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继续转场。
对朝廷的描写,突出在宋天子与一名姓秦的朝臣之上。
对外软弱对内凶残的宋天子,和他养的投金派,欲除岳飞而后快。
不给饷,不给粮,靠着岳家军稳住了半壁江山。
此刻别人要北渡淮水,直捣黄龙,他们却积极了起来,要斩掉己方的擎天之柱,国之栋梁。
千古奇冤,就此在他们手中谱写。
唐奇英是看得出苏瑾的私货的。
姓秦的奸臣,秦桧么……
这不就是明喻当初在忘仙楼内的秦应雷……
有了当初忘仙楼早已家喻户晓的苏瑾骂群儒的故事,秦应雷早就“声名远扬”了。
不过他后来的官路,却在承光帝有意护持下,走得很顺畅。
被老百姓骂出了翔,却一直身居高位,还屡屡升迁之人,在哪个世界也不少见。
而苏瑾唱的岳飞故事,前两部早就闻名北境,且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辐射天下。
此界的梨园史,也因此发生着巨变!
众所周知,戏剧与通俗小说,只要可以流传千古,其在民众之中造成的影响便会有众口铄金之效。
多少人物就此背上骂名,或是被强行拔高到了其原本配不上的高度,或是名传千古,或是遗臭万年。
而本就名声不好的秦应雷,本只要再熬一熬,就能过去了。
作为既得利益者,后面自有大儒为其辩经。
但现在可好……
他算是要被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只要不是瞎子,就看得出那秦桧就是秦应雷!!!
不得不说,真的不要得罪文化人,特别是不要得罪那些会写书的文化人。
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啊!!
而秦应雷的未来,自不必说,唐奇英也为承光帝捏了把汗……
杀人不过头点地,诛心教你难做人。
这曲《风波亭》在之前的造势之下,影响力将会有多大已然可以预见。
大齐的天子还没死,便已经被钉在昏君的耻辱架上了,洗都洗不白。
真不要小看民俗传承的杀伤力,这玩意实在太恐怖了。
而大齐,还有气运石的制约,他们即便知道此事是苏瑾干的,那也不好下手。
且随着舆论越闹越大,虞家也更下不了手了。
绝杀……
而他唐奇英自己,貌似成了苏瑾这出戏的最终受益者……
不管接不接受,他的形象,算是暂时和岳武穆绑定了……
而戏,也在继续唱着。
迈入了最后的悲凉高潮。
天牢之中,往日一身戎袍的岳将军陷于囹圄,血染囚衣。
白发悲中生,铁索悬于身。
他困于自己的道,断了自己的梦,满腔抱负就此绝。
小人得志,英雄末路。
“休欺我沉沉冤狱,无时尽!
还有我岳家军,扫穴犁庭!”
他唱着,自己一死,死不足惜!
却望麾下岳家军可得良帅,可下淮水,可光复河山。
那狱卒亦感元帅英雄,却无力相助,也跟着叹:
“国内良将莫过大帅,岳家神兵又会服谁……
如今这世道昏暗,天公没眼,朝廷做的又狠又绝!
大帅啊!您不知!
岳家军没了您做首,早便散!
那能臣猛将,拘的拘,降的降,雨打芭蕉也残也乱!
我等呀……
忍了金做儿臣,注定被胡人欺辱,翻不得身!”
由苏瑾所演岳飞,听得此言一颤。
眼中已有泪光。
英雄流血,乃至身死,都是无妨。
可一个时代,若能令得英雄流泪,那便是时代之殇。
“见屠苏,想起了黄龙痛饮满江红……
班师诏,历历前尘,捣贼巢原当在寒冬岁尽……却不料除夕夜冷狱森森!”
他动,镣铐也响。
步履踉跄,哀莫大于心死。
“圣上呐!你睁眼!
臣所犯何罪,该得此下场!
岳家军何罪,散尽归田!
臣死,死不足惜!
这天下却是圣上之地,为何却自拆篱墙!断了刀枪!”
此刻,狱中响起锒铛撞,天子来使把令传。
这次,是一杯毒酒,一丈白绫!
落幕的终结,就是如此?
没人来越狱?
岳家军就这么散了?
岳大帅……真要死的这般窝囊?!
“这……就是唐大帅若答应回京之后的宿命么!”
“这!就是我等为国征仗兵卒的命运么!”
“朝廷面对北虏来攻,撤官府,不发粮,却只会对自己人抖威风!
这戏里的大宋,可不就是大齐!!!”
此刻,骂声汇聚,不少士卒已然看的满眼泪光,牙也咬碎!
戏,也接着唱。
岳飞看着那毒酒,白绫。
来使传的还是天恩,只说圣上愿给他个体面,留他个全尸。
却如何也说不出,他到底所犯何罪。
依旧,是莫须有……
“雪夜中又何来人声沸鼎。
不见那人心在公道犹存!
朝野间,伐权奸群情激愤,谅秦桧难容我虎口余生!
三十九年不虚度精忠报国,毕我终身壮志未酬身先殒!”
岳大帅唱着,饮酒。
他眼神之中似有失神。
这国,这君,即便天时地利人和,也蕴育不出强大的根。
因为,烂,就烂在了这根上!
“还我河山,有儿孙两淮豪杰齐待命!
复燕云,岂止是岳家孤军,必将有义师劲旅,终必胜!
英雄何必泪满襟,权当作塞雪,且立马……黄龙痛饮!”
……
随这白绫如雪,终了这盖世英雄一生。
剧情落幕,悲凉之意厚重,压的在场之人喘不过气。
渐渐的,又有苍茫唱声起,有已然退去的苏瑾,聚集气感所唱。
唱的,依旧是那一曲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在往日无数次被极云关将士当做军歌,声嘶力竭的词。
此刻由苏瑾颂着。
在《风波亭》的落幕,与岳飞悲剧一生的结尾中再响,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意味。
说不清,道不明。
众人的泪,亦止不住。
大家或许都要静静,以消化这难以言述的情绪。
心中的火,也自腾腾升起。
可是,故事却似乎还没讲完。
【声影流光匣】于此刻被启动。
舞台之上,再次出现光影,却不再是戏。
一个太监,正是那归奴,于光影之中趾高气昂,看着跪在地上的唐奇英,傲慢的问:
“唐大帅!你敢不尊圣令,视本使手中金牌如无物?!
还有!
这极云关的粮草、饷钱,又是怎么回事?!
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你敢私发饷钱养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