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一说到商机,立马眼睛都瞪圆了,邢得兵的建议值得重视,如果要开个养老院,没个好场地哪成。
他们走着去看了那个闲置的上品小学,这一看,初寒妞更加喜欢,按照告示上的电话,拨了过去:“你好,我看到咱小学要出租或转让,租金一年多钱?”
对方:“六万,如果长租,五年以上,一年租金五万。”
初寒妞:“那转让呢?”
对方:“这个得当面商量,咱可以约个时间洽谈。”
初寒妞:“那样吧,你等我电话,不过大概钱数是多少,能不能给个方向。”
对方:“七百万。”
初寒妞:“真不低,我得考虑考虑,七百万不是小数目。”
涉及到这么大资金,初寒妞有点为难,公司账上总共就三百万,那四百万从哪儿出。买下最好,可是所押资金巨大,干康养中心得多少年能回本呀?
回到公司,初寒妞开车把邢得兵送回后山村。初寒妞问,“这两年你家的大棚都是嫂子在管吧?”
邢得兵:“就两个大棚,李湘英不让我插手,她把辅导孩子学习的事交给我,春生也听话,从来不调皮。”
初寒妞:“听说你们的孩子没保住?”
邢得兵:“李湘英说了,庄稼不长,年年种,必有一年好收成,上秋我们准备再要。”
初寒妞:“这回可得注意,该保胎就保胎,大龄妇女要孩子,成功率低。”
盘下学校的想法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就像是有根线牵住她的神经,不想都不行。可是钱从哪儿来呀!
以chN商超卖场的收益,去了房屋租金、入股分成和其他开销,到年末成个几百万不在话下,但是也不能把那块资金都挪用在购置房产上。
邢得兵说的对,融资。身边的人,如熊迹绣、叶秋、齐静启、栗冰和菊馨,他们都有钱,多少不同罢了,还有栾一东也有钱,这些人每人出点,一凑巴就够了。
不,不能涉及人太多,熊迹绣、叶秋和栗冰,有他们三个,每人拿个百十个,不疼不痒,这笔资金就到位了,他们愿意借我吗?
与校方约个时间谈一下,双方见面,进入正题,开始讨价还价。
初寒妞:“我有心要买,但你们的要价有点虚高,这几年房产降价很多,七百万不值。”
校方:“价格可以商量,要是现金一次到位,应该可以优惠一百万,六百万不能再少,你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也是最后价格。”
初寒妞:“我筹下钱,容我三天时间,如果三天之内若没信,你们可考虑卖给别人。”
胆子够大,大概在脑子有个雏形,就敢张罗拿下这处房产,以她的预测,开老年康养中心是赚钱的,如果做的有特色,入住率高,收益率会很乐观,当下能做又能赚钱的事太少了。
由初寒妞召集的融资恳谈会召开,邀请了几位目标融资人,即她事先设定的那几个人,他们不知什么事而来,人到齐,开会。
初寒妞:“开门见山,我昨天看好一个地方,我想用它开老年康养中心,但是转让费得六百万,我自己只有三百万,缺口三百万,把你们请来,希望你们能伸出援手,融资也行,拆借也行,形式不限。”
熊迹绣:“寒妞就找了咱们三个,一人一百万平均,还是你们二位有其他想法。”
叶秋:“我一百万行。”
栗冰:“那我也出一百个。”
熊迹绣:“那就谁也别争,一人一百万,说说你意见,还是融资吧,这样寒妞压力能小点。”
叶秋:“我拆借,但可不限定偿还期限,算是我帮寒妞一把。”
栗冰:“我融资,我对养老院有信心,做好了,前景可期。”
细节问题又做了商议,并就来开办老年康养中心一事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使初寒妞大大增加了信心。
手里掐着资金,底气就足,再次约见了校方,最终以六百万交割权属,初寒妞拿到这处资产。
办理完手续,从此这处地皮姓初,她可以任意支配其使用权,还可以在地面之上建造地上物,面积足够大。
想到一人——轩坤,请他帮着谋划下,毕竟他是搞建筑的,一个电话就请到,初寒妞带着他又去看了地号。
初寒妞:“我想在院子的北侧靠东盖栋楼,暂时平房保留,这个新盖的楼一部分作为我商贸公司的办公地,一部分作为日后的老年康养中心用房。”
轩坤:“你的想法可行,不过你刚融资买了这块地,哪还有资金盖楼呀?”
初寒妞:“我只是有个设想,不是马上启动,可以采取两步走,先把养老院搞起来,随之再筹划盖楼之事,这笔钱现在没有,但一年后从chN商超卖场创利中切割一块资金就把楼撮巴起来了。”
轩坤:“那你得找个设计院,先设计图纸和做概算,这都需要时间。”
初寒妞:“轩叔,你帮我介绍这方面的人,我要跟他们接触下,再听听他们的意见。”
做事干练,七了咔嚓,从不拖拉,老年康养中心也在紧锣密鼓筹划中,通过AI做了一份策划书,整体框架满意,细节做了微调,与投资人共同研究后确定行动方案。
鉴于邢得兵曾在养老院干活几个月,他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发言权。先过来,做个咨询,听他怎么说。
初寒妞:“邢哥,你说办好一个老年康养中心的关键是什么?”
邢得兵:“我认为需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居住环境,二是服务质量。也就是环境要整洁卫生,照护要好,有了这两点做基础,养老院才能越办越好,入住的老人也会越来越多。”
初寒妞:“社会老龄化日益突出,老人无人照顾问题严重,儿女在父母跟前还将就,但也不能守在身边,他们也有家庭,也有儿女,还要上班做事,有心无力。再就是很多家庭,儿女远在外地,并在那里成家立业,根本没有精力照护自己老人,指望他们会舍弃自己的生活,专门回来伺候老人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个老年康养中心就成为老年人托付养老的首选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