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闻言,冷哼一声。
“打就打,谁怕谁。”
“论其士卒的悍勇,西疆儿郎个个都是血性之辈。”
他话音刚落,一众武将都不由得站了起来,高声喝道。
“忠勇军,请战!”
“奔雷军,请战!”
“左\/右\/游骑军,请战。”
见众人跃跃欲试,战意高涨。
大牛嘿嘿一笑,“打仗,怎么能够少得了我虎贲营。”
“不管是谁敢来进犯西疆之地,俺虎贲营当为先锋!”
说着,他扫视其余众人,“你们可都别和我争。”
之前在西域草原练兵,轮换到的都不想走。
对于荡寇军众将士来说,有仗打,才会有军功。
有军功傍身,才会有晋升的机会。
除了虎贲军中的老卒,晋升机会缺失之外。
其余各军活下来的老卒,最差的都是一个伍长。
能活下来的士卒,手里可都是沾染了敌人的鲜血。
因此一提到打仗,个个如同是打了鸡血一般激动。
唐风对于荡寇军的表现格外满意。
相对来说,荡寇军中的将士,还是要比那些匆匆提拔的文官要纯粹一些。
他双手微压,众人顿时便停止了言语。
“以后有的是仗给你们打。”
“现在嘛,你们将那些新兵蛋子都给我训练好了。”
“可别真到用兵之时,一个个新兵蛋子就成了怂蛋。”
“到时候,可是要唯你们试问。”
看着唐风脸上有了笑容,众人都明白他这是在打趣。
不过一众武将,纷纷将胸脯拍得梆梆作响,厉声保证。
吴勉见众人话音稍歇,试探地问道,
“主公,若是按照您刚刚的设想。”
“七天一期发行一刊报纸,并且需要专人将报纸送达到各乡各寨进行宣读。”
“这人员的配备,以及纸张的使用,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成本。”
“而且是一笔长期投资,以目前我们府库的财力。”
“恐怕不能支撑报纸的长期发行?”
“是不是可以将发行的周期拉长,比如一月一刊。”
对于唐风的决定,吴勉从来都是拥护,不过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听到吴勉的话语,众人也明白了过来。
报纸有着很多好处,不过却是一项长期亏本买卖。
对于百废待兴的西疆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就在唐风准备开口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的关佩玉这时开口了,
“主公,吴大人,诸位同僚。”
“本官以为,这报纸长期开办,也是可以有收益,能够负担下去的。”
“对于报纸的发行,本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诸位商讨。”
看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自己,关佩玉毫不怯场。
“众所周知,三郡之地除了几大郡城,还有不少县城。”
“大多数情况下,那些富足的大族世家,都居住在城中。”
“那么报纸的发行,可分为两个策略。”
“什么策略?”吴勉赶忙追问道。
“运往城中的报纸,采用售卖的方式。”
“而分发往各村各寨的报纸,则是免费投放的方式。”
“若是经费紧张,也可以相邻的两个村寨共享。”
“户部可以通过在册的户籍,对其进行估算。”
“由此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投送范围。”
“并且招募识字的贫寒书生,去作为专职的送报员。”
“这些送报员的职责便是将报纸的内容进行宣读,并且收集老百姓的想法与需求,甚至乡野故事,家长里短等等。”
“收集而来的这些素材,又可以作为后续报纸的刊登内容。”
“毕竟,七天一次的报纸,也不可能期期都有政令不是。”
“再则,刚刚主公也说了,可以让商家在上面打广告。”
“对于广告的用处,我相信宝通城的老人都知晓。”
听了关佩玉的想法,唐风不由得呆住了。
打上下打量了关佩玉几眼。
莫非这丫头也是一个穿越者不成?
竟然能够想出如此犀利的解决办法。
“会有人买报纸吗?”吴正业疑惑地嘟囔道。
“会,只要报纸的定价合适,那些世家大族根本不会在意七天一次的报纸花多少银钱。”
“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报纸,知晓了什么。”
“自古以来,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平民百姓。”
“他们最想知道的就是府衙的施政方针与纲要。”
“那些人能够根据府衙的这些消息,而把握住一些不错的机会。”
“这对于他们来说,买报纸的那点花费,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
冯竹青看着侃侃而谈,个子娇小的关佩玉。
双眼中充满了崇拜的神色,虽然关佩玉的年纪比她小。
可是灵活敏锐的头脑,就让她佩服不已。
忽然,她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关佩玉停下话语的时候,她忐忑地举手示意。
“冯司马,你有什么好的见解?”
唐风笑着看向冯竹青,朗声问道。
“主公,竹青有两个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