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高国
待夏助退去,朱厚照又令人去唤来郭勋。不多时,武定侯郭勋便跟着一侍卫走进暖阁,恭敬地向朱厚照行礼参拜。
君臣相见,朱厚照也不啰嗦,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王钦最近都在干些什么?”
郭勋闻听此言,微微一笑,答道:“回陛下,王钦如今仍戴罪之身,未得圣上旨意,臣自然不敢轻易给他安排差事。”
朱厚照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手中则轻轻摩挲着那只玉虎。郭勋见皇帝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便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敢问陛下,您是否有意召他进宫?”
然而,朱厚照却摇了摇头,淡然说道:“没什么特别的,朕不过是想起一些事情,觉得或许用得着他罢了。”
郭勋见状,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面上仍是笑容满面,连忙应道:“既然如此,臣回去就找王钦,将陛下的意思传达给他。陛下但有任何吩咐,尽管告知臣便是。”
朱厚照就说:“没什么。朕让你差北京造办佛郎机铳的工匠前去,你挑好了吗?”
郭勋道:“臣选好了。幸赖陛下圣明烛照,明见万里,当初杨三等人被恩赐了锦衣卫的职衔,如今锦衣卫中也有造铳的工匠。”
朱厚照道:“当初徐鹏举乞调所得佛郎机法及匠作去南京造办,朕就想到这点了。既然人已经选好了,谁牵头?”
郭勋闻言此刻方醒悟过来,于是道:“臣觉着王钦还可以。”
朱厚照闻言再次点点头,接着问道:“南京那边锦衣卫衙门管用吗?”
郭勋闻言道:“臣敢问是何事?”
朱厚照也自知这样问也不合适。于是道:“算了,你去南北镇抚司,各挑选一个千户出来,北镇抚司在明,南镇抚司在暗,去查。”
郭勋闻言忙问道:“启奏陛下,查什么?”
朱厚照眯着眼看着郭勋,笑道:“你不知道?锦衣卫查不法事,不是很正常?”
郭勋闻言忙道:“臣遵旨。”
大明朝这边皇帝在为了钱发愁,而日本国这边则是各有各的喜忧,宋素卿自从大明返回日本国,本人不仅没有收到任何惩处,反而在细川氏内部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因为此刻的宋素卿是大明朝礼部侍郎,正三品的堂上官。
本来细川氏大名细川高国还持怀疑态度,但是当宋素卿将大明朝赐予他本人的冠带、敕牒、官照等相关物品后,细川高国相信了。
立刻对宋素卿的态度有了质的飞跃。
特别是听到当明朝将勘合颁给自己后,激动的热泪盈眶。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是白激动、白兴奋了。因为此刻的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内忧外患。
内忧就是自己的得力大将香西元盛与自己分歧加剧,与自己一直争夺家督之位的细川晴元虎视眈眈,对外则是大内氏因自己擅自更换幕府将军,对自己不满。
本来是想靠着这次勘合获取钱财,缓解内忧的。
没想到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反而和大内氏起了冲突。
大内氏得知大明皇帝将勘合给了自己,已经派人三番五次索要勘合了。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和大内氏起冲突的。
况且大内氏如今也不好过!大内义兴在安艺国的据点镜山城被尼子氏附庸毛利元就给夺取,此刻的大内义兴在翌年出兵安艺,听说毛利元就与尼子氏断交自立。大内义兴正筹划夺回安艺。
想到此自己不免一阵感慨。又看到坐在自己左侧的宋素卿和右侧的香西元盛,心中更是惆怅万分,也无法饮酒作乐,便退回了书房。
宋素卿见此悄悄地跟了过去。见高国在房中闲坐,于是走近前去,以桧扇半掩檀口道:“阁下近日面色清减,多有忧愁,少有欢乐,想必是有什么不悦之事。”
高国拂袖道:“你是如何知道得?”
宋素卿笑笑道:“卑下一猜便知。”
高国道:“那你猜猜我心中是因甚事不乐?”
宋素卿道:“阁下因那勘合的。我猜的如何?”
