麻插满旗帜的沙盘的大臣们,脸上就和李世民一样再也没有了微笑,也不见往日的云淡风轻,而是眉头紧皱神色凝重。
这次的蝗灾真的是太大了,远远超过了众人心底的预期。
虽然秦逸早就再三的强调过蝗灾比以往的都要大,但只有真正面对的时候,李世民和众臣才理解到这个‘大’的深远意味。
本来李世民和众臣都将秦逸的话听了进去,已经将心底的灾难预期往上调,他们认为再大的蝗灾也不过是十个州受灾,这十个州的数量已经是往常蝗灾的五倍了。
可真实情况真的是打了李世民等人一个措手不及,此次的蝗灾根本不是一个大字能形容的,真实遭受蝗灾的州县比他们估计的十个州翻了接近三倍啊。
如今,关中有二十七个州同时爆发蝗灾!
李世民听到蝗灾的统计乎,似是泄愤的一拳砸在御案上。
这一拳极其用力,李世民的拳头立马泛红。
内侍王和见李世民手上没有鲜血冒出,便没有上前去劝解,毕竟在他看来李世民能发泄出来,总比闷在心里要好得多。
此时,李世民眼睛通红,心里根本不愿意接受此次蝗灾牵连之广。
“大蝗灾!世安这小子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大蝗灾,现在大唐面临的应该是特大蝗灾才正确!”
关中这么多地方都爆发了蝗灾,那长安一定也不能幸免了,所以必须赶紧想对策。
而且,他记得秦逸还说过,大灾过后必有大疫...
思及此,李世民猛地起身叫唤道。
“来人,去朕我将李淳风、秦逸、长孙无忌...等人找来,朕的长安绝不能因为蝗灾而出任何差错!”
皇宫的侍卫们集体出去找李世民点到名的大臣们。
内侍王和不知想起了什么,直接走到李世民身边汇报道。
“启禀陛下,泾阳候恐怕短时间内是找不着了。”
“怎么?”
“陛下莫不是忘记了?此前泾阳候有向你禀告他出城去了,说是要去庄子上强制命令他名下田地的佃户们抢手土豆,而后根据季贤传回来的消息,泾阳候还不停的走访周围庄户对他们进行劝说,所以此时根本不知泾阳候去哪里劝人去了。”
“让皇家暗卫出动去找,哪怕是挖地三尺也先要将世安给找回来!”李世民吼了这么一句,尔后冷静的吩咐道,“无论世安此时在何处,季贤绝对会在路上给留下暗卫专属的标识,所以暗首你马上派人去将世安尽快带回长安。”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