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孙传庭早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利。局面的复杂性,让这位如今才不过三十岁的年轻统帅,眉宇间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多了几根华发。
在他的脚下,这座十三朝古都西安城根本没有给孙传庭任何准备的可能。顺着孙传庭的目光向东看去,九曲黄河一览无余。就在这九曲黄河在黄土高原的最后一曲处,那里有着西安城的喉舌。潼关这座关中平原的东大门,也是西安城最重要的依仗,在前不久就已经陷落敌手。
这座控制着秦,晋,豫三省的小城,让本就兵力不多的陕西,山西两地,不得不把有限的军力全都调集到这条,随时都可能发生大规模冲突的战线上。
寒意正在快速的褪去,温暖和煦的春风正在滋润着万物大地。只是在这春风拂面之下,孙传庭的脸庞上愁容一天比一天重了起来。
与其这样空耗,把本就不多的大军全都分散在漫长的战线上,倒不如拼尽全力,想方设法为自己谋一条出路,这不仅仅是孙传庭的想法,更是现在就在蒲州的张维贤和朱由检共同的观点。
紧盯着面前的地图,孙传庭渐渐失了神,在其他人看来孙传庭现在就像是一个赌徒一样,企图用大明朝在北方的全部基业,来为自己“当祀太庙”争取一张入场券。
也许只有孙传庭自己知道,自己最真的的想法。
他要在华阴进行一场大会战!
自古华山一条道。而西岳华山就位于这座华阴下城。有了华山为依靠,这座小城同一座天然的依靠一样,狠狠地阻挡住了敌人西犯的道路。可容易被世人所忽略的是,这座依靠着华山的小城,除了有陡峭的山林,更有陕北的标志纵横连绵的黄土山原。更有九曲的黄河从旁边绕行而过。
在陡峭的华山和连绵黄土塬之中以及奔腾的黄河中间,有着一处东西宽几十里的小城,这里早已经成为了通往西安的必要塞。就如同女人婀娜的腰部一样,虽然这一条走廊通往西安的路程并没有进多少,可在几百年的来来回回奔走之下,早已经成为了所有人下意识的选择。
杜文焕其人,孙传庭虽然不够了解。可是孙传庭能够笃定,远在潼关的那位野心勃勃的将军,一定会像从古至今无数的将军一样,想得直接穿过这座小城,径直前往西安城下。因为这座虽然地势连绵的小城,可却无法给人带来任何危险感,这里不是黄土高原上做常见的羊肠小道,相反这里确是黄土高原上很少的能够适合大军通行的坦途。黄土塬下是大片的冲积平原,这里是黄土高原上最富饶的土地。
为此那位被南方朝廷委以重任,全权执掌着西线全部事务的将军,在冒险渡过正在闹凌汛的黄河,在损失了几十条大船之后,没有任何的犹豫和惆怅,立刻率领着身后的大军果断的踏进了这座廊道之中。
这一次杜文焕也几乎都掏出来自己全部的家底,近七万大军,排成了一条长龙正在快速的通行着这座充满着诡异感觉的小城。就在最前面的兵马,即将绕过连绵的秦岭,眺望前面不远处的西安城,吹响胜利的号角之时,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骑兵,犹如一杆大戟横空劈断了他们前行道路。
当精锐的斥候快马匆匆赶往中军,将前面所发生的一切如实禀报之时。杜文焕连带着身旁的数百位将领都陷入到了极为尴尬的两难处境之中。
马科率领的五千榆林卫士卒,先孙传庭一步一头扎进了最前面的步军之中,疯狂的搅动着这座小城。五千榆林卫士卒,从冲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摆出来了决死的架势。
好消息是现在这座战场上现在只有这五千榆林卫士卒。坏消息,就在这座战场之外的不远处,此刻孙传庭正率领秦军近乎全部的精锐两万余人疯了一般的朝着这边赶来,而且以这座廊道为战场,杜文焕哪怕是有十万大军也根本无法展开。
一旦被面前这支骑兵将阵型凿开,就他前军这区区一万七八千人,哪怕是兵力再多上一倍,纵横游曳的骑兵手下,也根本不够砍杀。
作为曾经在朱由校手底下的大将军,杜文焕可是清楚的见识到过北方朝廷,那一支被小皇帝淬炼出来的新军。或许是前两年一起死磕叙州,攻破安家,奢家城寨给这位老将军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虽然此刻面对着这一支声名不显的秦军,杜文焕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懈怠。
甩动马鞭,这位在明末战场上也算是略有盛名的老将军,面对着那五千近乎疯狂的骑兵,毅然决然的带领着自己身后的数千精锐全都冲了上去。
萧瑟的风中好像充斥着血腥味道。
此刻就在这连绵秦川的山岭上,大明南北战线上的双璧之一的秦军主帅孙传庭,紧赶慢赶终于是带领着秦军全部主力赶了过来。
此刻孙传庭那坚定沉稳的脸庞上,闪烁着强烈的战意。
不过这位秦军主帅一上来并没有将自己麾下全部的精锐都排了出来,试图用上万大军一口气彻底击溃对面这位成名已久的老将。
孙传庭缓缓的闭上了双眼,静静的感受着微风拂面。这位和卢象升一样声名不显,毫无建树的年轻人,在等一个契机,他要将杜文焕这七万多人彻底的磨死在这片土地上。
大戟横江。常年穿梭在风沙中榆林卫的士卒们,一上来便将面前这支湖广军队的防线彻底凿穿。草原骑兵,清苦边军从来缺乏战争的勇气,他们唯一缺乏的只不过是精锐的装备。
装备了最精美的战甲,配备了锋利的斩马刀的榆林卫士卒们,让这群久在湖广的军队,体会到了什么边塞的险恶。
幸而杜文焕亲自率领帐下精锐士卒及时赶到,这才将溃散的局势稍稍暂时维持了下来。