高国笑道笑道:“你猜得是。想它得它不易,如今得了它,反而成了烫手的铁器。”
宋素卿正色道:“得了它,我们就能和明国贸易,我如今是明国的官方的侍郎,出入许多人对我和颜悦色,再无为难,有何忧哉!”
高国道:“我闻中国有句俗语叫远水不能解渴。大明朝太远,内忧太近。”
宋素卿眼珠子一转道:“阁下,您知道大内氏为何索要勘合吗?”
高国道:“我岂不知。不就是想独断和明国贸易?”
宋素卿道:“阁下错了。”
高国闻言睁大双眼,不可思议的看着宋素卿,问道:“怎么不是吗?”
宋素卿忽将团扇反转露出朱砂绘的丹顶鹤道:“我私下得知,臣从于大内义兴的出云国田仪村铜山主人三岛清右卫门帮助大内氏,在石见开掘了地底下的银矿,明国缺银......”
高国闻言立刻坐直了身子,问道:“当真?”
“我自有细作。”宋素卿俯身道,“千真万确。”
“八嘎!义兴这老混蛋,守着银矿还不知足,竟然还在打勘合的主意,真是太过分了。”高国闻言一拍大腿,看着宋素卿道,“你的细作,难道是.....”
宋素卿面不改色,只是微微颔首道:“阁下,正是明国的情报。”
此刻高国再糊涂也了解了宋素卿的意思了,这小子已经是吃里扒外,成了大明的狗了,明国就是想让他和大内氏斗,两败俱伤之下,好下场。
高国此刻稍微调整坐姿道:“义兴有了银矿为何还要打勘合的主意?”
宋素卿道:“谁会嫌弃钱多?他辛辛苦苦挖出来的银矿总不会都用来购买明国物品吧。”
高国闻言面色一下阴沉了起来,
宋素卿道:“如今明国皇帝为了报宁波之仇,决意执法大内氏,只是东海波涛相阻,明国皇帝不能亲至,故而约于阁下。”
高国闻言笑道:“若能面圣大明正德皇帝,倒也不负生平。我有武士数万,待扫平河山,定要勒马黄河岸,与天朝天子共赏长河落日!”
宋素卿微微皱眉心中骂道:“去你的吧,你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只是面上笑道:“阁下抱负,我一直晓得。只是如今我们内忧外患不除,阁下如何实现抱负。而阁下要实现心中抱负,钱财和武士一样重要,武士可以威负天下,但是钱财可以收买人心。”
高国闻言颔首道:“你说的甚是。”
宋素卿接着道:“如今阁下家臣心怀不轨,细川晴元虎视眈眈,外有大内氏回首回京独掌几内之权,阁下何不趁此机会打开方便之门,结好明国,巩固地位?”
高国闻言再次审视面前的这个大明官员、原本自己的家臣,片刻后问道:“你是明国的官员了,当然要向着明国说话。”
宋素卿闻言便叩首道:“阁下不能怀疑我的忠心。我自幼被阁下收养,成为阁下家臣,只因我是中国人,通晓中国风俗,故而被委任参与对中国的贸易,就是一条狗也知道报答主人的恩惠,我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阁下想必是听到了小人谗言认为我接收了明国的官职,成为明国官员而对明国说话,如此,我回来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担心大内氏因此次勘合不满,万一勾结晴元,谋害与您?于是我在明国虚以委蛇,拿出正德五年明国赐给我的蟒袍,换取了明国皇帝和他的大臣的信任,说服明国皇帝和明朝的大臣,让他们知道日本国有一忠心国君,仰慕天朝文化的大名,一直以三国刘皇叔自居,守护自己朝廷和君主,这才和明国皇帝订下盟约,就如同刘备和孙权订下盟约一般,经历千辛万苦,回到了您的身边,如今您既然怀疑我,请您允许我切腹!愿您为我的介错。”
高国闻言叹口气道:“我怎么会怀疑你的忠心?你也知道细川氏如今这艘大船在茫茫黑暗的大海上航行,我这个掌舵人怎么能不小心万分?”
宋素卿闻言也道:“阁下请放心,明国皇帝派遣了他们的特使,礼部的官员就要回去。我会再次请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