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审配、逢纪几人陆续来到袁绍营帐,一一看过两份情报后,许攸当先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轩辕关既已攻下,那兵临帝都将指日可待,到时那何彧即使率大军回归也绝不敢妄动刀兵,否则他这些年重振大汉之言便成了笑话,若其交出兵权便成待宰羔羊,对主公将再无威胁!”
“眼下主公应立即下令,分兵而进,援助麴义将军,虎牢关此地只需闭营不出,与那关云长对峙即可。至于何彧现身冀州之事,高将军已经派出三千人马探查,不日便有消息传回,若真是何彧秘密回京,随行人马定然不多,届时主公提前埋伏,说不定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何彧之事!”
许攸这番话说的是有理有据,处处都挠在袁绍痒处,袁绍正待细问,一旁的审配却出声问道:“子远兄,汝只谈何彧不敢妄动刀兵,若何彧拒交兵权退守幽、冀、并、凉等其已经掌控之地,届时又该如何?再者,何彧掌天下之兵,军中威望极高,军中名将多出其麾下,若是如子远兄所言,半道而伏,置其殒命,那吕布、赵云、张飞之流岂肯干休?他们可不会受何彧昔日之言所困,子远兄以为然否?”
袁绍听到审配之言,眉头微微一皱,看着审配问道:“正南之言亦在其理,那不知正南有何教我?”
“主公!兵指洛阳非主公一家一姓所为,乃是代表天下士族所为,说到底不过权柄之争,主公即使掌控洛阳,也不会对真的对陛下做什么。而朝堂也默认此节,所以至今都没有发旨意将主公定为叛逆。”
“主公若掌权,驱逐何彧于朝堂即可,断不能害其性命,要知道何彧也是士族出身,自有一干士族支持,特别是这些年何彧所作所为皆为大汉,若主公加害,必会令天下人与主公离心离德,但何彧若存,天下人反倒会推崇主公仁德;”
“其次乃是军队,如今天下名将多出于何彧麾下,大汉龙骑、虎步军、元戎军等天下强军亦是何彧所练,一旦何彧不在,主公将很难收服其为己用,若何彧仍在,主公则可以通过朝堂权柄更易主将,渐渐收拢;”
“最后便是百姓悠悠之口,青史昭昭之名。那何彧献上高产之粮,活人无数,其已在青史留下煌煌之名,若主公加害其人,恐怕主公留下的将是万世骂名!是以还请主公三思!”
作为袁绍的谋主,许攸智谋不浅,不然也得不到袁绍赏识,只可惜其乃势利小人,目光短浅,有谋“计”之算,却无谋“略”之智,所以审配这番深谋远虑之言让许攸心中怨愤不已,却有反驳不得,只得阴沉着一张脸站在一旁。
而袁绍则双目幽光闪烁,随后哈哈一笑,轻拍审配肩膀道:“哈哈哈!正南不愧是冀州大才,此乃老成谋国之言矣!不知子远、元图以为如何?”
逢纪闻言立即道:“正南之言在理,只是虎牢关之地能与那关云长一战的只剩下文丑将军、高览二位将军,轩辕关又关系到主公大业,无有大将坐镇,恐功亏一篑啊!”
逢纪这话一出,让袁绍眉头不自觉又在此皱起,而许攸则是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主动出列道:“主公!何不遣主公堂兄伯业公(袁遗,字伯业,袁绍堂兄)为主将,率战兵一万,军中干将吕旷、吕翔为副,攸亲往随军辅助,如此虎牢关无忧,轩辕关亦掌控在手,再与大谷关桥瑁、蔡瑁等豫州、荆州之兵汇合,则大势成矣!”
“哈哈哈,好,好,好!若子远前往,则大事定矣!来人!去请吾之堂兄前来议事,同时召吕旷、吕翔二人前来待命!”
...而就在袁绍以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在大帐中商议如何对付何彧之时,在联军大营南面的一处营地中,作为诛杀宦官泄密而死的前太尉陈球的侄子,如今的丹阳太守陈珪,正在帐中与其子陈登议事。
“父亲,这数月以来那袁本初损兵折将,停留在这虎牢关束手无策,我等带来的七千丹阳精兵如今也折损近两千人,我担心大将军恐怕已经率兵回师,大汉龙骑随时都会出现。”
陈珪看着忧心忡忡的陈登,轻笑一声:“登儿有此担忧倒是应该,大将军年不及冠便征讨北方异族,后又镇压黄巾逆贼、西凉叛军,且未尝一败,可谓是战功赫赫,再加上大将军有朝廷权柄在手,哪里是靠着四世三公之名的袁氏兄弟所能抗衡的?”
“呃...父亲此言是不看好袁氏?那我等为何还要响应联军召集,更是折损这许多精兵?”陈登十分不解的看着自己的父亲问道。
“呵呵,登儿啊,我下邳陈氏虽然也算徐州望族,然与汝南袁氏、颍川陈氏、清河崔氏等这些天下豪族比起来可算不得什么,而徐州可没有被大将军所掌控,为了家族我等也不得不出兵啊。如今天下之势,皇权注定旁落,只是看大将军与以袁氏为首的士族联盟谁能笑到最后罢了。”
“这...既然父亲更看好大将军,那我等一旦兵败,岂不是亦将遭到大将军清算?”陈登皱着眉头,越发不懂父亲的所为。
而陈珪则端起面前几案上的酒杯,轻呷一口后才继续道:“若你如此想,可就太看轻当朝的这位大将军了。观其行事,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之大罪,不是祸害地方之恶徒,一旦立下功劳,大将军都会前嫌尽释,酌情而赦,若是立下大功,更是依功论赏!所以只要我父子两人在关键时候倒向大将军,我下邳陈氏自然无忧!况且袁绍麾下兵多将广,智谋之士繁多,也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你想想袁绍麾下那位傲慢的麴义将军,有多少时日没有见着了?”
听到陈珪这番话,已经二十八岁的陈登心中一震,受到非常大的触动。毕竟下邳陈氏人丁不旺,无法像其他士族一般两头或多头下注,那最好的办法便是如父亲一般,在最后关头才下重注于势强的一方,如此才能保全家族。而这也是陈珪、陈登父子在历史上虽助曹操剿灭吕布,却只得曹操筹功,不得重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